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玲 山西省石樓縣農業農村局
引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發展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在“互聯網+”的時代,相關的農業部門要把互聯網融入于農業經濟發展當中,并意識到農業的基礎地位,優化網絡設施建設的全過程,逐步改進和調整農業產業機構。當前,在農業管理過程中互聯網技術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縣一些地區仍舊實施以往的生產模式,部分區域的信息溝通也不是很暢通,難以及時獲取最新的農業發展信息,且生產技術也不能符合當下市場發展的需求,回報效率比較低。其次,一些先進技術的運用創造了較多的經營效益,然而我縣農業生產方式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更新。
目前,農產品的種類有很多,但是政府部門并沒有對農業產品制定相關的標準,在農業產品市場中也沒有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標準,使得買賣雙方認知出現了很大的偏差。同時農產品在進入市場前,其品質和售價也不夠規范,客戶在選農產品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辨別產品好壞,比較偏向于選擇有著明確標準的農產品,所以嚴重影響了我縣農業的發展[1]。
當前,我縣互聯網經濟正迅速地發展,但是大部分地區的產品生產和銷售體系仍然需要逐步完善,有的地區所生產的農業產品不能順利銷售,難以發揮出互聯網功能,一些設施也有待完善,并且還缺少專業的營銷系統,使得在農業生產與互聯網融合的過程中遇到了較多難題。
建立信息平臺,對農戶了解農業市場情況非常有利,也有利于科學調整產業機構,當前廣大農戶要靈活運用互聯網技術,對于農產品也要予以重視,有效整合我縣農產品。所以,農民的綜合素質在經濟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縣政府部門應出臺相應的政策,定期和不定期培訓農戶,引導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培訓活動,熟練掌握互聯網操作方法,以此提升廣大農戶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農戶在運用互聯網時,應當了解我縣農業經濟發展的情況,結合實際情況來深入分析,并制定出一套針對性的方案,有效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密切結合互聯網發展的模式,針對農業信息技術要進行綜合集成,把農業信息的運作、感知、以及傳輸作為一個整體模式,借助大數據把農業經濟規范化與標準化路程再向前邁一大步,有效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借助大數據提升農產品抵御自然風險能力。在銷售農產品的時候,應借助電子商務優化和完善農產品的物流管理與電子支付方式,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農產品銷售平臺,例如,傳統的B2C和B2B模式,讓農產品運轉的效率得到了明顯提升,同時還降低了農產品在儲存時期的變質情況,進而完成從物流配送、網上交易到電子支付的整個過程,并且還要結合我縣農產品特點,在生產、供應、銷售等環節制定不同的模式,結合市場供需關系來科學的對農產品進行電子商務和信息化管理[2]。
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要想推動農業經濟的高效和持續發展,相關的部門要充分運用網絡技術,有效整合農業資源,盡量把可持續發展觀念滲透到我縣農業生產和運營的過程中,因此就需要結合各個地區農業發展狀況,制定合理有效的發展措施。比如,借助互聯網深入分析和農業種植有關的水文和土壤等要素,從而挖掘出農業發展相關的信息,并且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當前,人們主流的購物方式是“抖音”“淘寶”“快手”“微商”等,因此電子商務一直處在高速發展的狀態,將互聯網技術運用于農業發展中,能夠實行線上銷售農產品的方式,把農業生產和電子商務進行有效融合,構建農作物銷售平臺,利用線上平臺進行銷售和宣傳農產品,這樣不僅創造了比較高的銷售額,同時還能夠大力推廣我縣農產品。其次,相關的部門也可以采用合作方式,借助電子商務平臺與各大超市進行合作,不斷開拓銷售渠道,進而減少農產品滯銷問題,形成一個龐大的營銷體系,為我縣農業的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3]。
農村生產中網絡基礎設施相對較為薄弱,應加強網絡系統的建設,防止農產品因為物流信息,還有農產品信息等問題而不能出售。在配置基本網絡設備的過程中,要積極創新構建工作,逐步建立供應商市場與架構,構建生產者和市場銷售之間的聯系,以此滿足廣大農戶的長期需求。
結語:總而言之,在當今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已經在很多行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推動著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生產的改變,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在經濟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業是我們國家支柱產業,要想促進農業的快速發展,那么相關的部門必須要引入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滲透在農業發展中,逐漸形成“ 互聯網+現代農業 ”發展模式,對于農業生產、管理以及銷售等環節實施信息化管理,有效提升農業發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