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針對教育管理各方面因素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效能,進行調查問卷,采用SPSS19.0分析,校驗所收集的數據。筆者將教育管理分為教學管理、日常管理和科研管理三個方面,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教育管理對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表明,科研管理是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最重要的直接因素,而情感教育是最重要的間接因素。
關鍵詞:創新 教育管理 結構方程模型 因子分析
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不僅是要求其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而且要求其綜合素質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基于此,研究生培養單位亟待結合社會需求對自身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優化改革,探索更為科學的教育管理措施,促使學生能夠在創新教育理念下接受更為科學的教育和指導。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可以定義為一個控制過程,該過程較為復雜。教育管理工作系統中包含多個相互作用的子系統。教育管理工作系統是動態的,要不斷進行調節和管理,以達到良性運行。
筆者系統梳理了現有相關研究成果,在教育管理與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關系研究過程中,大部分學者對教育管理對創新能力的影響有共識,但少有關注教育管理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影響途徑的研究.本文將利用結構方程模型,預先設定系統內因子間的作用關系,闡釋教育管理系統內部多個因子間的作用關系強度(路徑系數),擬合和判斷整體模型。筆者將教育管理系統分為教學管理、日常管理、科研管理三個子系統。通過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深入探討教育管理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路徑,從而就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出相應的對策及建議,以實現對研究生創新教育的控制。
1.選取樣本及研究方法
1.1選取樣本
以遼寧科技大學師生為樣本,展開問卷調查。這次被調查的人員中主要分4類,即講師、教授、輔導員和研究生。共發放300份問卷,回收300份,回收率為100%。
1.2研究方法
筆者通過問卷和量表采集數據,通過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對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因素進行定量分析。筆者為研究生創新能力設定了3個測量指標,作為內生觀察變量,解釋內生潛變量,如表1;構建三個外生潛變量,并為影響因素設定了11個測量指標,作為外生觀察變量。筆者使用結構方程模型軟件LISREL8.7編制路徑圖,運用統計軟件SPSS 19.0錄入數據,運用極大似然估計獲得參數估計結果,進而進行擬合優度評價。
2.構建模型與效度評價
2.1構建SEM模型
依據觀測和結構兩個方程,運用LISREL軟件構建模型,對路徑和載荷兩個系數進行標準化處理,結果如圖1所示。
2.2效度評價
據圖1所示,隸屬四個潛變量的14個指標中有9個標準化因子負荷大于等于0.71,依據結構方程對內容效度的評價原則,標準化因子負荷大于0.71,則復相關系數R2便大于0.5,即該潛變量能充分解釋量表中對應問題的50%以上。
2.3潛在變量的組合信度
模型的組合信度顯示:教學管理組合信度0.83,日常管理組合信度0.74,科研管理組合信度0.78,創新能力組合信度0.79,該4個潛變量的組合信度均大于0.6,證明本研究中測量變量與潛變量的一致性程度較高,起到較好的解釋、支持作用。
3.模型結果分析
對創新能力的影響結果比較:
從圖1的路徑系數中不難看出,科研管理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影響最大。在研究生科研實踐中,培養單位軟硬件條件和資源、指導教師提供的指導與研究生創新能力成正比。在科研工作實施過程中,研究生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科研管理實施的優劣直接決定了科研成果。
教學管理對創新能力影響作用其次。一方面,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進行及時而有效地溝通,那么教師的創新思想與創新理論將無法傳授給學生,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將無從談起。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相結合,運用現代化信息教育手段,加強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雖然日常管理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影響較低,但情感教育因素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間接影響最大。在日常管理中加強情感教育,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主動與老師交流,提升交流效率。
4.結論及建議
筆者將教育管理系統分為三個子系統,即教學管理、日常管理、科研管理,通過對一定范圍內師生進行問卷調查,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及因子分析,研究了教育管理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影響,發現科研管理影響指數最高,其次是教學管理,最后是日常管理。在此基礎上,對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措施提供如下三點建議:
(1)科研管理作為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因素,需要不斷強化。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為科技創新、學術自由創造必要條件,包括軟硬件條件和科研資源等。二是要不斷充實科學研究隊伍人員,努力培養建設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科研教師隊伍。
(2)教學管理作為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第二因素,需要不斷創新。一是高校應加大師資隊伍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導師的能力水平。二是應不斷突破傳統的常規授課方式,充分發揮研究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明確培養研究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標。三是應制訂相關激勵政策,對于取得優秀創新成果的師生給予獎勵。
(3)日常管理作為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補充因素,需要注入情感。一是教師要注重在指導學生過程中的情感投入,促使形成相互尊重、理解的良好師生關系。二是鼓勵學生處理好宿舍、班級學生之間的關系,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三是鼓勵研究生積極參加科技競賽及文體活動,豐富研究生的業余文化生活,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曾郁芳.“創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初探[J].文教資料,2015(24):73-74.
[2]陳朝述,周振明,于方明,等.教學管理模式對環境專業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影響[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8):221-222.
[3]周玉杰.現行教學管理體制對創新人才培養的制約因素分析[J].才智,2014(35).
[4]林志,陳四清.高校教學管理對促進數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科學導報,2014(2).
[5]侯杰泰,溫忠麟,成子娟.結構方程模型及其應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25.
[6]溫忠麟,候杰泰,馬什赫伯特.結構方程模型檢驗:擬和指數與卡方準則[J].心理學報,2004,36(2):186-194.
[7]徐萬里.結構方程模式在信度檢驗中的應用[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8,07:9-13.
[8]徐志強,陳雪波,孫秋柏,等.大學生創新能力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教育進展,2014,04(03):61-70.
[9]范薇,王娜,鄒心言.淺析研究生管理方式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6(12).
[10]姜鑫,王穎.論情感教育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4(4):23-24.
文章為2017年遼寧科技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新形勢下改進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加強實效性的探索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7QN23。
(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