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黎艷

人的受教育階段主要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四個階段,任何一個階段對于人的發展都非常重要,因此,教師不能忽視任何階段教育。在這四個教育階段中,學前教育是幼兒接受教育的最初時期,教師應抓住學前教育對幼兒啟蒙的優勢,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挖掘幼兒在音樂、美術、體育等不同方面的潛力,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性格,為幼兒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學前教育來說,傳統的語言文字教學無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多數幼兒教師開始將游戲融入幼兒教育中,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幼兒參與學習的興趣。在幼兒教育的音樂課堂中,很多教師都使用奧爾夫音樂游戲實施教學,讓幼兒在語言、舞蹈以及其他動作中體會音樂的魅力,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從而快速提升學前教育的質量。本文針對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奧爾夫音樂教學實踐的策略進行簡單分析。
近年來,幼兒教師為了提升音樂教育的質量,開始借鑒德國的教學模式,將德國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引入我國學前教育。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和其他的音樂教學模式有很多不同之處,教師在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教學時,可以從肢體、語言等多方面進行教學,這樣既能拓寬音樂教學的途徑,還能培養幼兒的音樂想象力,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除此之外,多數幼兒教育專家都提倡在幼兒教育中開展游戲教育,讓幼兒的學習變得更加快樂、簡單、有趣,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可以和游戲教育無縫銜接,讓幼兒在敲敲打打的游戲中感受音樂的魅力。
(一)元素性
元素是構成事物的基本要素,不同的元素構成的事物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元素性主要由原始的音樂素材組成,教師在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開展音樂教學時,都是從最簡單、最原始的音樂知識入手,將這些音樂素材和一些開放的、自由的、有趣的活動融合在一起,從而增加幼兒音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前教育中音樂教學更具層次感、系統性。
(二)綜合性
綜合性簡而言之就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事物緊密相連的,通過多種形式的相互融合,讓音樂教育變得更加系統化。比如,教師在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開展音樂教學時,都不只是簡單通過演唱向幼兒傳遞音樂知識,而是將不同的音樂知識融入不同的樂器、律動、語言、舞蹈、表演、游戲活動中,將幼兒的思想和肢體動作緊密相連,從而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綜合體。幼兒在學習音樂時,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培養自己不同的興趣,有效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
(三)參與性
從傳統的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模式來看,多數幼兒在音樂課堂上都是配合教師開展音樂活動,這種教學模式降低了幼兒對音樂的直接體驗感,無法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而教師在運用奧爾夫音樂法教學時,能通過創設一些音樂活動,讓幼兒以唱歌、跳舞、拍手、跺腳、捻手指等方式參與音樂學習,從而深刻體會到音樂旋律以及節奏等方面的變化,激發了幼兒參與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幼兒在音樂教學中的參與性以及體驗感。
(四)即興創造性
很多音樂家的創作靈感都是在一瞬間突然迸發出來的,由此可以看出,音樂教育的即興創造性至關重要。但是,在傳統的學前教育中,很多幼兒教師都壓制了幼兒在音樂方面的天性,教師們用固定的音樂活動限制了幼兒的即興創造性,將幼兒的創作靈感扼殺在了搖籃里,違背了音樂教育的本質。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非常注重幼兒的即興創造性,沒有過多限制幼兒的天性,而是要求幼兒運用自己的想法進行音樂創造,通過多種形式將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比如,教師在開展音樂歌曲教學時,可以在教室中彈鋼琴,讓幼兒隨心所欲地唱歌、跳舞以及運用不同的形式為歌曲伴奏,充分釋放出幼兒的音樂天性。此外,還有一些幼兒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會讓幼兒根據不同的音樂歌曲做出不同的動作,并鼓勵幼兒的表現,從而激發幼兒的即興創作力。
(五)從本土文化出發進行教學
從我國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現狀來看,多數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都使用統一編訂的音樂教材,從而忽視了一些本土的音樂文化,縮小了幼兒的音樂學習范圍。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主張從本土的音樂文化出發進行教學,沒有為教師提供統一的音樂教材,而是鼓勵教師將本土文化中的音樂童謠、民歌以及方言等融入音樂課堂中,利用幼兒熟悉的音樂素材進行教學,能夠降低幼兒音樂學習的難度。
(一)在訓練幼兒音樂聽覺的過程中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
要想提高幼兒的音樂學習能力,不僅要從幼兒的唱功以及音樂表演等方面入手,還應從幼兒的音樂聽覺方面入手。對于人發展的不同階段來說,幼兒時期的孩子聽力最為敏感,對不同音色、音高都具有極高的辨別能力。因此,幼兒教師要重視在這一階段培養幼兒的音樂聽覺能力,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通過有趣的活動發掘幼兒在音樂聽力中的潛能,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的發展。
比如,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中開展“辨別音色取樂器”的音樂游戲。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時,可以讓幼兒背對教師而坐,教師隨意選取樂器進行演奏或者敲擊,讓幼兒比賽猜樂器的名稱,哪一個幼兒最快、最準確地猜出這個樂器的名稱,教師就可以讓幼兒轉身,指出這個樂器。如果幼兒能正確指出這個樂器,教師就可以讓其來當演奏者,隨機選取樂器進行敲打,讓其他幼兒猜。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既能讓幼兒在辨別音色時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自己的音樂聽覺能力,同時還能讓幼兒在奧爾夫音樂游戲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
(二)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激發幼兒的音樂創造性
幼兒具有無限的創造性,在比較輕松、愉快的音樂課堂上能充分釋放自己的天性,在沒有教師、音樂教育的限制下,幼兒能根據自己對不同音樂知識的理解創造出不同的舞蹈動作、音樂歌曲,從而提升自身的即興創作力。幼兒教師在培養幼兒音樂方面的創造性時,可以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從歌曲的創編、舞蹈的創編以及歌曲的伴奏等不同方面培養幼兒,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在音樂方面的潛能。在幼兒創編音樂歌曲時,由于幼兒的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可能會運用一些不符合價值標準的歌詞,此時教師應及時對幼兒進行引導,從而保證幼兒創編出具有較高價值的歌曲。
比如,教師在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開展音樂教學時,可以組織幼兒參加“胖廚師與小老鼠”的音樂活動,教師帶領幼兒以參與游戲的方式了解整個故事情節,并利用不同的樂器進行輔助,這樣既能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還能利用不同的游戲提高幼兒的創造性。“胖廚師和小老鼠”這個音樂活動的主人公就是小老鼠與胖廚師,二者之間發生的故事情節包含了小老鼠在不同情境下的腳步聲以及胖廚師刷鍋的聲音,教師在帶領幼兒參與游戲活動時,可以選擇音色與活動角色相似的樂器,通過不斷練習順利完成整個音樂活動。教師為了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可以先為幼兒講解一遍故事情節,讓幼兒自主選擇合適的樂器。經過大家的探討,多數幼兒都會選擇用沙錘來代表胖廚師刷鍋的聲音,用鼓來代表老鼠的腳步聲。在正式表演之前,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小老鼠的腳步聲調整敲鼓的速度以及力度,根據胖廚師刷鍋的速度調整擺動沙錘的力度,讓幼兒在不斷練習中提高自己的創造力。
(三)運用多樣的教學活動培養幼兒的綜合音樂能力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還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教師在運用奧爾夫教學法開展音樂教學時,可以拓寬自己的教學方式,運用舞蹈、朗誦、唱歌、表演劇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從而培養幼兒不同方面的音樂能力,全面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

比如,由于幼兒的可塑性較強,多數教師都會讓幼兒參加戲曲表演,讓幼兒在參加戲曲表演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唱、跳、表演等多種能力。不同戲曲人物的眼神、唱腔、表情、動作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師為了讓幼兒能將各種戲曲人物演繹得惟妙惟肖,首先應讓幼兒仔細分析人物形象,然后再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塑造形象,這樣既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此外,幼兒在進行戲曲演唱時,還能感受到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到不同音樂文化的魅力,從而提升幼兒音樂方面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在我國學前教育中,多數教師都開始廣泛應用奧爾夫教學法進行音樂教學,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不同特點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幼兒參與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幼兒更加喜愛音樂學習。另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尊重了幼兒的想法,保障了幼兒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能讓幼兒在音樂課堂中放飛自己的天性,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從而全面提升學前教育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南通市海門區月亮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