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桃
艾滋病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發的惡性傳染病,在醫學界上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在這其中,“獲得性”代表該種疾病并不是天生即具有的,也無法進行遺傳,其主要致病原因是人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不幸感染艾滋病病毒?!懊庖呷毕荨贝碇颊咴诨加性摲N疾病時,自身免疫系統將受到破壞?!熬C合征”代表患者在患有艾滋病時,所表現出的癥狀具有多樣性。通俗來講,即該種疾病能夠將多種癥狀綜合在一起。醫學界相關學者根據其英文名稱的首字母,將該疾病命名為“AIDS”,而我國學者將“病”字加在AIDS后面,并根據讀音,將其漢字化。于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逐漸演化為“艾滋病”。
艾滋病首例患者是在美國發現的。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疾病防控中心發現,卡波西肉瘤與肺孢子菌肺炎這兩種疾病在男性同性戀患者身上的發病率突然上升至一定程度。其中,卡波西肉瘤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疾病,該種疾病多見于老年人,并且惡性程度較低。但是,這次發現的卡波西肉瘤竟然具有極高的惡性程度。而肺孢子菌肺炎的發病條件十分苛刻,在通常情況下,僅能夠在早產兒或者免疫系統受到損害的患者身上發現。在病例逐漸增多的情況下,美國疾控中心開始重視該疾病,并一致認為,這是一種未曾見過的流行性疾病。隨著時間的流逝,相似病例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1982年時,美國已出現數百例相似患者。但是,其癥狀各不相同,例如黏膜白色念珠菌病等,均是醫師在后續檢查中發現的新癥狀。在此之后,該疾病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并迅速引起了人們的恐慌。學者經過研究,發現凡是患有該種疾病的患者均具有一個特征,即免疫系統將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在資料收集完整后,醫學界才將該種疾病命名為“AIDS”。
在之后的研究過程中,醫學界逐漸明確此類疾病的傳播途徑,也就是性傳播等。醫師在該過程中發現,若已感染病毒的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輸入正常人體內,正常人感染艾滋病的概率將達到95%。在醫學界中,達到該數值的患病概率與百分之百患病概率沒有明顯差異。若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與正常人發生性關系,且雙方皮膚未損壞的情況下,男性感染者、男性艾滋病患者傳染給女性的概率約為0.2%,而女性感染者、女性艾滋病患者傳染給男性的概率約為0.1%。此外,若男同性戀患者在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發生肛交,其患病概率將遠超于以上兩種感染方式;若女性在懷孕期間不幸成為艾滋病患者,其傳染給胎兒的概率約為25%。該比例是針對20世紀醫學技術而言的,目前若孕婦積極進行治療或采取其他措施,該種方式的傳染概率將顯著降低,約為1.5%左右。經過多次實驗,醫學界發現艾滋病病毒雖然能夠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但是其本身較為脆弱,若病毒所處環境較為干燥,將在10分鐘內死亡。若病毒所處環境溫度高于60度,將在30分鐘內失去活性。
隨著艾滋病的病發率逐漸提升,世界衛生組織開始致力于尋找艾滋病病毒的源頭,但始終一無所獲。直到20世紀末期,一名血液化驗員在對血液樣品庫進行清理時,偶然發現一瓶來自20世紀50年代的血樣,在對其進行化驗后,竟發現該血樣中含有HIV-1,該種病毒代表著艾滋病的第一型。通俗來講,即艾滋病的源頭。通過相關記錄,醫院成功發現該血樣的獻血人與該血液的臨床用途。于是,相關醫師開始尋找獻血人,但始終一無所獲,最后以失敗告終。隨著研究力度的不斷加強,相關學者在某地區的黑猩猩身上發現一種與艾滋病病毒具有一定相似度的病毒。此類黑猩猩的活動區域距離人類生活區域十分接近,因此,醫學界中多數學者認為,艾滋病病毒的源頭即是生活在該區域的黑猩猩。此時,多數學者開始好奇,如果黑猩猩是艾滋病病毒的源頭,那么人類是如何感染該種病毒的呢?針對這一點,科學家們利用計算機技術對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突變進行計算,提出以下說法,人類所感染的艾滋病病毒來自猿類攜帶的病毒,傳染時間極有可能在20世紀30年代左右,具體原因可能是人類在屠殺黑猩猩的過程中,黑猩猩血液與人類傷口發生接觸,從而導致病毒進入人類血液,引發艾滋病。
在對艾滋病的來源及歷史進行回顧后可以發現,其在侵入人體后,能夠對人體產生嚴重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因艾滋病而死的患者數量早已超過百萬。那么,艾滋病病毒在入侵人體并進行繁殖前,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影響?首先,眾所周知,病毒無法獨立在外部環境中生存,因此,必須尋找合適的宿主,并在宿主體內進行繁殖。但是,研究表明,人體體內的免疫系統能夠清除大部分病毒,所以病毒在進入人體后,且尚未進入到繁殖階段時,即會在免疫系統的作用下死亡。免疫系統一旦發現人體內存在能夠危害健康的病毒,免疫系統中負責清掃的細胞即會對病毒采取相應措施,使其死亡。如此,人類才能長時間保持健康狀態。但是,HIV病毒與尋常病毒具有顯著差異,它能夠利用自身的特殊機制,對人體內負責巡邏的細胞進行破壞,致使免疫系統失靈,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HIV病毒的存在。因此,HIV病毒將在人體內進行繁殖,并引發各種并發癥。
免疫系統遭受破壞的過程如下。HIV病毒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糖蛋白,而糖蛋白能夠幫助HIV病毒明確巡邏細胞的實際位置,在到達該位置后,HIV病毒將發生轉變。在該過程中,HIV病毒將利用逆轉錄酶,對自己進行偽裝,使免疫系統無法發現HIV病毒。在其成功進行變化后,HIV病毒將通過整合酶的特殊作用,取代DNA的位置。此后,艾滋病病毒將進入到繁殖階段,并使繁殖出來的艾滋病病毒取代整個免疫系統中負責清掃的細胞,此后,免疫系統將逐漸進入失靈的狀態,導致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從而引發多種并發癥。
針對艾滋病病毒,醫學中較為流行的治療方法即雞尾酒療法。此類治療方法于1996年左右誕生,其能夠有效抑制病毒復制,并確保免疫系統能夠正常工作。在此基礎上,艾滋病患者不但可以延長生命,而且生活質量也將顯著提升。雞尾酒療法目前在醫學界中已得到推廣,并成為主流治療方法。其原理如下:針對HIV病毒的成分選取合適的藥物,并將藥物調在一起,從而實現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的目的。由于其調制方法與雞尾酒相似,所以該種治療方法被命名為雞尾酒療法。

此外,艾滋病病毒雖然無法徹底根除,但是其自身并不具備致命性。真正導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是艾滋病病毒在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后,免疫系統將無法清除人體內的病毒,從而導致患者患有其他疾病,例如肺炎與惡性腫瘤等。因此,在確診艾滋病后,患者應積極進行治療,并在醫師的指導下,及時補充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
由于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有限,故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采取恰當的預防措施,即可有效避免自身感染艾滋病病毒。此外,為確保艾滋病患者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為自身安全提供保障,人們需要明確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感染原因是血液及體液。即如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與艾滋病患者進行社交活動,人們無須刻意與艾滋病患者保持距離,只要確保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無法進入自身血液中,即可達到預防艾滋病的目的。
艾滋病的主要癥狀如下。①急性期。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患者將出現全身發熱、頭痛、局部區域淋巴結腫大的癥狀,部分肌肉與關節出現疼痛感、出現皮疹,明顯感受到咽喉疼痛以及出現具有持續性的腹瀉。②無癥狀期。如果患者未重視上述癥狀,艾滋病將持續發展,并進入到無癥狀期。在該階段,急性期癥狀將逐漸消失,但其并不代表艾滋病病毒已經死亡。③艾滋病期。若患者始終未對以上癥狀給予重視,艾滋病將持續發展,并進入到艾滋病期。在該階段,患者將出現具有持續性的不規則發熱、持續性腹瀉、體重驟減、口腔真菌感染以及急性期癥狀等。
綜上所述,艾滋病是一種惡性傳染疾病,其在入侵人體時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行破壞,從而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患上其他惡性疾病。
(作者單位:德陽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