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澤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底蘊深厚,遍布全城的豐富紅色文旅資源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它們已融入上海城市血脈,鑄造了上海城市精神的紅色之魂。在上海市興業路76號,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此舉行,從而開啟了中華民族的百年輝煌歷程。上海石庫門建筑、《新青年》編輯部、一大代表臨時宿舍等眾多歷史建筑,見證了黨的崢嶸歲月。


南昌成為富有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是從1927年8月1日開始的。當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在這里領導和指揮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八一南昌起義”,從此掀開了中國革命的新紀元,這一歷史時刻被載入中國革命史,也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的由來;南昌市則是成為中國“軍旗升起的地方”,并且榮列我國“英雄城市”之列。在這里,完好地保留了一批形成于20世紀20年代的革命舊址。


廣州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之城,在這片承載著光輝燦爛的紅色文化、面積為33.8平方公里的紅色沃土上,有著深厚悠久的紅色文化底蘊。1924年1月,廣州成為全國革命的中心和源泉;1924年7月,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創立,共舉辦了六期,第六期遷到中山四路番禺學宮,毛澤東同志任所長,講授有關農民運動的各種課程,為中國革命培養出了一批重要的骨干。以確立國共合作方針而彪炳史冊的中共三大在這里召開……廣州保存著大量中國共產黨從萌芽、組建到茁壯成長的歷史印記。


瑞金位于江西省東南邊陲,武夷山脈西麓,與福建省長汀縣相鄰,是享譽中外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瑞金在中國革命歷史上曾經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它是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出發地之一。


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35年1月初,紅軍長征到達遵義后,這里是紅軍總司令部駐地。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了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三天的會議做出四項決定,革命的航船撥正了航向。遵義,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和革命軍隊從挫折走向勝利、從迷茫走向光明的厚重記憶。遵義會議所留下的一系列重要戰斗遺址和文學藝術作品,共同構成了今天遵義會議紀念體系的總體框架,這是屬于全黨、全民族的寶貴文化財富。


延安,位于陜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中部,延安東臨黃河,與山西相臨,西面與甘肅接壤,是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雙擁運動”發祥地。1937年至1947年,它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國革命的指揮中心和總后方。十三年間,這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
在棗園革命舊址中,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領導中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并領導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做了充分準備。


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景區位于白銀市會寧縣城中心地帶。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地區勝利會師,標志著長征勝利結束。會寧大會師是長征勝利的標志,是民族抗戰的前進陣地,是革命力量大團結的典范,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轉折點。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等。


重慶是一塊英雄的土地,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曾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首都、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戰場的指揮中心,是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政治舞臺。
紅巖,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所在地,地處重慶市渝中區化龍橋,原名紅巖嘴,因地址屬于丹霞地貌、巖石呈紅色而得名“紅巖”,在這里,大批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凝結成“紅巖精神”。


平山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總面積為16440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西柏坡辦公,指揮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召開了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毛澤東同志向全黨發出了“兩個務必”的號召。西柏坡成為黨中央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故有“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中國命運定于此村”的美譽。



北京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北京既見證了早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也見證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涵蓋了中國共產黨從孕育、成立到發展的全過程。北京目前存有諸多與中國共產黨創建活動有關的重要會議場所、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重要黨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紀念設施等多處舊址,形成了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