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婷
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山東省耳鼻喉醫院)
混凝土澆筑技術廣泛應用于建筑施工中,特別是在建筑工程的結構部分和大體積澆筑施工上尤為重要。在現代房建工程施工工藝發生深刻變革的過程中,傳統的磚石施工早已轉變為以澆筑為主的現代工程施工,施工過程中需要運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澆筑工藝,以此提升建筑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由于混凝土澆筑作業量大,涉及環節多,在應用澆筑技術的過程中,應確保混凝土澆筑的作業質量和效率,提升澆筑結構的強度和韌性。假如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沒有采用科學的澆筑工藝,易導致混凝土澆筑結構存在缺陷,影響到澆筑施工效益,嚴重的甚至導致建筑主體結構存在質量問題。如今,房建工程事業得到快速發展,對建筑結構強度的要求逐漸提升,混凝土澆筑施工空間卻越加狹小,澆筑施工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在澆筑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結合工程項目的結構特點,選擇與之相對應的混凝土澆筑技術,從而有效地保障房建工程的質量和效益,提升建設的單位和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這便推進澆筑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斷改進,不斷升級,以滿足現代建筑工程發展的現實需求。
施工人員應當基于建筑基礎結構本身的形式,合理確定澆筑方法。對于臺階式基礎,澆筑時可按臺階分層一次澆筑完畢,不可留設施工縫;對于杯口狀柱基礎,要對杯口的標高實施有效控制,應盡可能縮短振動時間,杯口底部混凝土實現振實并稍作停頓,再展開后續的澆筑工作;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則可以采取分層分段澆筑的形式,為了防止混凝土因沉落產生裂縫,減少結構內部微裂,各個相鄰澆筑層之間必須有著足夠的密實度,從而提高基礎抗裂性。
剪力墻澆筑施工中,宜采取“流水線”澆筑的方式。具體而言,就是在墻體底部澆筑約5cm厚的混凝土帶,在此基礎之上,對整面墻體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可留設施工縫,但需要對施工縫的位置加以明確,如以門洞為參照,選取有宜位置。剪力墻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超過2h,確保施工的連貫性,每層澆筑厚度按照規范要求實施。因剪力墻內鋼筋較多,振搗比較困難,應采用小直徑振搗棒,確保振搗密實、到位。振搗時注意洞口位置,防止漏振,洞口兩側應同時振搗。為了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避免澆筑施工對剪力墻結構穩定性的影響,應在澆筑時確保各項保護措施及時有效。
在框架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采取分層澆筑的工藝,明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澆筑順序。澆筑時,應當采取“柱子—梁體”的澆筑形式,也就是先完成柱子部分的澆筑,一次澆筑完畢,在柱澆筑完畢后停歇1~1.5h,初步沉實后,再開展梁體的澆筑。
混凝土含水量較高時,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表面時易有泌水情況出現,泌水會影響混凝土內部結構及性能,造成混凝土表面強度和骨料界面強度較差,影響致密性,此時施工人員就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將其清理干凈。
水泥水化產生熱量,引起混凝土內外溫差,從而引起溫度應力,若溫差太大,則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影響混凝土強度和性能,因此混凝土水化熱控制同樣不能忽視,應采取科學措施,確保混凝土溫度變化能夠長時間處在合理范圍之中。
為了防止泌水的出現,控制水化熱溫度,保證房建工程項目的穩定性,工作人員需要對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予以有效控制,加強水料配比計算,適當提高砂率,必要時還可適當加入高效減水劑,以防由于用水量較高,影響混凝土質量。
工作人員應當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骨料配合比,混凝土攪拌和澆筑的時間不可過長,以防由于凝結方面的問題,使得施工質量下降。若在攪拌時,為陰雨天氣,或者混凝土含水量出現明顯變化,就要立刻停止澆筑,對混凝土含水量進行全面檢測,并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水和骨料之間的占比。為提升混凝土質量,工作人員可適當加入一定量外加劑,但整體用量應當科學合理,攪拌時外加劑的摻入應當足夠均勻。
混凝土作為一種用水泥作為膠凝材料將集料有效膠結成整體的物質,若在一定時間內一直處于靜止狀態,將產生固化,無法再進行澆筑工作。在混凝土運輸過程中,必須對其進行攪拌,最大限度的防止混凝土固化發生,為后期施工工作提供可靠的原材料支持。同時,要保證混凝土運送泵的正常運行,防止出現因運送泵堵塞,而造成運輸效率降低的現象,確保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原材料品質。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澆筑吊斗和地面之間需要保持3m~5m的距離,這個距離范圍能夠確保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產生的沖擊力不會對鋼筋骨架和模板造成過大的影響,也就不會在混凝土澆筑后影響到建筑的質量。若鋼筋或模板發生位移,應立即進行糾正。混凝土澆筑后及時進行振搗,合理控制振搗時間和強度,使混凝土密實結合,以提高其強度,保證混凝土構件的質量。
在混凝土澆筑時,還可以適當添加摻合料,以提高澆筑施工的質量,礦渣、粉煤灰等是最為常見的摻合料,應用范圍較為廣泛。摻合料的適當添加可節約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改善拌合物和易性,降低水化熱,可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但對應的,過量應用也會降低混凝土質量。在市政工程、房建工程等建筑工程施工中,對于摻合料的添加要求較為嚴格,須多加注意,確保施工質量。
混凝土澆筑施工在房建工程施工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混凝土澆筑質量和效率是多方面作用的結果,本小節從泵車質量控制和澆筑設備質量控制兩個方面簡要說明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的施工技術。首先是泵車質量控制,在泵送混凝土時,輸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長度應15m以上,輸送管路僅出口處可采用軟管,將軟管固定在澆筑點,輸送管路用支架等予以固定,不可與模板或鋼筋接觸,并且采取合理措施,提升混凝土輸送管道的嚴密性。而在澆筑設備質量控制方面,施工人員需要提前檢查澆筑設備,確保其有效性和完整性,若發現澆筑設備出現問題,應及時更換,保障澆筑施工的有序開展。在日常維護中,施工人員或相關工作人員應定期維護和檢查澆筑設備,使澆筑設備能夠發揮正常的效能,提升澆筑施工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實際的施工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澆筑施工技術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就要求在施工現場必須具有高水平的管理人員,能夠根據現場的各方面實際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調整指導。澆筑完成后,對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成果進行嚴格檢查,如果存在質量問題就需要盡快處理,達到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后,才能夠組織后續的施工。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建筑的需求也逐漸多樣化,房建工程施工復雜程度也在不斷增加,想要更好地完成房建整體施工,就必須切實做好混凝土澆筑這一基礎性工作,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注意做好各方面細節性內容,通過層層把關,確保混凝土澆筑技術的優勢在施工過程中得以展現,為房建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