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坤 云南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鄉村旅游以就業門檻低、村民參與性強、有利于改變鄉村面貌等特點,成為貧困鄉村實現振興的重要途徑。欒川縣是一個鄉村旅游發展較早的地區,共有 5A 級景區2家、4A 級景區5家,旅游收入在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比重不斷提升,已經成為該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欒川縣共有14 個鄉鎮,其中 11 個擁有景區,旅游專業村25個。欒川鄉村旅游開發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挖掘旅游項目,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使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新時代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很多鄉村旅游的弊端逐漸顯現,可持續發展面臨了較大挑戰,轉型升級成為了必然。
經過調查,欒川縣鄉村旅游產品以觀光型旅游為主,參與性、體驗性休閑度假類產品較為缺乏,在開發過程中缺乏創新意識,近兩年投入了民宿的發展,但是總體來講對當地特色的鄉村文化內涵挖掘還不夠,使得旅游品牌的知名度還不高,雖然景點有一定吸引力,但是對游客的二次吸引力不夠,持續性發展上存在一定難度。
欒川縣鄉村旅游業在開發后,工作人員基本都是本地村民,沒有受過旅游業的專業培訓,從游客體驗感的角度來講,在服務意識和服務品質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同時由于管理過程缺乏專業經驗,旅游景點存在著環境破壞的現象,這些也都不利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欒川縣的鄉村旅游是依附于原本的生態環境資源發展起來的,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旅游資源開發已經進入瓶頸,很多旅游景區盲目追求短期效益,通過不斷追求增加游客規模和數量來提高經濟效益,導致生態環境壓力加大。如何做到既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又能使旅游業保持蓬勃發展的態勢,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
欒川縣鄉村旅游業雖然發展較早,也帶來了一定的成效,實現了脫貧致富,但隨著周邊縣級市旅游行業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展,鄉村旅游一時間遍地開花,由于地域類似,資源也差不多,導致競爭激烈。因此欒川縣如何在當前已經飽和的旅游市場中繼續保持領頭地位,也是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欒川鄉村旅游多以傳統的觀光模式為主,深層次的互動體驗項目較為缺乏,要充分挖掘利用好欒川縣的民俗風情、傳統工藝等特色文化底蘊,建立健全品牌文化活動長效機制,增強文化的體驗感和互動性,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欒川縣打造的“欒川印象”農產品品牌,舉辦的中原旅游商品博覽會等,這些都是將當地特色農產品轉化為旅游商品的有益嘗試。
因為現代旅游業越來越注重游客的體驗感,除了觀光,在居住、購物、交通等方面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斷規范欒川旅游業的專業素養,更新經營理念,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除了從外部引進專業人才,也可以從校企合作的角度,跟周圍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進行合作,培養專業的旅游管理和從業人員。
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是有效的措施。比如可以嘗試建立專門的網站或者微信、微博等來進行旅游活動的介紹和推廣,運用現在大家熟悉的互聯網來提高欒川縣鄉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加強和知名旅游網站的合作,強強聯合,實現網上的租車、住宿、景區門票等服務,不斷為游客提供便利。
在景區設立更多的免費停車位,政府要加強對改善交通條件,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來提升欒川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比如在景區合理規劃更多的免費停車位,加強民宿服務水平的標準化建設,整治景區周邊環境,完善引導標識系統……通過政府的規范提升,使旅游環境更加舒適、服務更加便捷。
環境是影響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習總書記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指明了道路,欒川縣的鄉村旅游更是依托生態環境發展起來的,所以環境的保護需要貫穿于鄉村旅游發展的始終。一方面要給予專項的資金支持,進行生態環境的修復和維護,另一方面要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對破環旅游資源的行為進行懲罰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