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賀淑娟
摘 ?要:土地是國家最主要的資源,也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和保證。我國土地面積大,人均土地面積小,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這就導致了我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出現了區域性的差別。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地資源,是衡量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地利用的轉型、土地資源的管理等問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文章對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土地利用;轉型;土地資源;管理
引言
土地是一種具有重大意義的、不可再生的資源,它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盡管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但是人均耕地面積依然十分有限。另外,當前我國土地管理的總體水平還不高,有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管理觀念還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導致了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土地資源的利用也日益受到重視。傳統的土地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目前發展中對土地資源進行特殊管理的需要。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從土地管理觀念和管理策略入手,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土地管理戰略。
1 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概念內涵
1.1 土地利用轉型的概念內涵
英國的科學家首先提出了土地利用轉型的概念。引進中國后,通過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融合,得到了快速發展。土地利用轉型是指隨著時間順序的改變而由一種類型向另一種類型的過渡,但是它的產生是由經濟因素決定的,并且大部分是在一個固定的時期或地區。中國土地利用轉型的理念被引進后,中國土地資源的使用經歷了一次變革,從而促進了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因此,我國對土地使用的轉型問題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中國的經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1.2 土地資源管理的概念內涵
土地資源管理是國家有關部門通過設立一個固定的組織,對土地資源進行一系列的調控或制定相應的政策來實現對其進行合理、高效地開發與保護。簡而言之,就是要通過對國家的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從而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土地資源開發的早期階段,對我國的農業生產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土地資源管理的不斷深化,對整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發展土地資源管理是推動我國農業生產、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2 土地資源管理對土地利用轉型的制約和促進效用
土地資源的管理和土地使用的轉型是相互聯系的。從總體上看,土地資源管理對各個層次的土地使用進行了限制和推動,而對其治理效果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以下著重從土地資源管理中的約束與推動作用兩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2.1 土地資源管理經濟手段對土地利用轉型產生影響
通過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問題。政府有關部門在對土地資源進行管理時,要把宏觀經濟分析與政府的權限相結合,通過對土地租金、土地價格進行調節,以達到對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土地資源的經濟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土地使用方式的改變。通過對地價的杠桿作用,可以使土地使用模式發生變化,實現對土地使用進行改造。例如,在我國農村人口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提高耕地使用稅,提高農民的使用費用,使農民在使用過程中權衡利弊,進而實現對土地利用轉型的控制。
2.2 土地資源工程對土地利用轉型產生影響
土地開發與土地復墾整理均屬土地資源工程范疇。21世紀后,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都在進行短期的市場交易,以提高區域生產總值的指標。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況下,許多企業忽略了在施工中造成的土地資源損失,造成了土壤侵蝕和土地荒漠化。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土地資源管理將逐漸趨向于強化土地資源保護,并運用工程技術加快用地規劃的推進速度,并在保證土地資源的基礎上,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在土地利用規劃的全過程中,必須滲透到土地使用轉型觀念。
2.3 土地資源管理政策制度對土地利用轉型產生影響
我國的土地資源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國的土地使用模式。政策制度的實施,是由政府有關部門來完成,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在政策制度方面,對改變土地使用模式等作出了相關的規定,并對改變土地使用模式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限制因素。土地利用轉型是指在土地使用模式上作出相應調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土地資源的管理政策與制度。
3 加快土地利用轉型,加強土地資源管理
3.1 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根據我國目前的土地利用與管理狀況,必須繼續健全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建議在土地使用年限、面積等因素的基礎上,依據區域的實際經濟發展程度和土地資源利用模式,確定土地使用年限、面積、土地使用年限等因素。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及時、直接地限制用地單位,避免其任意使用,造成浪費,從而強化政府對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土地利用單位的經濟核算和土地流轉的合理性。
3.2 形成統一的土地管理機構
我國的國土資源要想得到有效的治理,必須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建立一個統一的行政機關,并運用法律武器對土地進行有效的管理。在我國,由于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眾多,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分工不清,在行政工作中存在著互相推諉的現象,這是不可避免的。為此,文章提出了在推進土地利用方式轉型、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等方面,必須建立統一的土地管理體制,并建立統一的土地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責任,以確保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利用。
3.3 提升土地利用統一規劃與管理水平
在我國國土資源的管理中,土地行政規劃的編制與執行是其主要的行政手段。特別是對農用地、建設用地、林地、工業用地進行統一的管理。綜合考慮地塊性質、位置、面積等因素,統一規劃利用,這樣的治理方式能夠有效地預防土地的濫用。為此,必須不斷提高土地使用的統籌管理,不斷提高土地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搞好土地行政規劃,促進土地使用方式的轉型,強化土地資源管理。
3.4 退耕還林
退耕還林是改變土地利用方式的一項重大措施,對改善生態環境具有很大的作用?!巴烁€林”是指在有可能出現土壤侵蝕的坡地上,按規定的時間內停止耕種,并按適宜的方式進行植樹造林。一般采用的是以林地、丘陵、荒地、坡地等方式。退耕還林的基本方針是:“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其中,封山綠化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禁止和保護林草,在宜林荒山荒地上,加強保護,以糧代賑是指無償為退耕還林農民的基本生活,調動其積極性。同時,要健全退耕還林補助政策,對農民進行現金、糧食、造林費等進行補償,以促進農民的退耕還林,以改變耕地的使用模式。
3.5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一種以土地為基礎,以改變土地使用方式的一種特殊的方法整理。為此,有關部門要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整理工作。首先,要對農村建設用地進行清理,例如農業用地、農村工礦企業毀壞的耕地要進行整治和復耕。還必須組織耕地,整合土地,把土地平整,把坡地變成梯田,把耕地的面積擴大。其次,對城鎮建設用地進行分類,對未利用的土地進行有效地開發。另外,由于交通等建設工程造成的損壞,需要進行土地整理,以推動城市用地的轉型。
結束語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如何有效地使用和有效地管理土地資源,是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根本和根本。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需要對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手段進行相應的調整。為了協調土地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有關部門要適時地對土地資源進行調控,以達到最大限度地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促進土地利用轉型。
參考文獻
[1]隆奉君.關于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的相關探討[J].祖國,2018: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