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佳 劉洋 白永剛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作出全面部署,要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加快制定實施方案,突出重點、強化舉措,抓緊干起來,力爭用幾年時間,讓鄉村面貌有一個的顯著變化。
要加快推進村莊規劃。鄉村建設要遵循城鄉發展建設規律,做到先規劃后建設。過去由于缺少村莊規劃的指引,不少地方村莊無序建設,有新房沒新村、有新村沒新貌。要優化村莊布局,根據鄉村發展演變趨勢合理確定村莊分類,把看得準的、需要建設的村莊確定下來,先干起來,在2021年基本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編制村莊建設規劃必須尊重現狀,在現有基礎上開展,不能都推倒重來,搞大拆大建。要加強村莊建筑風貌引導,不搞千村一面,注重保留鄉土味道,讓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要嚴格規范村莊撤并,不能超越發展階段,刮風搞運動。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要尊重農民意愿,維護好農民權益,保持歷史耐心,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
要著力提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F階段,城鄉差距大最直觀的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大,這也是農民反映最強烈的民生痛點。這些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改善,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城鄉差距依然明顯,目前近一半的村莊內道路沒有實現硬化,30%以上的農戶還沒有使用衛生廁所,70%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尚未得到有效處理,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質量還有待提高。要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在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注重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要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重點抓好因地制宜分類改廁和污水處理,逐步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處理率。要圍繞建設更加宜居的現代鄉村,全面推進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改善農村水電路氣房訊等條件,推動實現城鄉居民生活基本設施大體相當。要建立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縣鄉村統籌,加快形成縣域統籌規劃布局、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在縣域內優化配置,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要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振興鄉村,不能就鄉村論鄉村,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推進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縣域統籌,把城鄉關系擺布好處理好,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當前,農村還有5億多常住人口,他們享受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與縣域內城鎮居民有一定差距,農村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同時,還有約1.6億農民工在縣域內就業,需要通過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就地城鎮化。要推動把縣域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布局,賦予縣級更多資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權,分級分層解決不同問題,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實現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資源統籌配置。
(作者單位:中央農辦秘書局)
(摘自《農民日報》,2021年3月1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