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已經開始邁入了“微時代”。信息技術使人民的生活獲得了便利,也加速了教育的發展。由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有著巨大的優勢,很多教師都開始嘗試著將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希望可以為學生帶去更加“新鮮”的學習體驗,而微課就是教師常用的一種信息技術教學方式。
[關鍵詞] 高中語文;語文教學;微課教學模式
微課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微課的優勢。微課可以創設出相對逼真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章的情感。在文章中,筆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運用微課進行教學的方法,希望可以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在課前預習階段使用微課進行教學
課前預習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在高中語文課本中,很多文章都是中外名著選段或者名家作品,如果不進行課前的預習就直接教學,學生會很難理解文章中的內涵和情感。很多教師在教學時會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但是很少會有學生真正地用心進行課前預習,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課前通讀語文課文并不感興趣。如果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使用微課,則會有更好的成效,這樣學生在正式學習的時候才能更快地跟上教師的講述,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內涵。
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這篇文章其實是《紅樓夢》的選段,從名著的難度和人物性格的分析上來說都會讓學生覺得學習起來很困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微課來為學生布置一些有層次的預習任務,讓學生熟悉《紅樓夢》里的人物,并從中厘清賈、王、史、薛這四大家族之間的關系。在進行微課設計時,我們可以將《林黛玉進賈府》的視頻和展示賈府府邸豪華程度的照片編入課件,這樣學生觀看微課視頻的時候就能感受到文章中貴族生活的奢靡和人物之間的關系,還可在微課視頻最后的問答環節檢驗學生對各個人物的了解程度。在之后的正式教學中,學生也確實對賈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師每講述一個人物,學生都能說出他們的特點和性格特征,也能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這自然能夠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而這些都是做好課前預習的益處。再比如,筆者在講解《雷雨》這篇文章的時候,一些沒有課前預習的學生竟然認為周樸園這個角色心地善良、情深義重,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不過,這也證明了在課前讓學生進行預習對學生理解人物角色有很大的幫助,以及使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確實可以起到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作用。
二、在導入環節適當使用微課提升教學有效性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進行課前導入的時候采取的都是教師口述導入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直接地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但是這樣長期的口述導入會使學生對課前導入產生厭煩情緒,進而敷衍對待課前導入環節,這對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不利的。為了使學生積極參與導入環節,我們需要重視對課前導入環節的設計,爭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這一點上,微課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例如,在教學《雨巷》這首現代詩的時候,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制作一個微課視頻在導入環節進行播放。我們可以展示作者戴望舒的照片,并通過講述的方式介紹作者寫這首詩時的時代背景,讓學生理解作者迷惘的心情。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為學生展示雨巷的相關照片,讓學生對雨巷這一環境和氛圍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幫助學生在正式上課的時候理解這首詩的表面含義,只有在了解了表面的意思之后,學生才能更加深入詩句去理解作者迷惘、感傷又期待的情緒。再比如,在講述《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時,我們可以剪輯一段《紅樓夢》的影視資料制作成微課視頻,主要將林黛玉在進賈府之前在船上思念家人、流淚的場景剪輯進去,讓學生在導入環節觀看,在班級中營造出情感氛圍,便于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的時候對林黛玉的一些動作和行為進行理解,這樣學生在讀到“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一面吃茶,一面打量這些丫鬟們”這些詞句的時候才能夠理解林黛玉寄人籬下的情感,進而分析出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提高教學效果。
三、在正式教學階段借助微課創設教學情境
語文教學和情感教育其實是無法分開的,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會與情感教育聯系在一起,因此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是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的條件。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比較重視的是學生對知識點和技巧的掌握,但是學生在學習中的情緒如何并不受教師的關注。作為語文教學的一種新的手段,微課在這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能夠巧妙地調動學生的情緒,尤其是可以創設出相對逼真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章的情感。
例如,筆者在教學《鴻門宴》這篇文章時,由于里面關于人物心理的描寫很多都是留白,需要學生自己通過閱讀文章去分析,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難理順人物的情感變化,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幫助學生去梳理人物關系及心理活動變化。在介紹了基礎的文章知識及背景之后,教師可以播放之前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將“項莊舞劍”等事件通過《楚漢傳奇》中的視頻片段展示給學生看,并且配上講解。在播放完微課視頻之后,我們可以鼓勵一些學生來扮演微課視頻中的人物,并且讓他們按照劇情去演繹。這種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其扮演的角色的心理變化,也能為課堂營造出相應的情感氛圍,促進教學有效地發展。
四、在復習階段使用微課提升教學有效性
復習階段是語文知識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也是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的階段。在這個時候,學生可以將之前學習的一些語文知識總結歸納起來,便于在腦海中形成一套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雖然教師也會在教學中不斷地幫助學生進行復習,但是我們的課堂時間比較少,每一個學生的不足之處也不同,教師很難顧及每一個學生。這時,教師可以將每一個重點知識都制作成一個短的微課視頻,讓學生找到自己不足的那一點進行針對性的復習,也可以對知識點進行系統梳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完一些詩詞之后,可以制作一個“詩詞歸納總結”的微課視頻,在這個視頻中教師可以對一些詩詞的共同點進行總結,幫助學生去記憶和理解這些詩詞。例如,按照詩詞的派別來劃分的話,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屬于豪放派的詩詞,而柳永的《雨霖鈴》和李清照的《醉花陰》都屬于婉約詞派;從情感角度來劃分的話,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和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飽含著作者的愛國之情。將詩詞通過微課進行這樣的對比、總結和歸納,可以讓學生對詩詞的情感把握更為準確,而這種方式在對其他體裁文章的復習中也可以運用起來。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微課作為輔助工具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但是教師在使用微課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在恰當的時間使用微課,并且不能夠過度地依賴微課進行教學,很多教師就是因為過度依賴微課,結果適得其反。所以,我們需要正確地使用微課,利用微課的優勢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楊梅.“微課”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價值思索[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6(7):92-93.
[作者簡介] 李娜(1980—??? ),女,江蘇淮安人,江蘇省清江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