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藝術學院,遼寧沈陽 110819)
有水則靈動,有水則靜怡。在商業水景設計中,充分發揮水的自然特性,不僅能給人帶來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悅,還能賦予商業景觀精神。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水的認識和審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水的利用也發生了質的飛躍。商業景觀中的水景形式通常是噴泉、跌水、科技水景等,大多商業水景會和燈光結合起來,表現出一種充滿現代氣息的藝術效果。但是寒地城市由于氣候寒冷且干燥,對冬季水景設計的表達也有了諸多限制,所以本文針對寒地城市對商業水景設計的限制和要求來進行研究,并提出寒地城市商業水景應遵循的原則。
水景即是區域內存在的水域,由于區域周圍有一定的景觀,這一景觀就以水體為中心進行設計,使其與其他景觀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商業水景以水體作為核心載體,運用了水的特征和形態,將生物、人文、科技和自然環境融合到一起,帶來一定的藝術效果。隨著現代技術不斷地發展,商業水景也擁有了許多不同的表現形式,通常與周圍建筑、樹木等相結合,使商業景觀更加符合大眾的審美,總之商業水景對地域文化和商業景觀的構成是不可或缺的。
商業水景可分為自然生態水景和人工水景。自然水景通常靠近江河湖海,而人工水景通常有靜水、流水、跌水和噴水四種形式。靜水主要以鏡面水的形式存在,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整體效果是利用福鼎黑等石材結合萬能支撐器營造出斑駁的反光效果。跌水最常見的商業水景為跌水瀑布,通常以環境作為依托,起到調動環境的作用。動態水景與靜態水景相比更容易吸引人的事先,給人帶來良好的觀賞性,還會與人們會產生互動性。噴水主要以噴泉為主,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噴泉與燈光結合,光彩絢麗。同時噴泉還出現音樂噴泉、激光噴泉等,規模大的噴泉往往會成為旅游熱門景點和網紅打卡地。
在寒地城市通常寒冷干燥,這時就需要水景來增加空氣濕度,維護附近生態的多樣性。商業水景的規模大小往往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大規模的商業水景給人一種莊嚴感和形式感,作為入口、出口、商業中心或是街道中心通常能引導空間秩序,起到分流的作用。小規模的商業水景往往起到點綴的作用,與周圍的建筑和景觀結合有著移步換景的效果,小規模水景之間互動結合會表現出延展性的空間效果。水是生命之源,文化之源,商業水景的設計也應該體現當地的文化特征,表達一定的精神內涵。如寒地城市的商業水景不能只是商業景觀組成部分,還要體現當地的地域文化、城市文化以及當地商業景觀周邊建筑的特色。設計師不能只停留在讓人賞心悅目的層次,還要讓人們與商業水景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和認同。
寒地城市通常指冬季漫長、氣候寒冷、1月份平均氣溫在-18℃以下的城市。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寒冷。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區1月份平均氣溫均在-18℃以下,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寒地城市。寒地城市冬天漫長而寒冷,比如哈爾濱,從11月到4月都會面臨嚴寒、冰雪和寒風。因此在冬天水景會進入休眠期,使用率和利用率大大下降。因此寒地城市的氣候特點對商業水景的建設和設計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
商業水景的設計受寒地城市季節變化的限制。有些寒地城市的水景設計僅考慮到了夏季的美觀,而忽略了冬季的情況未對冬季后續的水景處理做出預判,導致了后續衛生清潔問題和資源的浪費。設計師在進行商業水景設計時往往忽略了綠色持續可發展原則,應當與周圍的商業景觀要素形成同一種體系,使它們形成資源的循環利用,追求生態效應。同時對商業水景設計的形式上不應過于單一,水存在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要多思考其他的水景表現形式。也要考慮到氣候的變化,多使用旱噴等適應氣候變化,可在地下形成資源循環生態的系統模式。
寒地城市由于自身冬季凜冽、積雪深的特點,所以使寒地城市商業水景的設計往往具有獨特性。與溫暖潮濕的南方城市相比,寒地城市氣候干燥,水資源短缺。這使得商業水景設計收到很大程度上地域自然資源和氣候的限制,這就需要對商業水景的設計進行要求。寒地城市的商業水景應該考慮到對水資源的節約利用,設計上要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理念。考慮到四季的變化,水景設計應該多樣化發展,注意水景設施的清理工作。要注重對寒地城市地域的文化表達,運用寒地城市的冰雪資源來表達商業景觀設計的意境,使之成為不同于南方城市商業水景的特色商業節點,甚至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或網紅打卡地。
麥克哈格提出“設計應遵循自然”,這也就隨之產生了生態設計。作為設計師應認真考慮寒地城市水景的生態設計方式,減少商業水景造成的資源浪費,將商業水景打造成生態系統的有機組分。水景能調節小氣候,例如人工湖、小溪和各種類型的噴泉都能凈化空氣和調節濕度。環境中的負氧離子濃度會隨著水的增加而增加,給人一種輕松快樂、心曠神怡的感覺,同時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當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越來越大時,噴霧水滴顆粒越來越小,空氣凈化效果就越來越好,產生的負離子也就越來越多。現代水景設計的最終效果不僅可以通過藝術設計來實現,還可以通過其他專業的具體工程技術來實現。不同的商業水景,不同的形態,不同的水動力運作,經濟也有很大的不同。減少建設成本和某些經濟運行可以通過重組和搭配,動態和靜態組合,分組功能,等等,特別是在東北寒地城市水資源稀缺的地方更有必要考慮。最終設計師設計的寒地城市商業水景應該達到維護區域生態多樣性,保持區域的生態平衡,促進區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效果。
對商業水景空間規劃時,必須要遵循區域性原則。一個區域的自然特征包含地質、氣候、植物、水文等,商業水景的設計要遵循區域的自然環境,以系統來進行整體的設計。有時可以通過強化當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來突出當地商業景觀的環境特征,甚至還能充分表現空間的意象,彰顯文化內涵。商業水景的設計要因地制宜,寒地城市天氣寒冷干燥,雨水短缺,一般不太適合進行較大規模的水景設計。注重冬季水體結冰時,商業水景景觀會面臨利用率和觀賞性下降的實際。可用其他景觀,如日式的枯山水景觀代替冬季無水時的尷尬景象,或是利用寒地城市中豐富的冰雪資源,打造極具區域特色的商業冰雪景觀。
現代商業景觀設計中水景的設計可以充分利用水的隨物賦性形的特性,創造出多樣豐富的水景。商業水景不應只有參觀和觀賞的功能,還要考慮是否能夠改善生態環境,讓人們與水產生互動,與水嬉戲,讓人產生親水的體驗。在一定的環境中縮短人與水的距離主要是搭建親水平臺,同時親水平臺還要滿足人們賞水、戲水的雙重要求。總之水景的設計要統籌兼顧、和諧發展,商業水景應具備環保功能、欣賞功能、互動功能、凈化功能、可持續功能等多種功能,巧妙地對商業景觀進行空間劃分,滿足人們的要求和需要
商業景觀受眾廣泛,使用效率高,為城市居民提供了社交、娛樂、放松的公共場所。商業景觀的主體是人,其根本目的是滿足人們在享受購物樂趣的同時,享受商業經濟環境所帶來的新奇有趣的體驗。因此商業水景注重實用性和藝術性,既要符合人們審美還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此外,商業水景的設計還要體現安全性,主要重視兒童群體的天性,滿足他們嬉水的需求,同時還要注意他們的安全,按照安全規范來實施。
寒地城市的商業水景受寒地區域文化、城市文化的影響,在水景設計中應該結合寒地城市文化、區域文化,以及當地商業景觀、建筑自身的特征和特色,通過比喻、題刻等方法把其中的精神文化轉化成物質形態的水景環境。提升人們的審美和情操,達到文化傳承的作用。
寒地城市的商業水景設計應該考慮受氣候變化、水資源緊缺等方面,不應該僅僅考慮美觀因素,還要考慮整體的環境做到可持續發展,要遵循區域性原則、以人為本原則、多目標兼顧原則和文化傳承原則。立足于當地商業景觀的實際,設計多種形式的水景,水景的設計要體現寒地城市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讓人們與之互動理解其文化意義,更要注重冰雪資源在商業水景設計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