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彩霞
摘 要:高中教育對一個人人格的塑造以及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從實際調查結果顯示,當代社會青年多數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究其根本在于其在受教育階段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想要提升新時代人才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保障其身心健康發展,就必須加強對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課程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基于此,針對這一課題展開研究。
關鍵詞:健康;語文核心素養;人格塑造;教育
核心素養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有效結合,十分符合當下學生的需求。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中潛藏的情感,并讓學生以此為依托探索心理健康領域,帶給學生一定的啟發,讓學生形成端正的道德品質,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勤于反思的習慣與樂學善學的態度,讓學生以更為優秀的精神面貌參與到今后的語文課堂學習中。由此可見,對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課程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策略綜述如下。
一、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大多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缺乏創新,課堂死板、沉悶,不利于學生思考。高中語文是一門帶有情感的學科,需要學生不斷探索,需要教師的指點。如果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在講課時,沒有制定好教學任務,就很難帶動課堂節奏。有的教師在課堂上直奔主題,導致學生一時之間很難適應,一堂課下來,學生很難學習到知識,只是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態,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識。教師與學生都比較認同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認為在語文課堂上學習傳統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缺乏興趣,這說明傳統文化教學還存在問題,沒有合理使用教材中的資源激發學生興趣。另外,在對傳統文化調查過程中也發現,老師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都比較功利化,將其與高考聯系起來,與學生學習相聯系,忽略了傳統文化精神對學生的作用。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課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內外聯合為學生營造人格,塑造良好氛圍
成長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核心素養的構建有極大的作用,所以在新時代背景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對此,高中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深度溝通,對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展開探討,并了解學生在家庭環境中的實際狀態,提煉出學生的優勢與不足,與學生家長共同制定對學生的引導方案,通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內外聯合為學生營造良好氛圍,從而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能夠獲得有力的保障,同時讓學生在科學合理的內外引導下構建出核心素養,為今后適應社會發展、融入社會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2.用包容和理性引導學生人格的塑造
經過數據分析,發現我國近些年青少年的犯罪率明顯提升,不僅極大地影響了青少年的成長,還造成了極大的社會輿論危機。面對這一情況,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自覺地肩負起關注青少年成長問題的責任與使命,積極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觀察學生的動態學習情況,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向學生滲透正確的思想觀念,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能夠以客觀的狀態觀察當下的社會發展情況,對自身的學習與生活進行反省與反思,從而幫助學生逐漸摒棄執拗的心理狀態,讓學生能夠以陽光的、樂觀的心理投入語文課堂的學習中,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構建。
例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著重講解《沁園春·長沙》中的家國情懷,帶給學生多方面的刺激,讓學生認識到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逐步建立起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以更為積極的態度參與到今后的語文課堂學習中,實現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課程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
3.在集體活動中塑造學生的人格,實現核心素養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語文知識學習不是一個獨自前進的過程,想要解決當下學生的成長問題,實現核心素養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突破固有的教學模式,利用合作教學的方式,在集體活動中塑造學生的人格。
例如,在學習《記念劉和珍君》一課時,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向學生提出一定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研究,并營造出競爭的氛圍,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對問題的有效探究,在實際活動中感受到集體力量的重要性,讓學生通過對集體魅力的挖掘實現素質能力的提升與身心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課程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深遠影響,是新一代人才能否在社會中占據中堅力量位置的關鍵,因此,教師應對語文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重視起來,做到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國家未來的發展角度考慮,為學生創設更為優質的學習與成長環境,幫助學生逐步成長為社會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沛霖.如何培養高中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8(5):41-42.
[2]莫東梅.高中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名師在線,2018(3):3-4.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農村高中語文學科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策略研究”(GS[2020]GHB0669)的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