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鋒
摘 要:數學是高中階段的重點和難點學科,與義務教育階段相比,高中數學教學難度逐漸增加,學生學習難度也有所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綜合質量受到了明顯影響,因此如何借助情境教學創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成為當前最為關鍵的教學任務之一。針對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提出了情境課堂創設的幾方面措施,力求改變現狀,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綜合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情境課堂;高效課堂;組織策略
情境課堂是數學課堂常用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之一,傳統數學課堂往往比較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對學生的數學興趣、數學情感等方面素養的培養缺少應有的關注,影響了高中生數學學科素養的提升與發展。而情境課堂的組織能夠改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數學學科形象,借助趣味、合作、綜合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一、趣味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趣味情境的創設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關鍵,無論哪一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于有趣的課堂教學模式都是非常感興趣的,因此,高中數學趣味課堂的創設也是非常必要的。高中階段數學知識難度相對較大,那么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的便利性,創造智慧課堂環境,利用網絡資源、現代化教學工具緩解數學概念等內容學習的枯燥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將數學史的內容融入課堂導入環節中,借助智慧課堂環境,在備課環節中搜集整理與當堂課相關的數學史內容,將數學家探索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以動畫、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視覺、聽覺等多方面感官的刺激,引導學生對后續的知識探究產生興趣。以“直線和圓的方程”一章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結合章節安排的閱讀材料內容,將解析幾何之父笛卡爾和費馬的故事通過多媒體動畫展現出來,以迪卡爾和瑞典公主的愛情故事開頭,到笛卡爾通過日常觀察、思考發現解析幾何現象的過程,再到費馬對解析幾何的問題進行發展和延伸……通過趣味化的課堂導入情境,激發學生對解析幾何知識的探究興趣。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地將數學知識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展現出來,讓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方式能夠符合高中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意愿,從而為后續的探究、實踐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
二、合作情境——提高學生能力
合作情境的創設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關鍵。高中生經歷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知識的積累,其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等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數學知識、數學規律的場景,讓更多的學生能夠通過自己動腦、動手感知數學的奧秘。
例如,高中數學“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結合新課程標準以及三維數學教學目標,從重點和難點目標入手分析,創設合作情境,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用現有的知識探究新問題,發現新規律。
在合作情境探討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漸步入探究的狀態,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例如:
·平面內不重合的兩條直線存在哪些位置關系?
·兩條直線的傾斜角相等,這兩條直線是否平行?
……
通過由淺入深的問題設計,學生對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主動探究,小組學生集思廣益,通過課前預習獲得的知識、初中階段兩條直線關系知識等,結合數形結合等思想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典型的隨堂練習,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驗證自己總結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由此通過合作情境的創設,高中生不僅能夠掌握當堂課的重點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一點在于能夠通過自我檢測的過程,明確自己的錯誤之處,在無形中引導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一舉多得。
三、實踐情境——提升學生素養
實踐情境的創設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實踐情境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對本階段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的鞏固和應用,另一方面還能夠向前后階段延伸,復習與知識點相關的初中數學知識以及銜接未來更高層次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實踐情境的創設有多種方式,比如專題復習課、綜合實踐課等。
以專題復習課為例,階段性復習和總復習階段的專題復習課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復習的方式銜接起來,每周一次的專題復習以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自主設計安排專題課程的形式與內容,在豐富形式的同時也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比如,在直線和圓、圓和圓的位置關系專題復習中,學生將初中、高中學習的相關知識點進行系統的總結,通過典型習題滲透的方式,將所有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不僅鞏固了相關知識點,而且也明確了解題過程中,如何將知識進行遷移應用,真正地實現學以致用。
四、結語
總之,高中數學情境課堂的組織不僅改變了傳統課堂的低效,而且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探究能力,為后續數學學科深入學習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文兵.新課程下如何創設高中數學情境課堂[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20.
[2]葛海昌.課堂“活力”在于“興趣”:淺談高中數學情境化教學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