張寧 張雪梅
一、材料能夠體現近期目標,并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性
1.材料能夠體現近期目標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要遵循循序漸進、由簡到難的學習規律(幼兒教育,而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的數學發展要求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提供數學操作材料的時候,要根據幼兒的近期發展目標來提供相關的數學材料,不能為了顯得材料豐富而把一個學期的材料都擺出來。比如在小班開學初,幼兒的數學發展目標是認識紅黃綠的顏色,那么在數學區域中,我們就根據幼兒的發展目標設計了“顏色片片找家”的游戲,提供了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片片,引導幼兒幫助這些顏色片片送回家,在游戲中鞏固了對顏色的認識,符合幼兒的最近發展目標
2.材料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性
我們提供的材料除了要體現出近期目標,還要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性,要圍繞目標來進行幼兒,讓幼兒一看就能知道怎么玩,排除其他的干擾。比如小班幼兒在玩“顏色片片找家”游戲,目標就是認識紅黃綠這三種顏色,那么提供的材料中要注意目標的指向性,片片的形狀要統一,而顏色也只能有這三種,讓幼兒一看就是根據顏色來分類,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依據幼兒的不同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材料能夠體現出不同的層次
1.從認知發展水平考慮
不同年齡點的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即使同一年齡段的幼兒,他們的認知發展水平也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在提供數學材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材料要體現層次性,滿足不同認知發展水平的幼兒的需求,既讓能力弱的幼兒達到目標,又能保證能力強的幼兒獲得發展。
2.從心理發展水平考慮
另外,由于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幼兒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就是從具體到抽象,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因此,老師提供數學操作材料時要循序漸進,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的特點,從實物到圖片到符號逐步的提供材料,體現層次性。比如在認識1—5的數字時,先提供積木實物,讓幼兒點數積木的數量,然后提供各種實物卡片,讓幼兒點數卡片上的數量并對應數字,當幼兒都熟悉和理解數字概念的時候,在出示數字,幫助幼兒更好的認識數字,并對應卡片。
三、材料安全、衛生
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衛生、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在選取數學操作材料時首先要保證安全、無毒,因為數學材料是幼兒一直擺弄、游戲的東西,如果選擇了有毒或者不安全的材料,會影響到幼兒的身體健康。由于幼兒年齡比較小,經常擺弄材料很容易使材料損壞,我們要盡可能選擇以塑料、木材、塑料泡沫、布等輕便、耐用、不易碎的東西作為原料。比如在我們用塑料瓶作為花瓶的底座,讓幼兒根據數字給花瓶插花,選擇的材料都是安全、耐用的,而且都是使用廢舊物品,體現了環保的概念。另外,提供的材料還要大小適宜,物品的形象要是幼兒熟悉的,排除干擾幼兒教育,便于幼兒操作。比如我們用橡塑紙制作了毛毛蟲,既安全耐用,還吸引幼兒的興趣。
四、材料能夠根據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變化,不斷增加、更換
隨著幼兒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數學活動的內容和目標也是不斷的變化和提升的,如果數學區域的材料一直不更新的話,會阻礙幼兒的發展,時間久了,幼兒對操作材料也會失去興趣,數學的教育目標就很難達成,因此數學材料的投放必須根據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變化做出必要的調整和補充,對于不合適的數學材料進行更新和替換。
五、材料突出趣味性和操作性,具有探究的空間,能夠引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1.趣味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的探索活動常常發端于探索對象的興趣上,這種興趣越濃,幼兒的探索活動就越久。因此教師在提供數學操作材料時,要盡可能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制作色彩鮮艷、形象新穎可愛的材料,將數學內容寓于有趣的操作游戲中,使幼兒樂于參與,主動在玩中學。
2.操作性
雖然趣味性的游戲材料能吸引幼兒的興趣,但是具有較強的操作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游戲材料不能過于復雜,這樣幼兒操作起來就會比較困難,反而會阻礙幼兒的發展,因此數學游戲的材料不僅要有趣、簡單,還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比如在“小動物喂食”中,我們在紙盒上貼上動物的頭像,并貼上各種形狀標記,提供不同形狀的食物,幼兒根據形狀進行喂食,這樣的操作很簡單,但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便于幼兒進行操作,能更好的達成目標。
3.探究的空間
幼兒的好奇心是比較強的,天生就喜歡探索,對于過于簡單的游戲材料,即使再漂亮,幼兒也不感興趣。時間長了,沒有了探索的空間,幼兒也會失去興趣,如果讓幼兒一直樂于操作材料,那么我們提供的數學操作材料必須要有一定的探索的空間,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六、采用家園一致同步教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探究數學的知識
因為數、形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所以,教師或家長要有意識、有目的的運用這一途徑,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得數學方面的簡單知識,并懂得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引起興趣。例如:可數樓梯、數家人、數物品等;可分水果、分餅干、分發物品等。由于幼兒的日常生活表現為一定的數量關系的空間形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或家長引導幼兒去發現、探究,并從中獲得數學知識和經驗,培養幼兒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師必須做好家長工作,讓他們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觀察家中的一切,恰當地提出問題并讓幼兒回答,在家里還要為幼兒創設數學活動的天地和進行數學活動的家庭氛圍,在領幼兒外出旅游、逛市場時也要隨機對幼兒進行數學知識的滲透。
總而言之,無論采取哪一種做法,都要在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基礎上來進行,并充分運用幼兒的各種感官感知物體的數和量,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在一起。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或家長還要注意觀察,一但發現某幼兒操作失敗,要及時、專門對該幼兒進行引導,積極表揚鼓勵,讓他或她有信心做下去,直到正確完成。使他們在輕松、愉快、自然的條件下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探究數學的興趣。
北京市昌平區財貿幼兒園?張?寧?張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