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富



我國地域非常遼闊,再加上不同地區在自然條件形成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對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和規劃的重視程度,實現資源的合理性應用。并且要在我國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更加有序地進行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的保護以及規劃,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彰顯我國歷史發展風貌,還有助于展現我國的大好河山,提升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和規劃的效果。
青山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東部,在自然保護區規劃的過程中,以創造性的工作模式,通過防火瞭望塔和野生動物救助站來保證這一地區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在這一景區中,方圓不到兩平方公里的范圍中,具有大小不一的鍋穴一千多個,保護區內野生植物66棵,屬于天然的保護穴,在這一地區中分布著天然冰臼,屬于世界奇觀。本文以青山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為例,分析了在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規劃中的問題和有效的優化方案,以供參考。
隨著我國當前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劣,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社會上廣泛關注的問題,為了維護我國的生態環境,雖然一些部門加強了對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和規劃的重視程度,但是在實際實施時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與實際情況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與發達國家的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的建立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需要認真地分析在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和規劃工作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實際保護規劃的效果。從整體上看,以往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和規劃工作中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為了使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和規劃效果能夠得到全面提高,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對這些問題的重視程度,完善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從而對實際工作起到重要的引導和支撐作用。但是從我國當前立法現狀來看,雖然羅列出了大體框架,但是對于一些細節性的問題來說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經常會遇到立法空白的問題。自然保護區很少涉及有關地質遺跡方面的內容,導致了實際保護區立法建設存在嚴重的空白。我國對于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的立法只有一些自然保護區的條例,但是由于這些立法層次是比較低的,無法給實際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導和引導作用。其次在立法方面還存在著滯后性的特征,使得不同地區在落實我國法律法規時存在著參差不齊的問題,在我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中指明了國家對自然保護區實施的是綜合管理和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體制,但是在地質遺跡保護管理工作中,明文規定了對于獨立存在的保護區,由保護區所在地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管理,在第15條規定對于分布在其他類型自然保護區內部的地質以及自然保護區所在的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地質遺跡保護區審批機關所提出的保護要求,實現原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協助功能,實現保護區的管理。雖然我國在立法方面羅列出了這些條文,但是由于不同法律條文在實際實施時存在的矛盾和沖突是非常嚴重的,導致了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在管理方面存在著滯后性的特征,無法貫徹落實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職責以及管理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自然資源的浪費。
在當前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中還存在著地質遺跡破壞問題較為嚴重的情況,主要是由于我國相關管理制度和立法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相關部門并不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工作重點,也沒有加強對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的巡視力度,所以經常會存在人為破壞的問題。一些重要的古生物化石遺產和重要價值地區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比如廣西的許多溶洞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這些地質遺跡一旦出現損毀,那么后期修復和恢復的時間是比較久的,不僅會造成我國資源的浪費,還無法讓人們感受到我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風貌。其次在地質遺跡管理機構上面還存在著管理不到位的問題,不少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并沒有加強對實際工作的重視程度,再加上管理人員數量不足和業務素質不高,所實施的保護手段存在著薄弱的問題。由于自然保護區本身的資金來源存在著不穩定的問題,地域非常的偏僻,所以并沒有充足資金和設備來負責日常的管理和保護工作,再加上科研人員由于經費緊張,無法有序地進行保護區管理模式的分析以及遺跡的保護,所以導致實際工作無法更加有序進行。最后由于實際管理資金的缺乏,一些管理人員并沒有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地質情況的全面了解和分析,甚至還不了解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主要的地質類型和保護的要求,這給實際工作帶來諸多的問題以及偏差。
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和規劃的策略
為了使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規劃工作能夠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效果,防止出現資源浪費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完善我國的立法,填補以往立法中的一些空白之處。相關部門可以專門針對地質遺跡內自然保護區保護和規劃工作的要求,建立專門的立法體系,有效地約束和管理實際的保護規劃行為,防止出現資源利用不到位的問題。在法律事實上要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全面保護的作用,在條例中要引導公眾參與到自然保護區的環境保護工作中,不僅要明確公民的保護義務和監督舉報權,還需要參與其中,賦予公民一定的參與權,以此充分地調動公民對于自然保護區保護的積極性和必要性,也可以形成良好的監督機制,使得相關管理部門可以更加認真和一絲不茍地進行本職工作。在青山保護區中,按照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完成了保護區外部邊界的有效測量,確定了保護區的具體面積和位置,以保護中心鄉鎮為主開辦了地質遺跡實物展覽,將一些重要的化石和地質剖面圖向當地群眾進行了廣泛性的宣傳,促進吸引了農民,還吸引了一部分的學生,全面講解了這一地質遺跡的發展歷程和主要的基本知識。
其次,在法律中要明確規定自然保護區完善的管理體制,提升部門的綜合地位,并且還要貫徹落實責任制度,使得不同部門能夠明確責任工作職責以及工作范圍,實現統一法律約束管理,在立法上進行相互的協調。最后在法律法規制定時,還要根據不同部門之間在自然保護區職能方面的沖突進行有效的協調,可以建立有關協調監督的機構或者是法律授權的監督部門,完成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規劃工作。
由于大多數的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屬于公益性的事業,公益性和社會效益是首要的工作前提,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著保護區資金短缺的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相關部門可以制定一些優惠政策,不斷地擴充和發展資金籌集的渠道,比如國家可以針對自然保護區建立專門的補助資金和專項基金等,將這些資金納入國家當前人才建設計劃和環境保護計劃工作中,解決以往工作模式中的束縛之處。各個級別的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保護區的投入力度,多方位吸引社會投資,鼓勵社會捐助,也可以爭取一些國際上的資助,提高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效果和水平。
由于在以往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工作中還存在著粗放式的工作局限,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對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力度,從而使得實際管理工作能夠具備現代化的特征,多方位地滿足實際工作需求和工作要求。
如果某一個地質遺跡內自然保護區在法律法規落實方面和立法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的話,那么可以制定一些操作性較強的管理制度,加強對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的了解和認識,做到有據可依。還需要加強執法監督管理力度,及時地發現在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此外,還需要提高保護區的自我發展能力,各個部門要加強針對性的引導和指導,以生態旅游為主,合理地利用保護區的資源,使得保護區的資金能夠具備豐富性和充足性的特征。
在當前時代下,為了保護我國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加強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管理以及規劃已經成為社會上廣泛關注的問題,各政府部門需要明確責任工作職責,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宣傳力度,并且完善不同地區有關自然保護區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從而使得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和規劃能夠具備現代化的特點。
作者單位:棗莊市第十五中學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