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彩鳳
情感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是一種教育理念與教育思維。情感教育是幼兒全方位成長發展進程中不可缺少的,對幼兒未來的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和不可估量的價值。幼兒階段是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階段,任何生活經歷以及教育方式都會對幼兒的心理與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要為幼兒創設以快樂積極為主題的情感教育,創設情境要符合幼兒心理成長與發展規律,為幼兒未來的生活與學習打下基礎。本文主要分析幼兒學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并闡述了相應的情感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幼兒教師提供些許建議與思路。
幼兒的情感因素以及思想道德都是在后天形成的。在學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被忽略,大部分教師與幼兒家長都對幼兒理論知識與學習能力的培育較為關注,導致教學內容過于片面。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要深化對情感教育的認識,意識到引導幼兒形成正確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只有接受了情感教育,幼兒的學前教育才是完整的。情感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幼兒對思想情感具備正確合理的認知,向正確積極的方向引領幼兒的情感發展。在學前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可以擺正幼兒對自身和其他人、事、物的感知態度與認知態度,規范引導幼兒看待事物的態度以及對事情的處理方式,有益于幼兒保持平和向上的心態。
(一)創設貼近自然課程,啟蒙幼兒情感
認識自然、接觸自然,有利于幼兒情感機制的構建。貼近自然課程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是幼兒發現美好、體悟美好的情感啟蒙教學。在貼近自然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向幼兒講授一些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為幼兒創設深刻的情感體驗平臺,例如,教師可以向幼兒講授二十四節氣的相關內容。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偉大的勞動者對氣候以及耕地長時間觀察與實踐總結出來的,與人們的生活具有緊密的關聯。教師在課程中向幼兒講授這一內容有利于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與探索能力。節氣教學可以引領幼兒持續思考、探究自然中的奧秘,在幼兒貼近自然、體悟自然的過程中幫助幼兒建立起相應的思想感情機制,包括熱愛生活、關愛生命的優良品格,與此同時還可以熏陶幼兒的情操,最大程度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

(二)開設互動課程,加入情感教育
教師可以開展互動課程,設定規劃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區角游戲,設定多樣化的區域,滿足不同能力與不同性格愛好的幼兒的需求,確保各項區角游戲高效率進行。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小小督導指揮角”的區角游戲,讓班級中自我管理控制能力較差、不遵守班級紀律的幼兒在“督導指揮角”中擔任小督導員,監督管理班級中其他小朋友是否遵守紀律,坐姿是否端正。“小小督導”在指揮監督其他幼兒的同時自己也起到了模范帶頭的作用。這種角色扮演可以提升幼兒的主動自發性與自我管理控制能力,并且對幼兒意志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還應該重視鼓勵引導幼兒之間進行交流互動,通過幼兒之間的自主溝通與交流有效提升幼兒的責任意識與相互幫助的責任心,實現情感教育的作用最大化。
(三)開展體育游戲激發幼兒情感意識
幼兒教師可以設定規劃體育游戲,將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作為教學基礎,在游戲中提升幼兒的情感責任意識,發揮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例如,幼兒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搬運小蘋果”的體育游戲活動,即兩個幼兒抓住提前準備好的報紙的四個角,在報紙的中間部位放上一個小蘋果,依照設定好的路線進行相互追趕,最終率先將小蘋果運送到終點的小組獲得一分,獲得分數最高的小組將取得勝利。這種團隊相互合作的體育游戲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相互競爭意識以及團結協作意識。
(四)課程活動開展提升幼兒情感交際能力
在創設互動課程時,教師應依據班級中幼兒的實際能力以及實際狀況,靈活設定活動課程內容,在游戲進程中重視幼兒的表現,引導幫助幼兒以最快速度加入活動游戲中,深刻感受活動游戲的氛圍。除此以外,活動游戲還要重視激發幼兒對活動的熱情,避免活動形式單調乏味。此外,教師要在活動游戲的開展方式上進行革新與優化,激發幼兒社交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課程結束時,教師要引導幼兒總結在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并在適當時間進行拓展。當看到幼兒的優秀行為舉止時,教師應該第一時間對其進行鼓勵,激起幼兒良好的情感體驗,并幫助幼兒獲取更大的快樂。幼兒家庭、幼兒園應該共同創設溫暖、和諧的氛圍,提升幼兒的交際能力與責任意識,最大程度顯現情感教育的意義。
(五)創設優良班級氛圍
班級是幼兒在園中生活與學習最主要的場所,因此創設優良的班級氛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首先教師應該創建優良的師幼關系。教師不僅要做好幼兒教學工作,同時也應該肩負起關注幼兒心理的職責,增加與幼兒之間的互動與溝通頻率。情感教育的體驗人是幼兒,教師應該將幼兒作為中心,以幼兒的實際情況與實際能力為基礎,在此前提下合理安排活動課程,最大程度激發幼兒的主動性與自發性。教師與幼兒之間具備優良的教師與學生關系,不單單有益于教師進行情感教育,同時還有益于幼兒及時向教師求助。其次教師要創設和諧友好的同學關系,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團隊游戲,讓幼兒都參與進來。在游戲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引導幼兒形成團隊意識,并且實現幼兒之間的互幫互助,創設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教師作為幼兒之間的交際紐帶,應該盡自己最大力量為幼兒的學習與日常生活創設優良的氛圍。
(六)提升情感教育時效性
教師要加強對幼兒個人情感的疏導。幼兒年紀較小,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相對較差。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持續關注幼兒的情感態勢與情感走向,及時發現幼兒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并選取合理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幼兒將負面情緒發泄出來,引導幼兒正確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教師要在幼兒的生活場景中選取一些場景,模擬真實的情景讓幼兒獲取情感方面的共鳴,從而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情感教學中,并認同接受情感教育。這種情感教學方式可以作用在幼兒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有效提升情感教育的時效性。
綜上所述,幼兒園作為幼兒學前教育的主要場所,不僅要重視幼兒的智力、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同時還應該重視幼兒情感方面的教育。教師應該創設貼近自然課程、互動課程,提升幼兒的互動與溝通能力,在課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引領幼兒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理念,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與正直高尚的道德觀,實現幼兒的全方位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