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向敏
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0 年度電力生產安全事故分析報告披露,2020年全國電力行業人身傷亡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較2019 年均有所增加,其中電力建設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增幅較大,安全生產形勢較為嚴峻。發生事故的企業普遍存在制度執行不認真、風險辨識不全面、安全措施不落實、外包管理不嚴格、現場管控不到位、教育培訓走過場、追責問責高舉輕放等問題,充分表明部分電力企業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依然薄弱,安全發展理念尚未樹牢。
安全生產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標志。今年6月是第20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是“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安全發展”。生命大于天,責任重如山。電力行業該如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避免發生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經濟社會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民群眾的生命為代價,這已經成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這個觀念必須非常明確、非常強烈、非常堅定,我們必須要從思想認識和觀念理念上不斷強化“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的歷史使命。但血的教訓警示我們,安全意識淡漠依然是電力安全生產最大的薄弱環節。

國網浙江檢修公司員工利用無人機對換流站設備進行“空中智能巡檢”。 (張馨尹 劉海山 攝)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事故分析報告還顯示,2020 年全國電力行業發生的35起人身傷亡事故、死亡44人中,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引發的事故為23 起、造成32 人死亡,分別占比65.7% 和72.7%。導致不安全行為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源還是安全意識不足,要么完全忽視安全,“無知者無畏”,冒險作業、野蠻施工;要么心存僥幸,明知自己的行為違反規定,卻一廂情愿認為這次不會出問題。例如,進入生產區域不戴安全帽、車間走路邊走邊看手機、在禁煙區吸煙、上夜班時睡覺、安全防護工器具不定期檢驗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習慣性違章常常給人身安全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試想一下,倘若高空作業時不系掛安全帶,萬一失足會不會跌落?倘若帶電作業時不嚴格執行“兩票三制”、不落實現場監護措施,會不會發生誤操作甚至引發觸電事故?倘若不開展風險辨識而憑老經驗、老辦法盲目作業,會不會再次發生群死群傷的重特大事故?
只要進入生產區域、走上工作崗位,就必須心中警鐘長鳴,腦中緊繃安全之弦,充分了解生產流程、設備性能、作業環境及工作要求,全面掌握安全風險,并針對性落實管控保障措施。但始終有少數人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異常頑固,總認為事故離自己很遙遠、達摩克里斯之劍不會在自己頭上落下。殊不知,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淡薄的意識、錯誤的思想和不安全的行為必然將自己置于險境,必然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因此,強化安全意識,保持對生命的敬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避免事故發生、保障安全生產的核心要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電力生產不僅需要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還需要監督嚴格執行,不斷強化制度的剛性約束。
首先,要動態完善規章制度。電力企業要根據安全生產形勢的發展、工藝流程的調整、作業環節的變化及國家行業安全生產最新要求等,及時制定修訂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斷增強制度的全面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真正讓規章制度成為促進安全管理、提升安全水平的“良法”。其次,要加強制度宣貫學習。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發布實施后,電力企業不能只是掛在墻上,還要認真開展宣傳教育,及時組織從業人員學習;要結合從業人員的文化素養、知識水平和年齡結構等特點,靈活采用展板圖冊、動畫漫畫、公益廣告、影視劇等易于接受的方式語言開展宣貫學習活動,切實將安全生產最新要求入腦入心,并外化為每個人的行為標準。最后,要強化制度執行落實。電力企業的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程規范,堅決維護法規制度權威;其他負責人也要認真執行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嚴格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督執紀,敢于亮劍,敢于動真碰硬,堅持“鐵面、鐵規、鐵腕、鐵心”,以零容忍的態度出重拳用狠招,加大對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的考核問責力度,徹底整治“三違”沉疴痼疾。
電力企業培養出一名素質過硬的領導干部或者業務熟練的操作人員極為不易,領導干部或熟練工人因為違反安全生產法規制度而被處理、甚至被免職撤職看似可惜,但我們一定要站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高度看問題,一定要站在為事故災難中失去的幾十、幾百條生命負責的高度看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曾嚴肅指出,“如果一次又一次在同樣的問題上付出生命和鮮血的代價,那就不是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的問題了,而是草菅人命了。”這是振聾發聵的警示。電力行業內各單位要引以為戒、警醒起來,結合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等活動,深入梳理制度建設和落實方面的短板弱項,針對性健全規章制度體系,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問責,牢牢守住安全生產紅線底線。

一年一度的“安全生產月”活動如火如荼進行,電力行業各有關單位陸續開始梳理總結活動情況,有的單位已展示部分成績單,可謂精彩紛呈、成果豐碩。工作善于總結才有進步,但總結應當全面客觀,既要講成績、曬亮點,發現并固化典型經驗和成熟做法,也要查問題、擺不足,舉一反三、深挖根源,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治理措施,堅決將短板補齊,將問題整治到位實現閉環,讓今后的安全生產工作少走“彎路”。
“安全生產月”活動只有短短的一個月,甚至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也只有三年的時間,都是階段性工作。但我們要清醒認識到,安全生產具有復雜性、長期性和反復性等突出特點,特別是當前能源電力行業發展正處在重大轉型期,還有很多重大風險隱患需要整治,還有很多體制機制矛盾“硬骨頭”要啃,安全生產基礎還不夠堅實牢固,不能期望用一項活動一勞永逸解決所有問題、一蹴而就地實現所有目標,而要以永遠在路上的決心,嚴而又嚴、細而又細、持之以恒地抓實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
“安全生產月”活動結束后,電力行業各有關單位、各級領導干部要保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戰略定力,在系統總結盤點活動得失的基礎上,著眼于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研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堅持常、長二字,經常、長期抓下去,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要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作為所有工作的首位,層層完善壓實責任鏈條,緊緊抓住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及核心部位開展攻堅,管控一批重大安全風險,治理一批重大事故隱患,查處一批典型違法違規行為,努力提升電力行業本質安全水平,全力推動電力安全生產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