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賓

2021年歐洲杯贊助商不少,中國企業也出盡了風頭,海信、VIVO、螞蟻集團等中國品牌的廣告隨處可見。不過,論曝光率,沒有品牌堪比可口可樂。當然,可口可樂上鏡的方式并不美好,連品牌形象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始作俑者是球星C羅。在與匈牙利隊小組賽的賽前發布會上,C羅看到了自己面前的可口可樂。他將可口可樂移開,隨后拿起一瓶水,還對著鏡頭說“水”,言下之意還是喝水比較健康。
C羅是一個懂得自律的球星,已經36歲了,仍然是當今世界足壇最顯要的球星之一,可以在歐洲杯上摧城拔寨。大羅和小羅的天賦不比C羅差,這二位在C羅現在的年紀早已經大腹便便,不復當年之勇,令人唏噓。
其實,C羅曾經也是一個可樂男孩。在加盟曼聯之初,他和同齡人一樣也對這種“肥宅快樂水”情有獨鐘。隊中的老大哥吉格斯苦口婆心勸過他,希望他更加自律,珍惜足球生命,遠離垃圾食品和不健康的飲料。
C羅確實聽了老大哥的勸,但他的這一舉動涉嫌給可口可樂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當時,可口可樂開盤每股股價約為46.28歐元,在 C羅挪走兩瓶可口可樂后,股價跌至45.55歐元。1.6%的市場差價導致可口可樂公司貶值約30 億歐元。當然,將所有責任都歸咎于C羅顯然有失公允。但他的這一行為確實給可口可樂帶來巨大的品牌損失。
至于可口可樂到底是不是健康的飲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可口可樂公司強調自己產品健康的一面,并表示也有零糖的可口可樂。這不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旨。
但是,對于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來說,無論從哪個角度解讀,喝可口可樂一定沒有喝水健康。一些運動員選擇喝可樂是他們的權利。但像C羅這樣的巨星呼吁大家遠離可口可樂,這樣的行為同樣值得推崇。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倡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令人欽佩。
但是,認可C羅的理念,絕不意味著認同他公開鄙夷可口可樂的行為。從商業的角度來說,C羅的行為是不職業的,不僅對可口可樂的品牌帶來了傷害,而且對歐洲杯的商業價值同樣帶來了負面影響。
可口可樂是歐洲杯的頂級贊助商,為了這次比賽掏了大量真金白銀,甚至專門制定了營銷計劃。
職業足壇是一個商業社會,正是因為贊助商們的慷慨解囊,才讓C羅、梅西這些巨星成為億萬富翁。尤其在疫情陰云下,能夠掏出真金白銀的贊助商都值得欽佩。沒有它們的支持,大量俱樂部將破產,C羅、梅西等巨星的收入也將銳減。
面對C羅這樣不職業的行為,可口可樂的表態卻非常職業,甚至堪稱是應對負面危機的典范。可口可樂表示,“每個人都有權選擇飲料的偏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口味和需求”。可口可樂給出的這樣答復有禮有節,及時挽回了它們的品牌形象。
C羅不職業的舉動起到了不好的示范效應。在法國的一場發布會上,博格巴效仿C羅移開喜力啤酒,暗示喝啤酒也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亂挪動贊助商的展示物品,漸漸變成了一股流行風。
這不是一個值得稱道的行為藝術。巨星們將自己打造成道德楷模,或者職業標兵,卻將歐足聯以及贊助商們置于極其尷尬的境地。歐足聯及時表態,批評了球星們的這些舉動,及時剎住了這股風潮。
其實,品牌方完全可以向C羅、博格巴等球星索賠,要求他們公開道歉。但從應對危機公關的角度,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種息事寧人的態度,可能是最佳方案。它們只能吃一次啞巴虧,畢竟它們的產品多少存在一些可指摘的地方。
下一次贊助商與歐足聯等機構簽合同時,一定要提前規定球員、教練、工作人員不得做出任何有損品牌方形象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在發布會上挪用展示樣品等。商業社會有商業規范,只要不違背道德底線和公序良俗,道德再高尚的球星也必須給予足夠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