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

小時候,父母就一直教育我們要好好讀書,長大后才能成為有用的人,過上好的生活。當時我們不理解這句話的涵義,只覺得讀書辛苦。即便不惑,但囑托一直扎根于內心。畢業后踏入社會,我們才明白好好讀書的價值。讀書之價值,除了獲得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明白做人要明事理、辨是非、知榮辱。
然而在當下的時代,我們總是缺乏自主判斷的能力,隨波逐流的人不在少數,被媒體引導的我們人云亦云。為了吸引受眾眼球,實現流量最大化,部分媒體著眼于當下發生的一切,片面地評價一人一事。也罷,我們太年輕,只有經過時間的沉淀,才會像明白讀書的價值那樣,讀懂事物真正的價值。
高二時正值北京奧運會,老師停止講課,打開電視機,讓大家觀看劉翔110米欄比賽的直播。沒想到嚴重的意外發生了,劉翔右腳跟腱傷復發,在預賽中折戟而歸。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劉翔就這樣結束了在家門口的演出,當時,他被推上輿論的浪尖,成為眾矢之的。
周圍的聲音中有不少詆毀劉翔,認為他丟了國家的臉,辜負了國人的期望。當時我還很懵懂,不清楚這些議論是對還是錯,是應該贊同還是反對。后來,劉翔重返巔峰,再次成為萬眾焦點。那時,所有的聚光燈集中在劉翔身上,被媒體捧上天的他卻再次倒在倫敦奧運會上。我至今還記得,劉翔倒在第一個欄上,單腳堅持踏過終點。那一幕,令人不禁感嘆英雄遲暮。
自那以后,劉翔背負起一系列的負面評價,有人甚至戲稱他為“劉跑跑”。更讓我感到不解的是劉翔似乎成為了“罪人”。媒體持續報道他的生活和婚姻,而他所創造的佳績,所打破的紀錄,卻很少被主動提起。這到底是怎么了?
如今,退役后的劉翔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回歸普通人的生活,繼續為中國體育事業默默付出。我們中的部分人,經過時間的沉淀,也意識到對劉翔的不公。劉翔是奧運冠軍,是世界紀錄的創造者,是41項比賽的冠軍,他所創造的成就至今仍無人比擬。我們欠劉翔一句道歉。
長大后,我才漸漸讀懂劉翔的經歷,也學會分辨外界的聲音。自己的人生尚且需要時間證明和剖析,何況是世間的紛擾。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境,或許會有更全面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