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越威
在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形勢下,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培智學校教育課程標準強調: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教育者應該注重對智力障礙幼兒社會適應力的培養,促使他們日后能夠順利融入社會生活中。但對于培智學校的教師而言,如何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的社會技能,促進他們社會適應力的發展,仍然是一大難題。本文主要圍繞“角色游戲對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干預效果”這一主題展開具體的探究,旨在找到促進智力障礙幼兒社會適應力不斷提升的有效途徑。
社會技能指的是在社會生活情境中,個體與他人進行社會交往的能力。該能力具體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社會認知技能;二是社會行為技能;三是社會情緒技能。在影響智力障礙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諸多因素中,社會技能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因素。因此,對智力障礙幼兒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社會技能培養活動,能夠幫助智力障礙幼兒提升社會適應力,為智力障礙幼兒日后學習和成長奠定了良好基礎。相關實踐結果證明,角色游戲在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的社會技能時,能夠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因此,培智學校教師可以結合智力障礙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和社會技能發展需求,合理運用角色游戲教學策略,充分發揮出角色游戲的干預效果。
角色游戲指的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對現實生活進行創造性反映的一種游戲活動。在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培養實踐活動中,角色游戲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
首先,智力障礙的幼兒雖然智力發展水平落后于智力正常的幼兒,但他們的本質仍然是幼兒,他們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等,與智力正常的幼兒具有很多相似之處。角色游戲作為一種具有創造性、表演性和趣味性的游戲活動,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此,在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時,教師可以借助角色游戲的趣味性特征,活躍活動氛圍,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樂于參與角色游戲。當智力障礙幼兒愿意參與集體角色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合理引入社會技能的相關內容,讓智力障礙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實現社會技能的不斷發展。相較于以往單一、枯燥的社會技能培養活動,以角色游戲為依托的社會技能培養活動,更加能夠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都能得到發展。
其次,角色游戲是一種具有很強的創造性的游戲活動,將角色游戲融入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培養的實踐活動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讓原本智力發展不足的幼兒得到有效鍛煉。創造性的角色游戲活動對幼兒的思維和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幼兒要想充分融入游戲,順利完成整個游戲活動,就需要積極調動自己的思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如此一來,幼兒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有效鍛煉,有利于幼兒社會技能的發展。同時,角色游戲是一種需要幼兒之間相互合作才能夠順利開展的活動。因此,培智學校的教師可以通過指導智力障礙幼兒參加角色游戲活動,讓幼兒感受同伴交往帶來的樂趣,引導幼兒合理解決沖突,學會相互接納與合作,幫助智力障礙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從而為他們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后,角色游戲能夠引導智力障礙幼兒消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需要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他們借助言行,將角色外部特征和內在情感表現出來。在角色游戲活動中,幼兒要站在角色人物的視角思考問題,轉變以往看待問題的角度,在深入體會和演繹角色特征的過程中逐漸理解他人,體會他人的感受,懂得換位思考,學會共情。對于智力障礙幼兒而言,他們在參與角色游戲的過程中,需要遵守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行為規則,突破以往的思維局限,全面理解角色的特征。同時,角色游戲會給智力障礙幼兒提供溝通交流的機會,幼兒需要通過分工與合作的方式,完成材料準備、角色分配和故事情節推動等環節,這有利于智力障礙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的發展。相關實驗結果表明,通過參加角色游戲活動,智力障礙幼兒在行為和心理方面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相互爭搶玩具的現象明顯減少了,而分享玩具的現象顯著增加了;單獨活動的現象減少了,而相互合作的現象增加了。可見,角色游戲對于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的社會技能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重視角色游戲在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中的價值
角色游戲是一種能夠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游戲活動。在一項“關于角色游戲對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的干預效果”調查活動中,調查者表示:不少培智學校的幼兒教師,在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的過程中,并未充分發揮出角色游戲的價值。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角色游戲并沒有進入培智學校幼兒教師的視野,大部分培智學校的教師認為游戲的價值僅僅在于娛樂身心,無法產生真正的教育價值。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認為智力障礙的幼兒只能在課堂上接受教育,而課間活動環節,僅僅只是在“玩”。對于智力障礙的幼兒而言,“玩”也是一種學習契機,教師合理引導智力障礙幼兒開展角色游戲,能夠促進他們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例如,在玩模擬飯店類型的游戲時,智力障礙幼兒要懂得分配角色,并且演繹出“客人點餐”“廚師做菜”“服務員上菜”“老板收銀”等流程。一輪游戲結束之后,幼兒還需要相互交換角色,輪流體驗游戲的各個過程。在角色游戲活動中,幼兒自行分配角色,并且進行相互溝通和交流,才能順利完成整個游戲。在分配角色的過程中,幼兒逐漸懂得了分工與合作的價值;在輪流體驗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懂得了換位思考、體諒他人。在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時,幼兒教師可以合理引導他們開展角色游戲,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規則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促進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的發展。
(二)合理選擇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的角色游戲
社會技能的發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指導智力障礙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智力障礙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社會技能發展需求、身體和智力狀況等,合理選擇角色游戲的內容和形式。首先,角色游戲活動的內容需要以智力障礙幼兒的社會技能發展為目標。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教師還需要有效分析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發展的狀況,了解其缺失部分,及時調整角色游戲的內容。其次,教師應結合智力障礙幼兒的興趣點,明確角色游戲主題。例如,幼兒對于“娃娃家”“醫院”“美食”等相關比較主題感興趣,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主題角色游戲活動,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快速進入游戲情境,有效鍛煉幼兒的多種社會技能。例如,在“醫院”類型的角色游戲中,智力障礙幼兒會結合自身的就醫經歷,將“醫生看病”“護士打針”“窗口繳費發藥”等環節表現出來。在角色游戲活動中,幼兒需要組織醫用語言,并使用一些醫療器械,給“病人”看病,使用專業術語判斷“病人”的病情。在此過程中,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專業判斷能力、思維邏輯性等都可以得到有效鍛煉。再如,在“超市購物”角色游戲活動中,幼兒需要分配好“售貨員”“收銀員”“顧客”等多個角色,并且需要設置好每一種商品的價格。當“顧客”進入“超市”后,“售貨員”需要幫助他們尋找所需的商品,為顧客介紹商品的性能和價格等,這樣的活動能夠有效鍛煉幼兒的智力、臨場反應能力、計算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記憶力等。由此可見,這類角色游戲活動,有利于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和智力的發展。
(三)提升培智學校教師的角色游戲指導水平
在指導智力障礙幼兒參與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自身的教學指導水平對教學效果具有直接性的影響。因此,為了促進智力障礙幼兒的社會技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發揮出角色游戲的教育價值,培智學校的幼兒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角色游戲的指導水平。具體而言,培智學校的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尤其是觀察能力。在日常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全面了解智力障礙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容易遇到的困境。如部分智力障礙幼兒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因此,他們在參與角色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會選擇一些邊緣角色或者是表現力較弱的角色。長此以往,這類幼兒的社會技能就難以在角色游戲中得到顯著發展。針對這類幼兒,教師需要給予他們恰當的游戲指導,幫助他們融入集體活動,發揮出他們的特長,強化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學習幼兒心理學的知識,從心理學專業視角,觀察、分析和了解智力障礙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了解他們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并且及時發現他們在心理和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給予智力障礙幼兒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指導,讓他們以一種輕松、愉悅的方式,突破智力和行為障礙。
總而言之,角色游戲在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干預效果。在日常教學指導活動中,培智學校的教師應該重視角色游戲在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中的價值,并且善于觀察智力障礙幼兒的言行,了解他們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合理選擇角色游戲的內容和形式,將角色游戲充分融入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社會技能的活動中。同時,教師自身還需要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指導智力障礙幼兒參與角色游戲活動的能力,讓智力障礙幼兒能有序參與角色游戲,促使智力障礙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都能得到有效鍛煉,讓角色游戲為智力障礙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助力。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成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