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偉
摘 ?要:電力網絡建設對于社會生產以及群眾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且我國電網系統建設質量在不斷提升,從而能夠提供更加穩定、安全的電力服務。在電力網絡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做好配電線路運行維護以及檢修工作,防止配電網運行出現故障,同時保障其運行安全性,為此需要采用科學的運行維護技術,提高檢修工作效率。因此,本文將對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檢修方面進行深入地研究與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和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運行維護和檢修工作技術水平。
關鍵詞:配電線路;運行維護;檢修技術;故障原因;優化措施
在電力網絡運行過程中,配電線路需要長期處于高強度運行狀態,所以會出現一定的故障問題,一旦發生故障會導致電力設備無法正常運行,會導致線路和設備整體性損壞,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安全事故。為此,電力企業必須加強對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工作,同時對其故障進行檢修,明確故障發生可能性,從而采用相應的預防措施,是提高配電線路運行質量的重要舉措,需要對運行維護模式、檢修技術手段等進行優化,保證電力服務穩定性。
1 ?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故障主要原因分析
1.1自然因素
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在運行過程中,會受到自然因素很大影響,當自然因素發生較大變化時,可能會導致配電線路出現一定的損壞問題,比如大風天氣、雷擊天氣以及強降雨天氣等,會導致線路出現不同程度損壞。自然因素具有不可控性,精準預測難度較大,且對于配電線路造成的破壞程度較高,導致配電線路整體運行癱瘓[1]。
1.2缺乏日常運行維護
當前配電線路運行維護工作主要采用人工作業模式,管理人員對于配電線路的維護工作質量能夠直接影響其故障發生率,但是受到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的影響,當前部分地區的配電線路運行維護工作質量較差,缺乏自動化運行維護管理建設,從而導致故障無法準確識別和預測,是導致配電線路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
1.3檢修效率較差
配電線路的檢修是一項復雜工作,對于檢修人員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且需要較高的檢修效率,才能夠對故障問題進行快速控制,但是當前部分配電線路的檢修工作效率不足,在故障診斷、故障預防以及故障維修等方面投入資源不足,無法第一時間對其進行處理,從而導致配電線路故障進一步惡化,嚴重影響配電系統運行穩定性和安全性。
2 ?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運行維護及檢修有效強化策略分析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當前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在運行維護以及檢修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問題,從而導致配電線路無法平穩安全運行,嚴重影響供電服務質量。基于此情況,本文總結如下幾項有效的應對措施
2.1制定完善的運行維護工作計劃
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工作不能得到故障發生后進行補救,而是需要制定科學的配電線路運行維護計劃,加強日常巡查和管理工作,在故障沒有發生前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從而能夠降低因配電線路故障對電力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因此,電力企業需要根據配電線路的實際運行情況,制度不同周期的運行維護工作加護,針對容易出現故障的配電線路需要加強檢修,并及時處理存在故障的線路和設備,將不能滿足使用標準需求的配網線路設備要維修和更換,防止配電線路質量問題導致其發生故障。科學的運行維護計劃工作能夠提高配電線路運行效率,大幅度降低配電線路損壞、故障等發生率,從而使配電線路得到更好地保護,促進我國供電系統安全、平穩、高效運行[2]。
2.2加強運行維護人員專業能力提升
運行維護人員的專業技術和專業能力是影響配電線路維修效果的關鍵性因素,因此需要不斷提高運行維護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電力企業需要做好崗前和在崗培訓工作,通過全面的培訓工作,能夠有效提高運行維護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使其能夠對多種配電線路故障具有敏銳的判斷力,熟練掌握各種故障類型、故障判斷方法以及故障維修技術,從而能夠有效提高配電線路運行維護效率。運行維護人員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能夠在配電線路故障發生第一時間判斷故障發生位置,并準確判斷故障類型,采取科學的運行維護措施進行全面維修,從而使配電線路故障維修效率能夠得到提高。除此之外,運行維護人員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體系,強化專業能力,掌握最先進的運行維護技術。
2.3應用預防性檢修措施
預防性檢修措施是指在故障發生前,通過檢修工作準確識別出其潛在的故障問題,并根據此次故障成因,對后續可能發生的配電線路故障進行預測,以該模式替代傳統的事后檢修補救模式,能夠全面提高配電線路檢修工作質量。在對配電線路檢修的過程中,檢修人員能夠根據配電線路運行狀態,準確識別出將要發生的故障問題,因為部分配電線路故障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長期性,在故障初期表現模式可能不夠明顯,當其累積到一定程度后,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因此,檢修人員需要掌握科學的檢測技術,通過儀器分析等方式,對故障問題進行準確判斷,從而對其開展維修工作,能夠避免大型故障問題發生,保障配電線路運行安全。
2.4加強信息化技術手段應用
針對當前人工運行維護及檢修效率不足的問題,電力企業需要積極開展信息化模式建設,建立以自動化技術、信心化技術為核心的配電線路運行檢測模式,從而能夠全面提升檢修工作效率,通過信息化技術能夠實現故障自動化診斷、故障自動化分析以及故障自動化定位等功能。將自動化技術與配網線路設備相結合,當配電線路發生故障時,自動化系統會自動發出提醒,管理人員此時會收到故障指令,且能夠快速準確地定位故障發生的具體位置和具體線路,通過對故障的分析即可判斷故障原因,進而對其進行維修,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全面闡述了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故障產生的主要原因,同時提出多項有效的運行維護和檢修策略,希望能夠對我國電力企業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作用,從而全面提高配電線路管理工作質量,為用戶提供高質量供電服務。
參考文獻
[1]胡詩敏.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運行維護及新型檢修技術應用探討[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19, 000(004):307-307.
[2]劉波.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運行維護及新型檢修技術應用探討[J].信息周刊, 2019, 000(008):0061-0061.
[3]王文.探討10KV 以下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檢修[J].華東科技(綜合), 2019,(002):23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