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華
幼兒園要重視教師反思與自身專業發展能力的提升,引導教師不斷進行專業化學習、實踐、反思。這既是現代社會發展、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兒不斷成長的必然要求。幼兒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并不斷進行反思,改進保教工作;制訂個人專業發展規劃,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反思,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教師成長的關鍵要從內在的需要出發,自己規劃專業成長之路。教師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比如在表達方面,有些教師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有些教師書面表達能力較強。教師在專業成長的過程中要取長補短,且富有個性地成長,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學風格。人各有所長,每個人的優勢可能就是他的最近發展區。教師要想成長,就應給自己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從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切入,踏實地走好第一步。例如,擅長語言表達的教師可以從上一堂公開課切入。幼兒園在給教師提出專業發展目標、要求、途徑的同時,要給予教師個性發展的選擇空間,促使教師達成主動性的自我規劃。幼兒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教師專業成長需要正確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作為指導。幼兒教育要求教師要富有愛心。這種愛既要具有母親般的細膩、真誠,同時又要蘊含著公正、公平等。這種愛既是產生于教師對幼教事業的正確認識之上,又產生于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與責任感之中。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眼睛里面要看到孩子,包容孩子可能無法讓人接受的地方,努力發現每個孩子獨有的亮點,和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這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
幼兒教師要具備知識更新的緊迫感,要充分利用時間刻苦鉆研學習,促使自己有更廣闊的知識視野。讀書可以提高文化內涵,教師要通過開展讀書交流,深入探究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正確把握教育教學的目標、內容和途徑。教師也要養成反思性閱讀的習慣,將閱讀內容有意識地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中,追求精細化的學習方式,豐盈生活,豐富人生,形成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努力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生的真諦就在于認識自己,而且是正確地認識自己,自我教育便是從這里開始的。”教師應勇于實踐、善于反思,進行自我教育。教師的反思創新能力主要表現在:能積極學習和鉆研教育理論;從身邊的教育現象中發現有價值的新問題;從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角度確定自己的研究專題,并能持之以恒地與同事一道合作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從各種信息渠道獲取教育信息等。
教師專業成長需要通過實踐、反思去逐步修正、完善自己的見解。教師要重視日常班級工作這一實踐平臺,在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的指導下,計劃自己所在班級一學年和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內容,再細化為具體的每個月、每周和每天的教育教學內容,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努力引導幼兒在一日活動中獲得相互聯系的、多樣化的經驗。每天實踐、每天反思,不斷實踐、不斷反思。教師要在不同平臺上很好地展示自己,讓自己不斷進步,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揚長避短、推陳出新,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成為專家型教師。
教師專業成長需要對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和提煉。教師要以行動為主要的學習方式,自覺完成各類學習筆記、教學反思、教育心得、專題論文等,參與班本課程、課題研究、案例分析等各級各類的教科研活動。教師可以給自己定下目標,如每月完成1~2篇教育教學筆記,結合班本課程、課題研究進行相關過程性資料的撰寫,每學期完成1篇專題論文,參與省市區各級評比,積極向報刊雜志投稿,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體現工作學習化、學習常規化。對于教師而言,最大的肯定就是幼兒甜甜叫一聲“老師好”,說一聲“我最喜歡老師了”。教師應在實踐基礎上通過總結、提升、驗證和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努力實現復合型的知識結構;多元化的能力結構;教育思想、教學理念的自覺更新。
幼兒園應為教師提供對教育思想、教學理念理解和內化并在實踐中逐步體驗、磨煉、感悟、積淀的時間和空間。幼兒園可以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向教師提出共性的要求,引導教師借助家長、社會的力量組織好幼兒的一日班級活動、日常教學游戲等;積極參加各項培訓活動,提高教師觀察分析幼兒、與幼兒溝通、生成課程、有效創設環境等能力。每位教師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并學習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各方面形成教育合力,促使自己各方面做得更好。
教師專業成長不僅需要在自己工作和交往的群體中汲取他人提供的教育經驗和智慧營養,以豐富自己,還要處理好自己與集體、家長、其他各方面的關系,形成教育合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親和力是指人與人相處時所表現的親近行為的動力和能力。幼兒教師親和力的高低常常取決于其性格特征,同時與一個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也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人格特點能影響教師與周邊人的各種人際關系。因此,良好的性格是教師學習、交往、互助最核心的因素。穩定的性格能讓教師在集體中公正公平地評價每位幼兒,與同事友好相處,協商共同完成工作任務。

教師專業成長需要制訂適合自己的發展目標和規劃,但要防止急功近利、出現浮躁心理。教師要分析自己的現狀,針對不同的發展起點制定1年、2年、3~5年的規劃。每位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尋找自己合理的定位,明確自己專業發展目標、要求和途徑。
達成目標固然重要,但達成目標的過程更加關鍵。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教師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制定的某個目標沒有達成,這時教師不可灰心或者放棄,只有踏實勤奮地努力、實踐、反思,才能獲得知識、能力、情感的積累,從量變到質變。
幼兒園也要為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建立激勵機制,讓不同層次的教師都有向上攀登的臺階,以激發全體教師的發展內驅力。幼兒園要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目標管理機制,尤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評價機制。評價是為決策者提供信息的過程。評價不只是提出一種結果,更是一種激勵手段。
教師可以采取自身縱向比較的方式,自己和自己比較,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提高,同時找出基本素質方面的薄弱環節,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的不足。
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教師要相信自身潛能,調動內驅力,滿足自我發展的需求。幼兒園也要為不同類型的教師提供多種成長平臺,讓教師自主規劃職業成長藍圖,讓每位教師都能享受到工作中不斷向自己的智慧、人格、智力發出挑戰后獲得成功的快樂,體現個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最終獲得理想的專業成長。
(作者單位:蘇州市滄浪實驗小學校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