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富證券

圖/視覺中國
港美股市場制度更加靈活
港美股和A 股在交易機制上最大的區別就是港美市場實行T+0 的交易機制,即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當天賣出,且無漲停限制,這就相應提高了市場上的資金流動性。而且,港美市場不僅允許買空,也允許賣空,這樣即便在市場下跌的時候,投資者也能獲利。
美股市場還有各種各樣的期權組合以及與新興市場掛鉤的ETF 基金,有利于投資者制定更加豐富的投資組合,實現更強的風險對沖機制。此外,港美股市場上機構投資者占較大比例,所以市場穩定性也相對較高。
在港美市場可以買到全球最優秀的公司
港美市場聚集了全球知名公司,是價值投資者的樂園。舉例而言,美股市場匯集了蘋果、亞馬遜、特斯拉、微軟等全球知名公司;港股則聚集了中國的明星科技公司,如騰訊、小米、美團等;此外還有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網易等在港美兩地上市的公司。從行業多樣性來看,除了科技股,港美市場還有優質的稀缺性板塊,如物管、SaaS 概念、新能源汽車、高教以及生物醫藥等。

一級市場活躍度高,行業翹楚紛紛赴港美上市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行業獨角獸也不斷涌現。由于港美市場的開放性,這些公司大多選擇去港美上市。港股市場自2019 年以來收獲了眾多優質公司的IPO,如快手、思摩爾國際、明源云、泡泡瑪特、農夫山泉、藍月亮等。此外即將上市的新股還有字節跳動、微醫、商湯科技、衛龍、嘀嗒出行等。
明星公司備受市場關注,上市首日也表現不俗。如諾輝健康、魯大師、快手等公司上市首日漲幅均超過150%,給參與港股一級市場的打新投資者創造了豐厚的收益。如果以2020 年上市新股【中簽收益】×【平均一手中簽率】估算2020 年的打新收益,假設以5 萬港元作為打新的本金,2020 年港股打新的中簽收益率可達111.3%。
美股市場方面,自2019 年以來,跟誰學、泛生子、理想汽車、貝殼、小鵬汽車、名創優品、涂鴉智能、知乎、滴滴等熱門中概股先后赴美上市。另外,近期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也向美股遞交了上市招股書。由此可見,港美市場制度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也造就了其資產的豐富性。

港股制度不斷優化,新經濟公司成為核心資產
5 月21 日,恒指公布最新季度結果,金融所占權重下跌3.88個百分點至37.3%,信息科技業在阿里巴巴、美團權重大增的帶動下,所占權重增加3.58個百分點至26.4%。恒指結構持續優化,疊加港股制度的改革、互聯互通機制的優化,吸引了更多的互聯網巨頭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2021年以來,嗶哩嗶哩、百度、攜程、汽車之家等多只熱門中概股相繼回港上市,再次掀起了中概股回歸潮。可見,新經濟資產成為港股市場核心資產的趨勢越來越明確,而隨著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新經濟的產業地位與日俱增,在盈利增長和市場表現方面都有明顯的領先優勢。
港股資產價值獲認可,南下資金持續流入
港股市場作為離岸市場,外資、香港本地資金和南向資金共同決定了港股的資金面。2021年Q1,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608億港元,同比上升182%,占主板成交金額的比重為12.5%。南下資金占比的提升體現了內地資金對優質港股資產的認可,從而提高更多內地投資者投資港股的興趣,港股市場的流動性也有望隨著南下資金的流入進一步提高。
低估值和經濟復蘇雙驅動,港股科技股能否迎來底部反轉
2021年春節后,科技股因估值過高以及美債收益率走高而受壓,但是科技股公司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同期,上游能源及原材料行業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提振,表現突出。而大宗商品的上漲受益于一季度以來的經濟整體復蘇。由此可見,雖然疫情仍有反復,但全球經濟正從疫情中慢慢走出來,科技股公司的業績也有望隨著經濟復蘇步伐的加快進一步提升。

在經歷了春節后的大幅回調后,科技股的高估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化,風險收益較之前已有較高吸引力。在公司業績支撐和反壟斷政策的明朗下,以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為代表的科技公司未來有望迎來底部反轉的機會。
道指、納指表現強勢,美股牛市還能走多遠
美股已經整整牛了十一年。從2009年3月低點到2021年6月初,道瓊斯指數累計漲近430%,納斯達克指數漲近1000%,標普500指數累計漲超500%,中間幾乎沒有出現過重大調整,美股也因此成為全球投資回報率最好的資本市場。基于對貨幣寬松和經濟復蘇的預期,2021年二季度以來美國股市延續強勢表現。在當前時點下這兩大預期還沒有發生重大變數,本輪美股牛市或許還有很長一段路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