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婷
青島市市北區統計局
隨著市場經濟逐漸放開,各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各行政區要想穩步發展,需要不斷強化統計報表工作。然而事與愿違,很多地區疏于管理,導致統計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無法準時準確的提供企業報表。無法收起報表,統計部門就無法展開工作,以至于分析結果遲遲直出不來。在缺少數據支持下,市場調整就會出現差錯,這是導致企業倒閉的罪魁禍首[1]。要想改善這個局面,需要利用會計知識推動統計報表工作的創新發展。
統計報表的種類繁多,依據不同,結果也不同[2]。根據調查范圍進行劃分,可分為兩類。第一類,全面統計報表,轄區內的企業都要上交報表。第二類,非全面統計報表,隨機抽取樣本單位,對其報表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填報單位進行劃分,有兩種類型。第一類,基層統計報表,收集基層各類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匯總。第二類,綜合統計報表,逐層填寫表格,以獲取全面數據。根據實施范圍進行劃分,可分成三大類。第一類,國家統計報表。實施范圍自然是全國,這是分析國民經濟水平的重要基礎。第二類,地方統計報表,用作了解地方發展狀況,為策略調整提供依據。第三類,部門統計報表,是檢驗部門工作成果,確定下一階段工作內容的有力依據。
統計報表工作涉獵較為廣泛,統計內容也較為豐富,包括企業信息、人員報酬、經營發展狀況等。需注意的是,企業經營發展狀況需要用多角度來看,包括財務視角、生產視角、消費視角、創新視角等。不僅統計的內容比較多,統計范圍也要廣。當前,與國民經濟相關的行業都被納入統計范疇,如餐飲、基建、工業等。收集某一行業的數據,可了解當前行業發展狀況,為后面的行業支持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礎。雖然不同行業,發展狀況有所不同,但存在一些共通點。通過橫向對比,可發現一些容易忽視的問題。只要將問題有效根除,就能確保國民經濟發展平穩。根除的手段無非是宏觀調控,這就要求政策制定準確,扶持力度充足。綜上所述,無論是統計企業信息,還是統計財務狀況,都會使用統計與會計知識。當前知識層面還有所欠缺,成為統計報表工作實施的一大阻礙。要想去除阻礙,需要明晰兩者關系,并采取必要措施。
統計報表工作的針對性較強,但管理范圍也很局限。統計部門要對基層統計站進行統一管理,確保其正確履行職責。基層統計站有義務有責任開展督促、審核工作。一般來說,基層統計站會對轄區內企業數量及類型進行摸底,以此作為任務分配的依據。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有其負責的區域,不僅要指導企業開展填報工作,還要告知審核流程標準以及申報時間,確保報表填寫規范,內容真實有效。在整個過程中,都能看到會計知識的身影。倘若人員對會計知識知之甚少,就無法發現報表中的錯誤。
即便科技再發達,也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終歸有一些工作需要由人員完成。換言之,統計人員在統計報表工作扮演重要角色,其素質高低關乎到工作優劣。當前一些基層統計站中并未安排專職人員,統計工作只能由管理人員兼任。這些人員缺少專業知識,無法給予申報企業足夠指導。正因如此,報表質量才會良莠不齊。之所以有些企業申報材料質量達標,根源在于統計人員分清統計和會計區別,這樣就可降低錯誤出現幾率。即便是企業按要求申報,也不能保證統計結果的準確,問題出在基層統計站。工作人員對審核流程知之甚少,全憑自身經驗開展工作。其實,問題并非沒有彌補的可能,只需統計人員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隨著學習的深入,人員與崗位的匹配度逐漸提升。
至于學習內容,除了要掌握統計知識外,還要及時補充會計知識。在企業端,要給統計人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提供學習網址,購買學習書籍。由企業承擔學習成本,才能免除員工的后顧之憂。學習資料要定期更新,這樣才能確保學習內容與時俱進。另一方面,設立學習獎項,激發學習熱情。企業定期評價員工的學習成果,給予表現優異者一定獎勵,這樣才能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學習表現不積極人員,企業管理者要對其做思想教育工作,促進科學認知的形成。在政府端,要努力提升審核水平。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通過解讀國政策,讓人員清楚統計報表工作的重要性。再通過職業教育,根除內部不良風氣。另一方面,普及會計知識,提升審核能力。依托會計知識開展統計工作,可確保數據收集全面,結果分析精確[3]。再對現行流程進行優化,去除多余步驟,這樣做能顯著提升審核效率。
歷經四十余年的努力,我國給世界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社會經濟實力之所以顯著提升,與統計報表工作脫不開關系。統計部門會定期督促企業上報信息,通過對信息進行系統分析,以便了解市場發展行情。再根據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找準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并制定出科學的發展目標。在目標的指引下,我國可少走很多彎路,不僅能節約資源,還能加快發展。當然,要想完成最終目標,需要提升統計報表工作水平,而提升的關鍵在于學習會計知識,希望本文能給相關人員一些參考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