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玥
摘 要:從合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多元互動,活躍課堂氣氛;鼓勵自主探究,激發個性化學習;組織靈活復習,提高教學效率四個方面探討新課改下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以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有效培養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如今,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是人們享受舒適生活、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發展的剛性需求。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培養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新課改理念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僅是簡單地傳授計算機基礎知識,也不是片面的職業培訓,而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本,構建求真務實、高效活潑的課堂。
一、合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要摒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技術更新快,教師要充分把握課程的特點,在創設情境時與時俱進,從當下學生能了解到的新知識入手,如人工智能、無人機等,讓學習內容從開始就具有強烈的新鮮感、趣味感。教師也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情境入手,增強信息技術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圖片”相關內容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出一則通知”的方式,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好奇。通知可以這樣表述:“我校將舉辦第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特征集本次藝術節宣傳海報,選取前十名進行網上投票,票數最高的作品將成為本屆藝術節的宣傳海報?!边@樣的通知在課堂一開始就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隨后,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宣傳海報,把學生引入欣賞美的情境中,消除學生對制作海報產生的畏難情緒。進而提出問題:“老師向大家展示的海報由什么素材組成,如何才能找到這些素材呢?”用這些情境中產生的問題,緊扣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指明接下來的學習思路。
二、引導多元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教學互動是師生之間就課程內容交流、溝通的重要方式,傳統的師生問答互動,學生不能全部參與,效率較低。新課改理念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通過舉手、搶答、隨機選擇、拍照上傳等技術功能引導多元化的課堂問答互動,讓課堂充滿趣味,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滿滿的參與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師教授學生如何制作一幅精美海報時,在課堂引入中創設了諸如“怎樣才能把大家找到的素材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幅精美的海報呢?”“海報設計要運用什么軟件?怎樣設計海報?”“我的海報要設計成哪種樣子?”等問題情境。針對問題,教師要有效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對“怎樣才能把大家找到的素材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幅精美的海報?”這樣的問題,采用舉手回答的方式進行師生互動,有的學生知道如何將素材組合在一起,可能一些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不知道,舉手回答這種互動方式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的情況,同時也能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
三、鼓勵自主探究,激發個性化學習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年齡段特點,在鼓勵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有充足的自由探究、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自由、開放的思維空間中進行自主探究。初中生已經具備基本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但是由于家庭環境、接觸社會生活的程度不同,每一個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知識經驗不同。在多元化的互動中,教師可以發現學生之間的差異,了解每位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情況,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例如,在講述WPS文字相關內容時,教師要循序漸進,詳細地教授學生如何在文檔中更改字體、字號,插入表格、圖片,沒有為學生預留自主探究、自主操作的時間和空間,課堂教學效果并不好。信息技術課程大多數內容的操作性較強,需要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操作實踐,并給予學生自由探究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新課改理念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發生新的變化,新內容、新知識不斷增加。優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利用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多元化互動、鼓勵自主探究學習、組織靈活有效的復習等方法,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破解初中信息技術傳統課堂教學氣氛凝重、互動單一、效率較低等問題,更好地把握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規律,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質量,為培養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龔明華.新課改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開展[J].神州,2019(20):107.
[2]孫守濤.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1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