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雨晨



摘 要: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信息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以及證券市場的規范化程度、有效程度。本文以2018年深圳證券交易所106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采用logistic廣義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以及確定各影響因素對會計信息披露考評影響的相對重要性。結果表明:公司運營能力、公司發展能力、地區發展能力三個指標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顯著正相關,公司負債水平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顯著的負相關。公司特征、公司盈利能力和股權集中程度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無顯著影響。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因素;建議;logistic廣義線性回歸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5(a)--05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信息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以及證券市場的規范化程度、有效程度。上市公司進行會計信息披露,必須真實、準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中仍存在不少問題,不但會損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還會對公司形象等造成不良影響。為保證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本文以2018年深圳證券交易所106家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對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和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為上市公司更加高效披露會計信息、提升披露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一定程度的參考。
1 文獻回顧
近年來,關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相關研究備受學界關注。朱丹、屈騰龍(2000)提出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行為可以是信息需求與供給兩者之間共同作用的結果,在供給方面影響公司信息披露行為的主要因素有披露成本、會計理論完善程度等。鄭槐淼、朱開悉、王小朋(2003)指出,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投資者對未來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需求將愈來愈迫切,影響公司未來財務信息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環境因素、投資者因素以及公司因素三個方面。計小青、曹嘯(2004)以我國證券市場因披露虛假會計信息而遭到監管處罰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對影響我國上市公司進行虛假會計信息披露的因素展開了實證研究。婁權(2005)以2001年度深市493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運用logistic回歸方法對影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得出了2001—2004年,會計信息質量逐年上升等具有統計意義的結果。張程睿、王華(2006)從對公司信息透明度的理解入手,進行了關于公司信息透明度以及導致的經濟后果的研究回顧,并且指出實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張程睿、蹇靜(2008)從財務狀況、控制人動機、公司治理結構、環境與制度等方面對影響上市公司違規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進行了系統性分析,并選取樣本進行了實證檢驗。陽靜、張彥(2008)通過選取披露環境信息的46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從流通股比例、盈利水平、公司所在地區等方面對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展開了實證研究。章雁、佟秀梅(2014)基于煤炭行業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年度報告與社會責任報告等經驗數據,對環境信息披露指數和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回歸分析。于波、吳燕(2018)選取了新三板掛牌市場中的1759家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從掛牌公司、主辦券商以及審計機構三個市場主體角度分析了新三板掛牌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杜彥賓(2018)通過對1999—2016年發表在國內27份期刊上的297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相關文獻進行梳理,指出目前相關研究還缺乏調查研究、實驗研究以及案例研究。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假設
影響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筆者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相關研究。
2.1.1 公司特征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規模越大,其所集中和占有的社會資源就越多,依據社會責任理論,該公司可能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相應的社會各界對于其關注度也會增加,同時為了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謀求在市場中更為有利的發展態勢與競爭局面,可能會選擇披露更多更全面的會計信息。因此提出:
假設1:上市公司特征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
2.1.2 公司運營能力
一般認為,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越好,即運營能力更強時,管理層更樂意向市場披露更多的會計信息,從而吸引更多投資者,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促進公司更好發展。因此提出:
假設2:上市公司運營能力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
2.1.3 公司發展能力
一般來說,公司發展能力反映的是該公司對于所擁有的各項資源的配置以及使用程度,該指標能夠很好地代表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內部公司治理、資金周轉情況以及未來的盈利潛力。發展能力強的公司,其發展前景和趨勢都比較樂觀,可能會向市場披露更多的會計信息。因此提出:
假設3:公司發展能力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
2.1.4 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業績意味著盈利能力,一般來說,公司業績越好,越傾向于進行會計信息披露,相應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也就越高。結合信息傳遞理論,盈利能力強的公司會更加傾向于積極主動地向利益相關者傳遞信息,以此來彌補利益相關者在信息掌握與利用上的不足,從而為信息使用者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決策提供更加具體有效的參考。因此提出:
假設4:公司盈利能力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
2.1.5 地區發展能力
一般情況,地區發展能力越高,區域經濟能力越強,該地區的信息將更為暢通,公司受政府部門監督程度更高。迫于當地政府和輿論壓力,上市公司管理層會不斷強化自身意識,從而更加傾向于披露更多的會計信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與其他各項義務,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也將進一步提高。因此提出:
假設5:地區發展能力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
2.1.6 股權集中程度
早在20世紀就有學者研究表明,公司的股權越集中,其披露會計信息的意愿、所披露的會計信息質量越低。尤其是公司管理者作為股權持有人,且股權越是集中在管理者手中,該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越有可能低下。且這一類公司相較于其他股權較為分散的公司,所表現出的經營業績水平更為低下,盈利能力也有可能更低。因此提出:
假設6:股權集中程度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負相關。
2.1.7 上市公司負債水平
隨著公司負債程度的增加,股東希望充分利用財務的杠桿作用,債權人則希望更好地確保資產安全,根據委托代理理論,化解兩者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向外界披露更多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負債的增加可能使債權人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對財務安全、資金安全產生一定顧慮,上市公司可能在進行會計信息披露時傾向于不披露或者只披露利好信息。因此提出:
假設7:公司負債水平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負相關。
2.2 模型選擇
作為研究分類資料(尤其是二分類資料)的重要模型,logistic廣義線性回歸模型在醫學、管理、經濟等領域被廣泛應用,該模型能夠確定影響某件事發生的因素,確定不同因素對某件事發生造成影響的相對重要性。2000年,Hosmer,D.W.和 Lemeshow,S.兩位學者第一次把該模型用來研究財務領域問題,通過使用logistic廣義線性回歸模型確定了家庭貸款需求最重要的因素,同時對潛在客戶貸款需求的可能性進行分類和預測。logistic廣義線性回歸模型要求因變量為離散變量(分類變量),解釋量既可以取離散變量又可以取連續變量。
2.3 變量解釋
根據研究假設,本文設計相應的因變量、解釋量以及控制變量,見表1,在此基礎上建立logistic廣義線性回歸模型:
(1)因變量。即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指標。選取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指標為二分類變量,設為Y,當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等級為A(優秀)時認為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較高,設Y=1,其發生概率為P;當上市公司會計信披露等級為B(良好)、C(合格)、D(不合格)時,認為其質量指標較差,設Y=0,其發生概率為1-P。
(2)解釋變量。根據上文闡釋,選取影響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7個影響因素為解釋變量。其中X1為公司特征,根據A股創業板、中小板以及主板上市公司的功能、風險的不同,將公司特征采用數字1、2、3來區分,分別代表在深交所A股創業板上市、主板和中小企業板上市;X2為公司運營能力,采用公司年末總資產來衡量該指標;X3為公司發展能力,使用公司相對上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來衡量該指標;X4為公司盈利能力,采用公司年末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來進行衡量;X5為地區發展能力,取數字1代表公司(總部)所在地為一線城市(包含新一線城市),數字0代表公司所在地為非一線城市;X6為股權集中程度,采用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來衡量;X7為公司負債水平,用公司年末總負債與總資產之比來表示。
(3)控制變量。本文選取的控制變量為公司盈利能力,即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根據契約理論,高盈利的公司管理層會更加積極地對外披露公司信息,從而幫助其維持現有地位,提高聲譽,獲得更多的財富。根據信號理論,公司盈利能力越強,其更有動機將關于公司商品的信息傳遞給消費者,并且在所有消費者的推動之下獲得高于一般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
2.4 模型設計
根據logistic廣義線性回歸模型一般表示及本文變量設置,構建以下模型(其中,a0代表截距(常數項系數),a1-a7代表對應解釋變量前的系數,ε代表殘差)。
2.5 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采取2018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主板、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上市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以下標準對這些公司進行了初步篩選:(1)為保證選擇的樣本公司具有經營管理穩定性,本研究特別剔除年度新成立的公司。(2)為避免異常值對研究結果造成影響,特別剔除ST、*ST、暫停上市以及停市的公司。(3)特別剔除數據值缺失的樣本公司。(4)結合金融保險行業的特殊性,特別剔除在深板上市的金融保險業公司。經過篩選,共得到106家樣本公司,其中主板上市共37家,占總樣本34.91%;中小企業板上市41家,占總樣本38.68%;創業板上市28家,占總樣本26.41%。本文所研究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相關數據是將年度樣本公司的2018年年報、深交所公開的2018年年度信息披露考評中手動整理,實證研究的所有結果選擇統計學軟件R進行。
3 實證研究
3.1 描述性統計
從106家樣本公司的各個變量來看,其中,關于公司營業收入X3,有72家公司(67.92%)相較于2017年實現了收入增長;關于盈利X4,有91家公司(81.85%)實現2018年的加權平均資產收益率大于0;關于地區分布X5,有51家公司(48.11%)分布在一線或者新一線城市,其余55家公司(51.89%)分布在其他地區;關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X6,有11家公司(10.38%)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大于50%。結合樣本公司2018年信息披露考評等級以及其他手動整理的數據,2018年深交所發布的A股信息披露考評等級,結果優秀有28家公司(26.1%),非優秀有78家公司(73.9%)。其中主板考評優秀有8家,中小企業板考評優秀有17家,創業板考評優秀有3家。總體來說,信息披露考評的結果不是很理想。
3.2 模型建立與模型更新
本文采用glm函數建立logistic廣義線性回歸模型,根據表2的計算結果,得到的AIC值為120.42,在顯著性水平為0.1的條件下,X1、X4、X6三個解釋變量的P值過大,參數不顯著。X2、X3、X5、X7四個解釋變量的P值較小,參數顯著,可以考慮采用逐步回歸法更新模型。模型更新后得到的AIC值為115.46,相較于之前變小,故新模型的擬合效果更好,此時已經剔除不顯著的參數,可以建立logistic廣義線性回歸模型,具體如下所示:
3.3 模型假設檢驗
采用Wald檢驗法進行模型顯著性檢驗,該檢驗法的原理是將各個參數的估計值與0進行比較,選擇參數估計值的標準差作為參照值,構造一個Z統計量進行檢驗。若計算出的Z統計量服從標準正態分布,則參數估計值為0的假設成立,否則拒絕該假設。經過檢驗,得到的P值為0.089,此時P值較小(<0.1),可以拒絕原假設,即得到的模型能夠較好地刻畫影響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
3.4 模型參數解釋
采用logistic廣義線性回歸模型中的優勢比來進行參數解釋。優勢比指的是事件兩種不同情況發生的概率比之比值,概率比指的是一個獨立事件發生與不發生的概率之比。表4是通過計算得到更新后的模型優勢比與變量X之間的關系,表5給出了相應的置信區間。X2、X3、X5、X7所對應的取值代表相應解釋變量每改變一個單位值,因變量兩種情況(信息披露考評等級為優秀、信息披露等級非優秀)的優勢比,判斷優勢比與1的關系能夠得到每種解釋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情況。以下是四個解釋變量所對應的參數含義。
X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評為優秀和非優秀的公司運營能力的優勢比為1.0127745,即優勢比大于1,表示信息披露考評等級為優的上市公司的運營能力較強的概率更大;X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評為優秀和非優秀的公司的發展能力優勢比為6.4121405,即優勢比大于1,表示信息披露考評等級為優的上市公司的發展能力較強的概率更大;X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評為優秀和非優秀的公司的地區發展能力的優勢比為1.5220283,即優勢比大于1,表示信息披露等級為優的上市公司位于一線城市的概率更大;X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評為優秀和非優秀的公司的負債水平的優勢比為0.4066936,即優勢比小于1,表示信息披露考評等級為非優秀的上市公司的負債水平較高的概率更大。
3.5 模型殘差分析
通過計算模型Cox & Snell R Square 和 Nagelkerke R Square 兩個擬合優度指標與作殘差圖來分析模型的擬合效果。經過計算得到兩個擬合優度指標值均為0.9834497,可見模型擬合程度良好。同時結合以下的殘差圖1可以看出,殘差的絕對值不存在明顯增加或者明顯減少的趨勢,即表示關于誤差方差齊性的假設成立,亦可證明模型擬合效果良好。
4 結論與建議
4.1 研究結論
通過評價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考評的優劣,能夠尋找出公司日常運營中的不足,以及導致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從而為其健康快速成長、為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健發展提出有益的思路。結合選擇的106家上市公司樣本可以看出,在關于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中,確定的X1、X2、X3、X4、X5、X6、X7七個解釋變量,X1、X4、X6三個解釋變量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即可以認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特征(上市板塊的選擇)、公司盈利能力以及股權集中程度三個因素無關,這與分別預期假設的不符。其余的X2、X3、X5、X7四個變量與假設相符,其中公司運營能力、公司發展能力、地區發展能力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公司負債水平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負相關,這說明要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公司運營能力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顯著正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務水平越高、公司的規模越大、運營能力相對更高,更加傾向于通過向投資者披露更多的信息來吸引資本,形成促進公司發展的良性循環。因此其更樂意向市場披露公司信息,相應地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也會更高。
(2)公司發展能力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顯著正相關。上市公司的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越高,說明該公司未來的發展能力更好,其披露的會計信息質量也相對更高。因此上市公司在發展期間會更加注重自己的市場形象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3)地區發展能力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顯著正相關。在區域上,一線城市相對于其他非一線城市來說意味著更強勁的區域經濟,更為暢通的信息溝通機制,同時公司在一線城市可能面臨著更為嚴格的政府部門的監管。因此迫于當地政府和市場的壓力,公司管理層會更加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披露更多的會計信息。
(4)公司負債水平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顯著負相關。公司的負債程度越高,公司日常運營面臨的風險越高,其更傾向于向社會隱瞞真實的會計信息或者只披露利好信息,從而造成會計信息質量的下降。
4.2 政策建議
(1)切實加強上市公司內部財務治理,提升運營水平。上市公司要重視企業資產積累,通過價值形態對公司資產運動進行科學的決策、計劃和控制,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保證企業資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提升公司的運營水平,改善財務狀況,擴大公司規模。
(2)促進公司業務能力提升,引導穩健發展。引導上市公司積極擁抱變化,從組織、技術、管理、戰略等多方面做好企業創新,圍繞做大做強主營業務或者促進主營業務多元化,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積極發展行業核心技術與核心產品,從而推動整個行業市場發展。
(3)發揮企業區位優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市場經濟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著基礎性作用,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總是流動到更加開放的地方,一線城市擁有更好的初始條件和資源稟賦,因此能夠吸引更多的公司在此選址,同時由于一線城市更為嚴格、公開透明的監管,上市公司也更注重信息披露質量。上市公司要充分利用所在地區的區位優勢,發揮所在地充滿活力的機制與文化,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實現快速發展。同時注意回饋地方社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公共建設,實現反哺。
(4)合理利用杠桿融資,確保披露信息真實性。上市公司要合理利用財務杠桿進行融資,同時把融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積極改善財務狀況。同時公司管理層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從業道德,本著對公司和廣大投資者負責的態度,確保披露信息的真實與完整,準確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
參考文獻
杜彥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現狀及未來展望[J].財會通訊,2018(20):60-64+129.
章雁,佟秀梅.我國煤炭業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及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4,22(S1):261-266.
陽靜,張彥.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8(11):89-90.
張程睿,蹇靜.我國上市公司違規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研究[J].審計研究,2008(01):75-81+74.
張程睿,王華.公司信息透明度:經驗研究與未來展望[J].會計研究,2006(12):54-60+96.
婁權.深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之經驗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05(08):152-154.
計小青,曹嘯.上市公司虛假信息披露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04(22):89-96.
鄭槐淼,朱開悉,王小朋.企業未來財務信息披露分析[J].財會通訊,2003(1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