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
內容摘要:在大學教育教學中,漢語言文學教學十分關鍵,有效的教育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溝通能力與文化底蘊,進而在無形中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在這一背景下,大學教師就需要認識和意識到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設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大學教育 學生 人文素質教育 分析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諸多院校都已經落實了漢語言文學教育,這一教育體系既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文化的精華,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進而促進學生具有完善且健全的人格。在教育過程中,需要探索漢語言文學教育與學生人文素質之間的作用與關系,全面發揮出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內在作用,以此來促進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符合時代發展需要。
一.漢語言文學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
(一)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
針對于大學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開展來講,其對促進社會發展與人才要求有一定的作用。當前,就業壓力極大,在這一背景下大學院校需要重視漢語言文學教育,因為各個企業在重視畢業生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基礎上,還關注學生們的綜合素養。針對于漢語言文學教育來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參與的同時積極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既可以培養其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質。另外,教師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人文學術研究,這對于提升學生文字功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有效的文學研究和講座能夠拓展學生們的視野,達到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這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十分重要。
(二)培養良好的人文情懷 陶冶情操
借助漢語言文學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和了解我國傳統文化,有效的教育還可以促進學生文學修養與文學審美素質的提升,以此來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懷。例如在教育中,大學生可以學習諸多優秀文學作家的作品,文學情懷對大學生未來生活與工作有著積極的影響,這是形成優質生活的重要前提。另外,學生借助閱讀優秀文學作品還可以提升自己對生活的熱愛,進而提升自己感受美、體會美的能力。大學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的重要時期,借助漢語言文學知識學習能夠使學生的了解諸多優秀作品,在師生探討的過程中來提陶冶情操。
二.漢語言文學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
(一)學生人格不健全
大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社會環境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會導致學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例如惡性競爭攀比或自私以及缺少團結性等。另外,部分學生因為缺少約束導致其自控能力較弱,進而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會出現迷茫或逃避等現象,甚至還會沉迷在虛擬的世界中。還有的學生在諸多利益的引誘下走上錯誤的道路,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的因素就是學生缺少良好的人文素質教育。
(二)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也需要進行創新,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傳統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過于重視理論知識教育現象,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缺少互動交流與關注,這樣難以提升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另外,在創新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與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課程教學應使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可以保障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可以說,漢語言文學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融合可以全面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
三.漢語言文學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
(一)重視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育質量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十分關鍵,其可以說是知識的傳播者,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極大影響。所以在這一背景下需要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以此來提升教育質量與學生學習興趣。漢語言文學教育還可以稱之為語言文化教育,例如語法、句式、散文以及小說等等,當前大學生對這類知識學習缺少興趣,加之學校對這一教育體系重視程度較弱,導致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始終得不到提升。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教學水平,其一大學院校需要提升對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重視程度,正確看待這一學科教育,確保課時數量可以達到要求;其二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其需要懂得怎樣才可以調動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氣氛,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大學院校需要加強對這類教師的引入,讓具有較強教學能力的教師來從事漢語言文學教育,這樣才可以保障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提升漢語言文學的人文素質教育效果;其三應加強對漢語言文學教師的培訓教育,定期聘請專家到校講授,讓本校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并掌握先進的教育模式,以此來提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有效性。
(二)強化教學內容的篩選
教學內容可以說是教學目標的重要體現,所以,需要保障教學內容的有效篩選,全面發揮出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內在作用,以此來促進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漢語言文學教育在語言文學教育中十分關鍵,因為漢語言文學教育所涉及到的范圍相對較廣,內容覆蓋也較為全面,為進一步保障教學的有效性,同時發揮出教學效果,需要有針對性的對內容來進行篩選和添加。其一大學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內容需要依照學生興趣和實際需求來進行設計,在此基礎上篩選出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內容,這樣的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二漢語言文學教育需要以經典且積極的文章來作為教學重點,因為寓意深刻的文章可以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其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知識內容的有效滲透,同時在此基礎上在課堂中做好知識補充和延伸,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掌握知識重點,還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們的知識面,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重視學生人格的有效培養
當前大學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輕德育、重智育的現象,如果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缺失,那么就會導致學生在掌握漢語言文學知識內容過程中難以進行融合,自身發展也會受到阻礙。因此,想要確保漢語言文學教育與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兩者有效發展,那么教師就需要創新自身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形成良好人格素養。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和完善學生人格為教育目標,同時重視理論知識教授與實踐能力培養的有效融合,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展內容豐富且形式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其中,為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索提供條件。此外,教師還需要適當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制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活動和機制,這樣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們的真實想法與心理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緩解壓力,為學生健康發展和成長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四)建立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
大學校園與初高中校園相比較較為開放和自由,但這種開放和自由會導致學生沾染上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和不良思想,這些不好的習慣和向會對學生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導致學生迷惑。即為有的學生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十分重視專業實踐,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但有的學生則是長時間沉迷與網絡游戲中,經常逃課。在教學過程中,為改變這一現象,同時促使學生在學習階段良好發展,就需要為學生營造和構建一個良好的校園環節,借助校園文化來達到育人這一目標,在無形中影響學生,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學習漢語言文學知識內容,進而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四.結束語
結合全文,當前,大學院校呈現出了快速發展態勢,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這一背景下,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受到了廣泛關注,改變學生不良習慣和不良價值觀念、培養學生形成完善人格成為了大學院校十分重視和關注的問題。漢語言文學教育是大學語言文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教育既可以豐富學生們的語言知識,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且健康的價值觀念,在提升大學生人文素質方面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需要重視漢語言文學教育,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以此來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輸入更多更好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營,王利平.論人文素質教育與漢語言文學的融合——評《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國學流變與傳統價值觀》[J].新聞愛好者,2019,000(003):后插17.
[2]李煊.淺談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人文素質[J].北方文學,2019,000(003):165-165.
[3]陳淑芳.審美教育在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滲透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000(007):187-188.
[4]韓艷紅.淺析漢語言文學教學在生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黑河學刊,2019,000(005):125-126.
[5]王燕.論人文素質教學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融合策略[J].黑河學院學報,2019(7):156-158.
(作者單位:沈陽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