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潔
濮陽市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河南 濮陽 457000
腦是人體重要部位,容易因為撞擊等因素產生外傷,死亡率很高,經及時的搶救治療,生命雖然被搶救回來,但大多數都會有后遺癥,如認知障礙、言語障礙、活動障礙等[1],需接受康復治療,部分患者甚至出現永久性功能障礙的情況。本文旨在分析康復護理在腦外傷術后后遺癥康復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采取雙色球分組法將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期間濮陽市中醫醫院收治的100 例腦外傷手術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0 例。納入標準:符合疾病診斷標準且接受手術治療;受傷前各方面功能均正常;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精神類疾病者;合并神經系統疾病者;合并惡性腫瘤等重癥者。對照組男女比為26∶24;年齡20~71 歲,平均年齡(45.21±10.34)歲;致傷原因:交通傷、建筑傷、斗毆傷分別有25 例、13 例、12 例。觀察組男女比為28∶22;年齡22~72 歲,平均年齡(45.43±10.21)歲;致傷原因:交通傷、建筑傷、斗毆傷分別有27 例、12 例、11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遵醫囑進行各項操作,如輸液、體溫檢測、身體檢查、引流液記錄等,及時上報異常數據,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屬提出的問題。具體內容如下:(1)皮膚護理。經常幫助患者翻身,做好身體方面的清潔工作,預防壓瘡,視情況采取亞低溫治療,可以降低壓瘡的發生率。(2)體位管理。仰臥位時,抬高頭部45°左右,仰臥屈膝30°,可降低顱內壓,休克時仰臥位,深度昏迷時側臥位。(3)飲食管理。受疾病的影響,患者身體會消耗非常大的能量,長時間處于高分解和高代謝的狀態下,身體有明顯的營養障礙情況,因此需要從飲食等方面著手,術后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4)心理干預。主動和患者交流,了解其負面情緒存在的原因,解釋病情現狀,及時告知病情好轉的消息,可播放舒緩的音樂,使患者得到全身性放松,教會其腹式呼吸方法,緩解緊張狀態。通過言語進行鼓勵,同時建議家屬提供家庭支持,建議家屬多多陪伴患者,提供心理支持。(5)引流管護理。定時檢查引流管是否被堵塞,出現顱內感染、腦脊液回流的情況,同時檢查引流管是否受壓,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以及形態,判斷是否發生顱內出血,及時更換敷料,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6)呼吸道護理。吞咽功能障礙是腦外傷患者術后常見表現,呼吸道分泌物無法及時排出,需要檢查其鼻咽部,觀察是否存在分泌物,及時清除,避免呼吸道不暢,檢查痰液的顏色、黏稠度等,視情況采取霧化吸入治療。
觀察組實施康復護理。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下列護理措施:(1)臥床護理干預。指導患者正確的臥床體位,定期幫助其更換體位,防止肌肉萎縮、肌腱痙攣以及壓瘡等并發癥發生,健側臥位、仰臥位每2 小時換一次,適當按摩,提高舒適度。(2)壓瘡預防護理。除了更換體位,側臥位時,取肩胛伸位,腕指關節、肘關節伸直,五指分開,訓練翻身等功能。(3)肢體與言語訓練。被動活動肢體,病情穩定后,開展肢體力量訓練,同時進行吞咽訓練、言語訓練,多和患者說話,鼓勵患者用言語表達情緒,言語嚴重障礙者,從簡單的發音開始,循序漸進。完成進食、穿衣、洗漱等日常項目。(4)心理護理干預。各項功能的喪失很容易使患者出現焦躁、易怒等情緒,影響身體的康復,日常康復訓練中,要不斷予以鼓勵和支持,對患者的進步表示贊揚,多多陪伴患者,也留有一定的私人空間,陪患者做其感興趣的事情,適當安排聽戲曲、音樂等休閑項目。
(1)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2]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0~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好。參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3]測評患者的言語功能,涉及閱讀、朗讀、書寫等多項內容,分為六級,前四級表示錯誤,后兩級表示正確,分數越高越好。(2)出院時調查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非常滿意與滿意之和為滿意度。(3)在術后1 天、3天以及7天測量兩組患者的顱內壓。(4)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包括鎮痛藥使用量和住院天數。
數據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的ADL評分、言語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康復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康復情況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n=50)觀察組(n=50)tP ADL評分干預前56.35±5.10 56.12±5.23 0.223 0.824干預后6個月64.58±3.15 73.54±2.23 16.416 0.000言語功能評分干預前35.25±3.10 35.10±3.21 0.238 0.813干預后6個月46.36±4.14 73.62±3.36 36.152 0.000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兩組患者術后1 d 的顱內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和術后7 d,觀察組患者的顱內壓水平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顱內壓水平比較(±s)mmH2O

表3 兩組患者顱內壓水平比較(±s)mmH2O
組別對照組(n=50)觀察組(n=50)tP術后1d 244.26±27.46 245.62±26.31 0.253 0.801術后3d 225.32±24.36 209.52±18.64 3.642 0.001術后7d 186.62±19.29 159.56±14.37 7.955 0.000
觀察組患者的鎮痛藥使用量更少,住院天數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s)
組別對照組(n=50)觀察組(n=50)tP鎮痛藥使用量(mg)3.86±0.71 2.21±0.48 13.614 0.000住院天數(d)13.26±2.54 10.15±1.32 7.682 0.000
腦外傷屬于外傷疾病中較為嚴重的一種,人類腦組織復雜,一旦受到撞擊就可能受損,進而出現一系列癥狀,需立即手術,否則后果非常嚴重。數據顯示,國內、國外的腦外傷人數每年大約10~50萬人[4],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腦外傷存活率有所升高,但是術后后遺癥較多,難以避免,常見的如認知、運動、感覺障礙,頭暈、頭痛等都是非常常見的后遺癥,患者生存能力降低[5],生活質量變差,需采取康復治療和護理,使患者最大程度上恢復以往的生活。
常規護理措施中,皮膚護理、體位管理、飲食管理等基礎護理內容也是比較重要的護理工作,不可或缺,但是腦外傷患者術后大多存在后遺癥,需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在其病情相對穩定后,及時進行康復護理干預[6-8]。康復護理是在恰當的時機開展各方面有助于身體恢復的護理干預措施。如臥床護理,在預防臥床并發癥的同時,提升患者舒適度;壓瘡預防護理,目的在于減少壓瘡形成風險;肢體和言語功能訓練,提升患者的肢體功能和言語功能[9-11];心理護理非常重要,腦外傷在身體受到創傷的同時,心理也出現問題,如焦躁、抑郁等等,均是影響術后康復的因素,積極的心理狀態有利于精神狀態的恢復[12],投入到康復治療中。康復護理需要有恰當的時機,一旦錯過最佳時機,身體功能就有可能永久性喪失[13-14],因此,為了減少后遺癥,患者要積極配合臨床工作。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干預后6 個月的ADL 評分、言語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術后3 d、術后7 d 的顱內壓水平相比,觀察組更低,觀察組患者的鎮痛藥使用量更少,住院天數更短,可見康復護理的有效性和接受度之高。
綜上所述,在腦外傷患者術后開展康復護理,可減少后遺癥,促進身體早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