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萍 姜美英
一、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兒童早期的數學學習和發展是指他們在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中自發地或在成人的引導下習得數的知識、技能,發展數學認知能力的過程。它強調兒童對自己周圍環境中的數學問題的關注和興趣,強調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感知、體驗和操作活動理解數的抽象關系,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幼兒處在邏輯思維和數概念初步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數學不僅是他們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工具,更能鍛煉、發展他們的抽象思維,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為小學階段的學習和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和價值,第一是幫助幼兒正確認識周圍事物,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二,鍛煉和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第三,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二、挖掘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數學教育
(一)從幼兒經常接觸的益智區、建筑區等區域活動中挖掘出數學教育內容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學習數學的機會,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引導幼兒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懂得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例如:中二班開展《我家在社區》主題活動,通過與爸爸媽媽實地考察自己的社區,幼兒了解了社區的基本構成和功能知道了自己家所在小區的樓號、單元號、門牌號,對自己的社區非常感興趣。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觀看社區的圖片及搭建作品,了解社區的搭建方法,如可運用堆高、圍攏、延長、增寬、蓋頂等搭建技能。
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通過搬、堆積、擺放、平衡等可以感知尺寸、形狀、重量、空間關系、體積等基本概念。比如在玩積木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認識幾何圖形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看能發現什么,再引導幼兒主動去探索,這樣教師的教學形式不會單一,而且發揮了幼兒豐富的想象,也在游戲中認識了幾何圖形,可見數學活動變得生活化,我們便可以容易地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數學教育活動。
(二)從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綱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起來,能使幼兒自發地應用數學,獲得有益的經驗。
例如:幼兒可以通過在娃娃家里分配餐具、食物當中可以挖掘出數學教育活動內容是練習一一對應、一和許多;在開餐館、雜貨店等游戲中買賣東西,可挖掘出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是物品分類、認識人民幣(到銀行取錢,拿取5元錢)、10以內加減運算學習(買兩樣東西用了多少錢?你還剩多少錢?)這些都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教育內容。
(三)充分挖掘三餐兩點中的數學教育價值,讓幼兒在實踐中獲得發展與提升
三餐兩點環節可以挖掘的數學教育內容較多,進餐時可以獲得很多關于測量(倒牛奶)、匹配(杯子、勺、人)、順序(先發……再發……)、一一對應、數數等等。總之,通過我們當前的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現狀,并結合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價值來看,這使我們要科學合理地挖掘出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數學教育內容。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刻留意周圍的一切,注意一切的小細節,要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善于運用。這樣我們的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數學教育將會被挖掘出來更多。
(四)在各類教育活動中滲透數學教育內容
各領域雖然研究對象不同,但都包含一定的關于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完成各領域教育任務的同時,應有意識滲透數學教育內容。如在繪畫、手工活動中,幼兒可以獲得有關空間、形狀、對稱意識及體積、重量等感性經驗;在體育活動中,幼兒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形成空間方位意識;在科學教育中,幼兒可以自然地運用測量、數數等方法發現物體之間的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提高數學應用意識,發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藝術欣賞活動中,我們可以讓幼兒欣賞自然中蘊涵數學類的物體,如花朵、葉子、河蚌等,不僅萌發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也使他們感受到排列形式上的秩序美與和諧美,感受數學魅力。
在我們選擇數學教育內容時一定要淡化概念,從幼兒的生活入手,選擇實用性強的。例如,老師、小朋友身上服飾的顏色、圖案,周圍物體的形狀、大小、多少,人與人之間的高矮,手指的長短、粗細等都能潛移默化孩子的感性認識,并通過活動上升為理性的認識。又如在“認識數字“的活動中,幼兒尋找生活中所熟悉的日歷、圖書、衣服、電話機、遙控器、針筒等物品,還有我們在主題墻飾的運用數字,幼兒在找找、玩玩、說說中發現生活中有趣的數字現象,并通過想象講述,如果生活中沒有數字會怎么樣?讓幼兒帶著問題尋找生活中的數字,說說它的用途,從而使幼兒在生活中常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不斷獲得新的經驗。
(五)將數學教師融入到幼兒一日生活當中,讓幼兒感知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環境不僅是物質的、精神的,而且還是活動的”。因此教師在創設環境時,應重視環境的“活動性”,讓環境引發幼兒思考,使環境與幼兒互動對話起來。
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只有讓幼兒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引發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一個思考的腦袋,一顆對生活充滿著美好向往的心靈,把握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數學知識,滲透于生活中的時時刻刻。
北京市昌平區財貿幼兒園?沈大萍?姜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