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中國人民大學
前言:目前,我國旅游產業發展迅速。旅游產業作為復合性產業,提供旅游產品及相關服務,為旅游者提供充分的服務以滿足在旅游過程中的需求。旅游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重大的作用,拉動社會經濟,增加就業機會,同時,也帶動了文化的交流與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旅游人數增加,旅游資源日趨豐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旅游產業對經濟的影響重大,但在發展的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提出了未來我國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旅游產業的發展為經濟帶來了積極影響,同時也伴有消極影響。它的積極影響表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為國民收入與社會產值帶來了影響。增加國民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消費者通過金錢向服務者換取服務,而服務者大多都是低水平人員,這樣可以增加其收入,使得財富向低收入者流動,有助于縮小貧富間的差距。在環境較好且經濟不發達地方,發展旅游產業,可以較好的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旅游業作為服務行業,通過消費者可以享受優質的待遇,增加消費者的需求和消費欲望,刺激消費,這樣消費的規模擴大,就可以使社會產值有所提高。
其次,為就業帶來了影響。增加就業機會,旅游產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且需要能力層次不同的勞動者,因此,它可以吸引大量的勞動力。勞動者投入時間和精力較低,回報較高,且具有周期性的特點,因為,許多景區的游客是根據季節進行游玩的,這也讓勞動者的工作具有周期性的特點。并且,景區還需要臨時工和兼職人員,這也增加了勞動者的收入。
再次,為其它行業帶來了影響。旅游產業與許多行業相關聯,人們在旅游的過程中也需要保障衣、食、住、行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這也使得餐飲業、住宿業、交通運輸業、商業等行業得到發展。游客數量的大幅度增加促進了當地餐飲業、住宿業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方面更加注重,既追求飲食搭配均衡、健康安全,也追求食物味道可口,推動了餐飲業的發展。人們對住宿環境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追求環境干凈舒適、設備齊全,在拉動住宿業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建筑業的發展。對交通運輸業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交通越來越便利,到外地旅游更加方便,人們在各地之間的流動更加頻繁,這使得交通運輸業的收入增加幅度較大。旅游產業對相關行業的影響巨大,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提高了當地的發展水平。
最后,為平衡國際收支帶來了影響。這對發展中國家影響較大,許多國家鼓勵接待外鏡旅游,本國經濟發展較差,這樣可以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使得旅游外匯收入大于外匯支出,平衡收支。
旅游產業對經濟的消極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造成通貨膨脹。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也造成了當地通貨膨脹和房價上漲,由于當地發展旅游產業,帶來許多高消費者,物價和房價抬高,使得當地普通居民收入增加不及通貨膨脹的速度,消費水平下降,利益受到嚴重損害。這樣的情況并非少數,我國許多旅游發達的城市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另一方面,過度開發旅游資源。我國積極推進生態旅游,但在開發旅游資源的過程中,還會存在過度開發旅游資源的問題,面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開發商在開發旅游資源時,不應僅僅只考慮它帶來的經濟效益,還要保護生態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就是最寶貴的財富。因此,開發商應科學合理開發當地資源,不造成資源浪費,保護生態環境。積極發展生態環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我國的國情也是我國旅游業超常規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增加外匯儲備,以及保障國際收支平衡等因素,從而發展入境旅游。這使得我國旅游業快速發展,國際知名度不斷提升,使得國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提升,國內旅游資源及相關配套服務等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隨著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地擴大,造成了國內旅游市場開發相對不夠充分,無法滿足需求。
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很明顯,旅游產業發展較好的城市主要在東部,中西部發展較差。東部主要為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城市化水平高,本身旅游資源較為豐富,不僅自然資源豐富,現代城市旅游資源也相當豐富。東部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吸引了大量國內外的游客。中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厚,但經濟發展落后,交通不便,許多資源無法充分的開發。東部地區具有旅游資源的經濟優勢,而中西部旅游產業發展的較為緩慢,因此,我國的旅游產業客源集中在東部經濟發達的地區,如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等。
我國旅游產業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都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對于旅游產業的一些問題沒有明確的規定。不完善的法律法規對旅游產業的影響非常大,有些開發商為了獲取利益,不惜破壞生態環境,做一些違規行為,沒有受到法律的約束。因此,完善法律制度很重要,制約不良開發商的違規行為,防止私下交易、保護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我國的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規劃、運營、維護等方面的專業性人才,無論是在素質還是專業水平上都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在這個信息化時代,科技發展快速,必須培養出與新時代發展模式相適應的綜合型人才。首先,加強對旅游產業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對旅游產業和對自己工作的認知程度。其次,提高高校相關旅游專業人員的從業就業率,為旅游產業提供專業人才,有效地利用資源。最后,國家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提高工作人員進入旅游產業的門檻。目前,進入旅游市場的門檻較低,很多工作人員素質較低,專業素養不夠,不利于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加快實施旅游產業人才培養的戰略,為我國的旅游產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旅游產業需要制定科學的旅游規劃是很重要的,旅游規劃項目是旅游產業的一個核心內容。旅游規劃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從最先的開發規劃,然后是運營規劃,最后是后期的保護規劃,都需要重視起來,充分發揮旅游規劃的意義。旅游規劃要從全局出發,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旅游開發方案。我國東部旅游產業發展較好,中西部發展差,應從全國出發去規劃旅游資源。大力發展中西部旅游產業,重視中西部旅游規劃,打破旅游產業地區的發展不平衡,同時也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對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國積極倡導發展生態旅游,“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明確生態與旅游發展的關系,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助于旅游產業的發展。旅游開發過度或者是旅游活動過量,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在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生態保護起著引領的作用。各地要根據生態環境來發展旅游業,因地制宜。推動生態旅游的措施有很多,旅游在內的很多產業都對環境保護有積極作用,如通過環境保護打造優美景觀吸引更多的游客。通過發展旅游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當地居民獲得收益,同時也增強民眾保護環境的意識。發展生態旅游將是旅游產業和人類的共同追求,需要我們一起努力發展生態旅游。要想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就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完善旅游產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這是必不可少的,國家需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為旅游產業未來規劃與目標奠定良好條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積極引導地方政府進行規劃,為當地的旅游產業做出詳細的規劃,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達到開發生態旅游、保護環境和建立規模龐大旅游市場的目標。地方也要出臺一些相關的法規和政策,但要具有可操作性,加大力度監督好旅游市場,對破壞環境和擾亂市場秩序的人進行嚴厲的懲罰,引導我國產業向好的方面發展。開發商在旅游開發時要遵從法律法規,法律是約束人們行為的規范,如果開發商開發過度,違反法律,必定會受到懲罰。因此,完善旅游產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很重要。
結論:旅游產業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強勁。旅游產業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很重大,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只有不斷推進旅游產業向好的方向發展,才能更好的拉動經濟增長。旅游產業為國民收入與社會產值、就業、其它行業、國際收支平衡帶來了積極影響,同時,也造成了通貨膨脹、資源開發過度的消極影響。旅游產業在發展地過程中也存在著超速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以及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因此,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如培養專業人才、制定科學的旅游規劃、發展生態旅游、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充分發揮旅游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