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營造良好的家風、弘揚家庭美德是構建和諧社會最為重要的基礎,更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為加強家校聯系,創設良好環境,改善溝通方式,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2021年5月8日晚8:00,以“引家校齊閱,促全民共讀”為主題在思茅區第六小學二年級7班教室開展了讀書分享會。本次活動共有67名師生及家長參加。
本次活動由高旭樓同學主持,李銀秀老師分享《墨菲定律》,學生代表二年級7班的鄧傳俊同學分享勵志成長記系列叢書中的故事《勤奮獲得翅膀》,李德美老師代表家長分享《孩子需要愛 更需要規矩》。
《墨菲定律》是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心理效應的心理學通俗讀物,其中最有代表的即“墨菲定律”,該書從萬千變化的生活中提煉總結了200多個經典定律,包括了管理、經濟、心理、人生、教育、事業、家庭等多個領域的經典定律、法則和效應,全方位地掃描人生全過程。李銀秀老師從起源、內容介紹、家庭教育、生活案例、演化版本和啟示五個方面來對本書進行解讀。
“墨菲定律”忠告人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面對人類的自身缺陷,我們最好還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種保險措施,防止偶然發生的人為失誤導致的災難和損失。
為此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做出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正確對待錯誤,在錯誤中成長;不要害怕失敗,在失敗中尋找成功的方法。
二(7)班的鄧傳俊同學為大家分享的勵志成長記系列叢書中的故事《勤奮獲得翅膀》。故事有趣生動、通俗易懂,孩子大方、精彩的表現讓在場的所有老師、家長和同學為他點贊。
小故事,大道理:陽光總在風雨后,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些話或許是我們聽得太多了,所以快沒有任何感覺了 。不要忘了,這些都是最淺顯的道理,不要以為它們早已被人用爛了就瞧不起它們。要知道,道理不是用來說的,而且用來照著做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將孩子培養成人,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愛和規矩。給予孩子寬大的愛,孩子就會成為一個心中充滿愛、善良、美好的人;給與孩子好的規矩,孩子就會被塑造成一個成功的,嚴謹的,優秀的人。所以規矩重要,愛更重要,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孩子需要愛,更需要規矩。愛要理解,要寬容,要節制,孩子的心理才有力量,自我才強大,要明確,要具體,孩子才樂意照著做。 愛和規矩是父母和老師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們萌生會學習,善于學習,會生活,善于生活,會相處,善于相處的意識,并樂于去實踐和探究。家庭教育,就是對“根”的教育,“心靈”的教育,只有“根壯”“心靈好”,狀態好,才能“枝粗葉肥”,這恰是“莊稼養根,育人養心”啊!
分享結束后,家委主任小郭媽媽激情昂揚地分享了她的感受:通過今晚的分享會,從李銀秀老師分享的《墨菲定律》,我體會到了世間萬物之間總有千絲萬萬縷的關系,我們能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在這大清世界找一個適合的位置,安逸一身。傾聽了六小二年級7班鄧傳俊同學的分享《勤奮獲得翅膀》的故事,我記憶最深的是陽光總在風雨后,沒有人能隨便成功,這句話或許是我們聽的最多了 ,沒有任何的感覺了,這些都是最淺顯的道理,不要以為它們被人用爛了,就瞧不起它們,要知道,道理不是用來說的,而是用來照做的。聆聽了六小二(7)班班主任李德美作為家長代表分享的《孩子需要愛,更需要立規矩》。我是感慨萬千啊!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給孩子立規矩,讓他成為一個能獨擋一面的大人 ,是我們的責任, 規矩和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從現在起我也要改變自己,要做一個溫柔、可愛、懂事的家長!我的寶貝讓我們一起長大吧!我要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接著李老師、魯老師和施老師三位老師代表也結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分享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流年飛逝,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長大,驀然回首,已然覺察時光如水奔流而去,走得飛快,老的飛快。珍惜每一個能與孩子相伴的日子!伴隨著高旭樓同學帶來的《當你老了》我們散了……
我們散了,但活動卻沒有結束,家長們以另一種方式交流著自己心得。(家長微信感言)
彥樁媽媽感言:感謝老師給予我們參加這次閱讀分享的機會,聽了老師和同學的讀書分享,讓我感慨萬分,知道了每一個人只要努力生活,勇敢勤奮,上天不會辜負,我們應當學著做好父母,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的孩子,一個好孩子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和家長的呵護,我有幸成為二(7)班的學生家長,組成了一個大家庭,我們一定要共同努力,做好孩子們的榜樣,感謝大家的支持,老師您們辛苦啦!
昊昊家長感言:感謝老師給予我們參加了本次閱讀分享的機會,聽了老師和同學的讀書分享,讓我感觸很深,讓我明白了清醒的停留勝過盲目的前行。我們應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愛他,讓他在一個有規矩的圈子里健康快樂成長!為人父母的我們應該先做好自己,和老師一起陪護和教育著他們長大,雖然我和孩子不夠好,我會在我的認知里去引導他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積極樂觀的孩子。
……
我們還在繼續,為了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2021年5月10日早上第一節課,李老師播放了鄧傳俊同學的分享視頻,讓沒有參加活動的同學從中感受,引導參加活動的同學談收獲。老師對本次活動做了總結,對孩子們提出了今后的學習要求。
家校共育,關鍵在“共”,目標在“育”。說到底,家校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學校盡可能調動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熱情,獲得家長對學校管理和發展的認同,也需要家長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使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總言之,教育——我們一直在路上,無論老師還是家長!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第六小學?李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