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數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要求
教育管理部門在2017年出臺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之中提出了要規范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具體要求,并在其中指出,在各個學科開展之中要強化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導學生強化自我認知,使其能夠尊重生命和熱愛生命,讓其保持著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引導學生加強心理調控,使其能夠積極的面對挫折,更強的適應自身的環境,使其有著更加健康的人格和積極的心態,從而使學生的心理品質得到全面提升。在新課程改革工作不斷開展之中,更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在多個學科之中不斷滲透,從而滿足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
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動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的關鍵所在,能夠使學生有著更加完善的個性品質,確保學生的心理保持健康。作為數學教學工作者,教師要將數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融合,相互滲透,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應該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學習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出發,才能滿足小學數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融合的具體要求。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學科有著較為抽象和邏輯性強的特點,而對于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學科之中的一些定義和概念往往無法加以有效理解。這也就要求了教師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對學生加以更加合理的評價,從而使學生的自信心加以全面建立,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心理環境。
比如說在開展《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堂課程的教學之中,教師就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之中見過的廣告牌或者學校之中的標志牌之中出發,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分析生活之中廣告牌或者標志牌的特點,同時在與學生交流溝通之中,對學生提出的每一點意見都應該給予對應的鼓勵。教師要有著一雙會發現學生閃光點的眼睛,并對學生提出的每一點看法加以肯定和鼓勵。在《長方形和正方形》這堂課程的教學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走入教學情境后,教師應該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讓學生分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讓學生說說自己在分析之中得到了哪些結論。同時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評價自己學習方法存在著哪些問題,同時也可以其他學生對學習之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分析,進而使學生明確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
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得到充分激發,數學學習的自信也將得到充分建立,而在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之中也能更加積極的調動學生思維,使其更加有效的掌握課堂知識。而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也應該通過作業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結合作業開展情況做好教學進度的調整。教師在日常作業批改之中也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寫出不同的評語。對于不愿意與其他學生和教師進行交流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學生加以鼓勵;對于積極樂觀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評語指出其當前學習存在的問題;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也可以通過其對數學知識思考的程度進行客觀評價。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獲取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確保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力度的全面提升。
(二)在日常教學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當前階段下,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開設的課程相對較少,這也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在日常教學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介紹心理學知識,確保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之中有著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比如說在學到《百分數》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第一堂課程講解完畢,在第二堂課程開展之中讓學生復述第一堂課程所學知識,很多學生無法完整的說出上堂課程所學的知識點,然后教師就應該引入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為學生介紹記憶相關的心理學知識,讓學生明確遺忘是與記憶相輔相成的過程,人在學習完知識之后,初始20分鐘,記憶量會減少41.2%,而在1小時之后,能夠記住的內容只能維持在44.2%。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心理學知識將與百分數教學的相關內容有機融合,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更好記憶知識的對策,并幫助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要求學生及時復習,及時獲取全新的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加合理的分配學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任務,確保心理學知識能夠與數學課堂有機結合,推動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之中,很多教師會在學生犯錯誤后不問緣由,直接采取責備和體罰的方式去批評學生,這種方式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反而會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責備學生,挖苦學生,更會導致學生的自尊心受損。想要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需要教師能夠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的尊重和愛護,通過文明的教學方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強化學生的自信,為心理健康教育與數學教育有效性的不斷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和民主教育的要求,認識到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確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在數學課堂之中的到全面落實。
(四)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在新課程標準之中,要求學生能夠與其他人進行配合學習,強化學生與其他人思維交流的過程,從而滿足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的必然要求。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自我探究意識和合作意識將得到良好培養,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達到預期要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到充分激發,使學生的心理品質得到全面培養,讓學生的人格更加健全。而這也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能夠明確當前的教學要求,從實際情況出發,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的滲透,為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廣西南寧市高新小學北校區?馬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