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平
習主席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回望百年的輝煌歷程,燦若群星的優秀共產黨員用崇高的信仰、不變的信念、永恒的精神、雋永的情懷、堅定的追求、傲然的風骨,寫就了一部鮮活而生動的教科書,為每一名新時代共產黨員提供了對標對表的價值典范、先鋒楷模、精神豐碑與理想坐標。
黨史中有信念。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也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憑著這樣的堅定信念,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夏明翰能夠在臨刑前寫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這樣鏗鏘豪邁的革命詩句;方志敏能夠忍受敵人的嚴刑拷打與威逼利誘,身陷囹圄依然寫下《可愛的中國》《清貧》等傳世感人篇章,展示出了革命者堅定而偉大的信仰;江姐能夠忍受十指被釘上竹簽的酷刑,而始終堅貞不屈、至死沒有透露半點黨的秘密;周文雍在被捕后于獄中墻壁上寫下“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的不朽詩篇,行刑前與在革命斗爭中建立愛情的女共產黨員陳鐵軍一起,舉行了悲壯的婚禮而后從容就義。同樣懷著堅定信仰與不變信念的,還有曾誓言“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隱姓埋名二十八載為國鑄重器的“兩彈元勛”鄧稼先、一輩子“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林俊德……這些優秀的中國共產黨人,懷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用實際行動為黨史增添了璀璨光芒,時刻指引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奮斗。
黨史中有立場。習主席強調,我們黨來自于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縱觀百年黨史,既是一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攻堅克難的歷史,也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黨章明確規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任何時候都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的立場,一直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立場,也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變的政治立場。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不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關鍵就在于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與擁護。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主體地位,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既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歷史密碼,也是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的堅強保證。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走群眾路線,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尊重歷史規律的必然選擇,也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
黨史中有方向。鄧小平曾被女兒鄧榕問到“在長征中干了些什么”,他簡明扼要地回答了“跟著走”三個字。看似簡單的三個字,其實重若千鈞,表明了那一代人在風雨如晦的時刻,仍然義無反顧地選擇追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堅定執著和對光明中國的無限向往。正是憑著“跟著走”,幾乎陷入絕境的中國工農紅軍最終走出了雪山草地,跳出了國民黨反動派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在世界歷史上寫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壯麗詩篇。習主席在談到政治方向的時候,也曾提到長征中紅軍過草地時,伙夫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還是向北走。這看起來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是件事關方向的大事,即革命隊伍的前進方向比吃飯睡覺更重要。只要方向選擇對了,就不怕走再遠的路;而一旦方向錯了,前進其實就是倒退。實際上,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就是在邊打邊走中找到中國革命前進方向的,這個方向就是——堅定跟著毛主席、黨中央往前走!黨旗所指,就是方向所在,就是勝利所在,就是未來所在!因此,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每一名共產黨員都必須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定地跟黨走。當前,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已作為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執政黨,不僅為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而且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黨史中有力量。習主席強調:“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我們黨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到當前成為擁有95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正是我們黨從弱到強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黨蘊含磅礴力量的直接證明。毛澤東曾經強調:“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在可歌可泣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運用智慧與力量開展武裝斗爭,經過艱苦斗爭與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消滅了國民黨反動派幾百萬軍隊,戰勝了看似不可戰勝的強大敵人,最終贏得了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獨立。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陳毅元帥曾經動情地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中國共產黨成長壯大的百年歷史,也生動詮釋了馬克思所言的“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在共產主義信仰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團結帶領人民群眾,以“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逢山開路、遇河架橋,克服了一個個看似不能克服的困難,干成了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干成的事,取得了一系列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的偉大成就。這其中,關鍵就在于我們黨始終作為時代先鋒,勇立時代潮頭,用馬克思主義蘊含的偉大真理力量,喚醒了人民群眾的深厚偉力。最偉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有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我們黨就有了不斷取得勝利與成功的底氣。
黨史中有精神。習主席強調,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這些強大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構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繼承先輩的光榮傳統提供了超越時空的精神坐標。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抗聯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等偉大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星空中最閃亮的星。靠著這樣的時代精神,即使胃里只有草根樹皮棉絮,楊靖宇將軍仍能夠幾天幾夜與敵人周旋直至壯烈犧牲;縱使有國民黨反動派瘋狂的圍追堵截,英勇的中國工農紅軍依然用高于天的革命理想,創造了飛奪瀘定橋、突破婁山關臘子口、爬雪山過草地等偉大壯舉與奇跡般的勝利;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更是用“謎一樣的東方精神”,靠著“萬國牌”武器,打敗了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打出了國威軍威……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我們一定要用實際行動,繼續為黨旗增光添彩,在中華民族的精神高原上努力再建高峰。
黨史中有作風。習主席強調,廣大黨員干部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重溫我們黨“理論聯系實際、緊密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三大優良作風。這“三大優良作風”,最初源于毛澤東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提出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在中國共產黨不斷成長壯大的過程中,這“三大優良作風”發揮了巨大威力,為新中國的成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實的作風保證,指引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不斷克服困難、取得新的更大勝利。我們黨還有很多優良作風。比如當年毛澤東用自己種的菜招待愛國華僑陳嘉庚,雖然與蔣介石的山珍海味沒法比,但陳嘉庚卻得出了“中國的希望在延安”的準確判斷,新中國的成立正是延安作風打敗重慶奢靡之風的最好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正風肅紀,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浪費,堅決消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消除和平積習、和平積弊……黨風政風民風為之一新,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真實寫照。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把黨史學習作為必修課學好修好,是我們新時代共產黨員、“四有”革命軍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必須貫徹落實“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求,加強黨史學習,緊跟理論創新步伐常學常新,自覺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干事創業的激情干勁、攻堅克難的思路舉措、修身律己的內在自覺,努力在強軍興軍生動實踐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堅決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