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主題框架分析法的廣東省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實施現狀分析

2021-07-12 14:55:28鐘桂鴻張茜吳其聰余清雅劉佐仁
中國藥房 2021年12期

鐘桂鴻 張茜 吳其聰 余清雅 劉佐仁

摘 要 目的:為廣東省順利推行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相關部門科學監管零售藥店助力。方法:采用關鍵人物訪談法,對廣東省藥品監管部門專家、零售藥店負責人、高校相關政策研究專家共68位進行深度訪談,并采用主題框架分析法對質性訪談資料進行處理,就廣東省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的實施現狀、存在的問題、建議進行匯總。結果與結論:廣東省的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實施情況總體良好,各級藥品監管部門能夠按照政策要求開展日常監管;零售藥店能嚴格按照分級分類管理政策規范經營,并建立了較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但仍存在政策執行難度較大、政策明確性不足,政府監管部門監管壓力和監管風險增加,零售藥店經營成本上升、經營壓力增大,執業藥師數量缺口大、“掛證”行為難查處,偏遠地區藥店生存困難、社會公眾的用藥便利性受到一定影響等問題。建議完善政策內容、出臺相關配套措施,強化監管隊伍建設,加大政策宣傳,完善對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查處的方式方法,幫助零售藥店開展多元化、連鎖化經營等。政府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政策內容,積極調整監管方式方法,使該項政策能更好地貫徹實施。

關鍵詞 廣東省;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實施現狀;主題框架分析法

ABSTRACT ? OBJECTIVE: To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policies of retail pharmac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scientific supervision of retail pharmacies by relevant departments. METHODS: In this study, key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mong 68 interviewees, involving experts from Guangdong drug regulatory department, head of retail pharmacies and research experts on relevant policies of universit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policy of retail pharmac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 CONCLUS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policies for retail pharmac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operated well. Drug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t all levels could conduct daily supervision in accordance with policy requirements. Retail pharmacies operate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policy and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difficulty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sufficient policy clarity, increased regulatory pressure and regulatory risks from government regulatory agencies, rising operating costs and increasing pressure in retail pharmacies, the large gap of licensed pharmacists, difficult to investigate and deal with “affiliation of certificate” behavior, and difficult survival for remote pharmacies, and the impact on the convenience of drug use of the public. It is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content of the policy, introduce related supporting measur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pervisory team, increase policy publicity, improve the ways and methods to investigate and deal with the “affiliation of certificate” behavior of licensed pharmacists, and help retail pharmacies to diversify their operations and chain opera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content of the policy and actively adjust the supervision methods to make the policy better implemented.

KEYWORDS ? Guangdong province; Retail pharmacies;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tatu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matic framework analysis

長期以來,我國藥品零售業存在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參差不齊的現狀,對不同類型零售藥店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是合理分配行政監管資源、推動零售藥店專業化和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1]。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出臺,提出“推進分級分類管理,規范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行為”[2]。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零售藥店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是適應新時期科學管理、有效監督、提升監管水平的需要[3]。2018年3月,原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出臺了《藥品零售企業分級分類的管理辦法(試行)》[4](下稱“《辦法》”),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建立并系統實施了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模式,并且建立了配套的動態調整體系。該《辦法》根據零售藥店的經營場地規模、經營范圍、藥學技術人員配備情況及其他經營條件情況,對零售藥店實施動態分類管理。根據零售藥店設置條件與藥品經營范圍、經營規模的適應程度,將零售藥店分為一類、二類和三類店。其中,一類店可經營非處方藥,二類店可經營非處方藥和處方藥(注射劑、抗腫瘤藥、抗生素、生物制品、二類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罌粟殼、中藥飲片等除外),三類店可經營非處方藥、處方藥、中藥飲片等所有可在藥品零售企業中銷售的藥品。此外,藥品監管部門還按照經營的產品類別、經營業態及生產經營規模等風險因素對藥店進行風險管理層級劃分,包括A級(低風險)、B級(中風險)、C級(較高風險)和D級(高風險)[5]。

隨著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的落實推廣,廣東省作為國內實施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的先行者,其分級分類政策實施現狀與零售藥店發展方向引起了社會極大的關注,亦為其他省份的政策試點和推進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借鑒。但在該政策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偏遠地區執業藥師配備不足、基層監管執行難等問題。基于此,筆者擬通過關鍵人物訪談法探討關于該項政策的實施、效果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推進零售藥店分級分類政策有效落實的相關建議,以期為廣東省順利推行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相關部門科學監管零售藥店助力。

1 對象與方法

1.1 訪談對象與訪談方法

本研究從政策執行者、政策目標群體、政策研究者等不同角度選取了來自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等不同地區的共68位關鍵人物進行訪談,包括藥品監管部門專家16位[均為國家藥品經營管理規范(GSP)檢查員]、零售藥店負責人41位、高校相關政策研究專家(從事醫藥政策研究且具備副教授及以上職稱)11位,從多個角度調查關鍵人物對實施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的認知及工作體會。所選的受訪者均在其各自領域從事相關工作10年以上,在藥品零售領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本次訪談形式包括一對一訪談、專題座談會及網絡訪談(電子郵件形式)。其中,16位藥品監管部門專家和30位零售藥店負責人采用一對一訪談,另有11位零售藥店負責人采用專題座談的方式(分2次進行),11位高校相關政策研究專家均通過網絡訪談。訪談時間為2019年11月-2020年3月。

1.2 訪談內容

本研究運用公共政策執行理論對廣東省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的實施現狀進行分析,根據文獻[6],將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歸納為政策問題的特性、政策本身以及政策以外等3個因素作為政策執行綜合模型框架,同時結合藥品流通理論基礎和分級分類管理政策要求[4,7],設計了針對上述關鍵人物的半結構訪談提綱。采用專家咨詢法,邀請藥品零售企業負責人、醫藥政策法規研究專家、醫藥流通行業研究領域專家等,組織專題座談會對初步設計的訪談提綱進行論證和調整,形成正式可用的訪談提綱,訪談要點詳見表1。由于“1.1”項下3類關鍵人物工作領域或研究領域有所不同,故訪談內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例如,藥品監管部門專家的訪談,主要了解監管部門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零售藥店負責人的訪談,主要了解影響零售藥店實行分級分類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高校相關政策研究專家的訪談,主要了解廣東省實行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在政策具體執行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3 質量控制方法

本研究采用經專家論證的訪談提綱進行訪談,并選擇經驗豐富且經相關培訓的訪談員開展訪談活動。在訪談開始前征得受訪者同意,由訪談員對訪談過程進行記錄并全程錄音,以保證訪談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1.4 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主題框架分析法對訪談資料進行處理分析。主題框架分析法是一種較為成熟的質性研究方法,其以大量的文本資料為應用基礎,結合研究目的構建可以編碼的主題類別,并以此對數據資料進行歸納分析。作為一種建立在表格基礎上的質性資料分析手段,目前主題框架分析法被廣泛應用于政策或項目的評估分析[8]。由于當前對于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實施現狀的研究還沒有成熟的理論框架,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基于關鍵人物訪談內容分析的主題框架分析法和匯總分析兩部分[9]。在主題框架構建并對68份資料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有部分訪談資料的內容有重復。因此從第1份資料開始逐份進行添加,至第60份資料時,主題框架所涵蓋結果已達到飽和,第61~68份訪談資料能被建立的主題框架所囊括。故本研究將68份質性資料分為兩組,其中前60份樣本數據用于主題框架構建,后8 份用于理論飽和度檢驗。

1.4.1 資料整理 (1)資料熟悉。訪談結束后,研究人員將訪談的錄音資料和記錄筆記轉為文字資料,在Excel 2016軟件中進行編碼管理和統計,并對其中的關鍵信息點進行記錄。

(2)主題框架的確定。對訪談資料進行分類和標記,根據上一步驟中記錄的關鍵信息點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訪談提綱制定出主題框架;在此基礎上,對訪談內容加以分類和匯總,最后形成一個包含若干主題和相應一級指標的較為精煉的主題框架,形成編碼單。

(3)資料編碼。本研究采用“專家編碼-主題編碼-語句編碼”的編碼格式對訪談資料進行逐一分析。其中,在“專家編碼”中,“J”表示藥品監管部門專家、“Y”表示零售藥店負責人、“G”表示高校相關政策研究專家。在編碼過程中,若遇到超出編碼單范圍的資料,經分析內容若有可以明確歸類的主題條目,則繼續按編碼單中同類主題的編碼值繼續編碼,否則應擴展編碼單范圍。對所有資料進行標記、歸類后,統計各編碼出現頻次。

1.4.2 匯總分析 匯總60份樣本數據資料后,對編碼后的主題條目進行整理,將概念相同或意思相近的內容進行統一表述,如將“鄉鎮藥學技術人員配備難/較為不足”等統一為“鄉鎮難以承受三類店的藥學技術人員配備要求”,形成二級指標;根據語義將二級指標匯總到一級指標的對應范疇;進一步將一級指標匯總成不同的主題,并以此建立主題框架表。將剩余 8 份訪談數據再次進行編碼標記,分析編碼過程中是否產生新的主題,由此判斷已構建的主題框架是否飽和。最后,對最終形成的訪談結果的關鍵主題進行分析解釋。

2 結果

2.1 訪談結果

采用Excel 2016軟件,由兩名編碼員對訪談資料獨立進行編碼及歸類,并計算編碼一致性水平。經檢驗,所構建的主題框架是飽和的,最終形成的訪談結果主題框架包括政策執行現狀、存在問題和建議等3部分,涵蓋20個一級指標、65個二級指標,詳見表2。根據文獻[10],當歸類一致性系數(k)大于0.500時,認為編碼一致性符合研究基本要求,編碼結果可靠。k值按如下公式計算:k=2M/(N1+N2)。式中,M表示兩次編碼相同的頻次;N1、N2分別表示兩位編碼員每人編碼的總數。經計算,本研究的k值為0.569。可見,本研究的編碼一致性符合上述要求,穩定性較好,編碼歸類結果可信。

2.2 政策實施現狀

2.2.1 政策實施后的監管現狀 訪談結果表明,廣東省的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已基本建立,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基本能夠按照政策要求進行日常監管。

(1)在政策出臺后,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了相關法規解讀供各監管單位學習;各監管單位積極開展內部培訓,藥品監管人員就政策的理解情況進行了交流;上級部門開展“送課下基層”等活動,有效提高了各基層藥品監管單位的業務水平,有助于藥品監管人員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2)作為政策的執行者,藥品監管人員通過會議解讀、上門宣傳、微信或QQ工作群等媒介主動向零售藥店宣傳法律法規政策,鼓勵、引導其適應政策變化要求;同時,鼓勵連鎖企業收購或重組單體零售企業,化解風險因素,提升連鎖率。有藥品監管部門專家表示,所在地區還開展了“零售藥店示范店提升工程”,通過宣傳發動、獎勵扶持,使部分優秀藥店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3)在執法管理方面,藥品監管部門將各藥品零售企業風險等級錄入藥品監管系統,并在日常檢查工作中結合風險等級制定檢查計劃,重點關注高風險企業和單體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情況,合理分配監管資源,制定檢查計劃;在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檢查中,藥品監管部門設法從多方面核實,包括在崗人員花名冊、值班表等,主抓“五險一金”購買記錄,強化執業藥師在職在崗要求,嚴厲打擊“掛證”現象。

(4)在執法監督方面,各級監管部門努力提高效率,多措并舉監督各級執法人員積極履行職責;不定期組織飛行檢查,了解及掌握零售企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當地監管部門;將日常監管、專項整治、違法案件查處等納入績效考核,提高基層執法人員的積極性;在執法過程中引進執法記錄儀,對執法人員的現場檢查執法行為進行記錄,進一步規范藥品監管行為。

2.2.2 零售藥店政策執行現狀 《辦法》試行以來,新開辦或換證的零售藥店基本能有效按照《辦法》經營,各項要求基本落實到位,并建立了較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1)大部分連鎖零售藥店有較為完善的內部管理考核標準,藥學技術人員配備情況基本能較好地滿足當前政策要求,且藥學技術人員素質較高;建立的計算機信息系統較為完善,藥品質量管理、藥品追溯管理等措施也比較到位。

(2)零售藥店專業水平有所提升。在參與調查的零售藥店中,在政策實施以來已申請換證或新開辦的零售藥店,根據其申報類別,均已按照政策要求配備了相應的執業(中)藥師、(中)藥師等藥學技術人員在崗工作,負責日常的處方審核、調配及合理用藥指導等,零售藥店逐步向專業化方向轉型;尚未申請換證的零售藥店,門店基本能夠配備1名執業藥師(含執業中藥師)和1名藥師(含中藥師),但部分門店(主要是一類店)只有2名藥師。

(3)零售藥店從業人員自我提升意識有所增強。零售藥店均能重視并積極引導藥學技術人員提升業務水平,并能制定相應的激勵辦法,如連鎖藥店總部會開展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對相關人員執業資格、專業職稱提升的補貼,使得從業人員參加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和職稱評審的積極性有所提高。

(4)零售藥店集中度提高。在藥店換證驗收方面,各地情況較為相似,為獲得中藥飲片的經營資質,申請換證的類別以三類店居多,且大部分三類店都是連鎖門店;部分申請為二類店,少數為一類店。同時,各地藥店也存在注銷的情況,一是藥店無法達到政策要求被迫退出市場,二是單體藥店被收購或原許可證被注銷。有藥店負責人在調研中表示,目前企業的主要精力在于維持現有門店的正常營業,新開門店節奏已經放緩,零售藥店過飽和現象有所緩解。

2.3 存在的問題

2.3.1 政策執行難度較大 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政策不僅是加強藥品流通行業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更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但政策層級的拔高也使執行的難度系數增大[11]。由于政府機構改革,目前零售藥店監管職責由基層市場監管部門承擔,部分地區存在監管人員專業性不足、數量不足的問題。同時,此前因行業準入門檻低、行業規范化管理欠缺,廣東省藥品零售行業一直呈現 “多、小、散、亂”的特點,若欲通過分級分類實現集中化管理,勢必會損害部分零售藥店的利益。以上現象都會對政策的順利實施造成一定影響。

2.3.2 政策本身的問題 對于政策內容本身的問題,不少受訪者表示有所疑問,例如:(1)《辦法》中規定只有三類店有中藥飲片的經營資質,但對經營中藥飲片的藥堂或藥行的人員配備情況并未予以明確規定。(2)一類店應當配備至少1名藥師或以上職稱的藥學技術人員,但對于僅能達到一類店要求的零售藥店也會因難以達到“企業負責人應具備執業藥師(或執業中藥師)資格”的要求而被迫退出市場,導致這部分藥店人員下崗,也影響了周邊公眾的用藥可及性和便捷性。(3)執業藥師能否審核中藥處方、執業中藥師能否審核化學藥處方仍不明確;此外,《辦法》規定,在三類店中,經營范圍包括“中藥飲片”的應配備至少1名執業中藥師或中藥師或以上職稱的藥學技術人員,這意味著具有中藥飲片經營資質的三類店可不必強制配備執業中藥師,那么對于中藥方劑和中成藥的處方審核、合理用藥指導職責是否可由執業藥師或中藥師承擔?(4)動態監管工作未有實際操作指南,未明確風險級別的劃分依據及相應的管理辦法。

2.3.3 關于執法監管 (1)有藥品監管專家認為,政策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大監管壓力,升高監管風險。因零售藥店成本上升、利潤減少而引發的執業藥師“掛證”、門店超范圍經營、藥品以次充好等現象可能與監管部門的監管壓力增大和風險增加有關。(2)自政府機構改革后,各級市場監督管理局中藥品監管的力量相對削弱,專業的執法人員外流嚴重,而廣東省內零售藥店基數龐大,一線執法人員的監管壓力大,加之繁重的監管任務也使得監管人員參加培訓的時間有限或積極性不夠等,導致監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不高。同時,個別縣級藥品監管人員反映,基層缺乏來自省級、市級組織的專業培訓,導致其對基層監管單位進行的培訓更多局限于個人的理解、經驗,雖可應對常規檢查工作,但在面對專業問題時可能出現政策敏感度不夠、針對性不強等情況,從而給日常監管工作造成一定困難。

2.3.4 關于藥學技術人員的監管 (1)藥學技術人員不在崗的問題難以查證。一般情況下,在現場檢查中,藥學技術人員若能在規定時間內回到門店,便認定為在崗。部分藥店尤其是地處城鄉結合部、農村鄉鎮地區的藥店在日常檢查中常可見執業藥師不在崗的情況。(2)缺乏各地藥監部門間藥師、執業藥師變更備案的銜接機制。部分藥店的藥學技術人員離職后無法及時進行補充,或為了繼續經營選擇隱瞞而未向當地藥監部門報備等,藥學技術人員是否在職的情況存在監管“真空”。(3)執業藥師數量不足。按照目前零售藥店的實際情況,為申請中藥飲片的經營資質,零售藥店新開辦、變更、換證的,都以三類店為戰略發展重點。截至2020年3月,廣東省擁有藥店數量5.5萬家,位于全國首位,而注冊在零售藥店的執業藥師僅有5.5萬人,尚無法滿足零售藥店的配備需求,執業藥師缺口大[12]。(4)廣東省區域發展不協調,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發展差距較大,由于地理位置偏遠、經濟發展較落后,鄉鎮地區零售藥店的執業藥師配備不足,人才流失問題較普遍。

2.3.5 關于零售藥店經營 零售藥店人員普遍反映,按照政策目前的人員配備要求,零售藥店經營壓力增大,主要表現為經營成本和團隊管理成本的上升,對于欠發達地區、偏遠地區零售藥店的影響更為明顯。偏遠及經濟落后地區的人口少、市場競爭優勢弱,難以達到三類店要求,加之沒有中藥飲片的經營資質,利潤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處于弱勢的微小型銷售企業、單體藥店降為一類、二類店勉強維持生存,或被迫退出市場;當地公眾日常用藥也因此受到影響,尤其是具有中藥飲片經營資質的藥店數量太少,無法滿足公眾中藥調配的需求。

2.4 受訪專家對促進該項政策實施的建議

2.4.1 完善政策內容,提高政策可操作性 針對政策本身的問題,受訪專家建議應進一步完善政策內容,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1)一類店在滿足配備1名藥師或以上職稱藥學技術人員的情況下,“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企業負責人應具備執業(中)藥師的資格”的規定依舊限制了一類店的生存。建議廣東省參照湖北、山東、重慶等地的做法,對一類店的要求適當放開,允許其法定代表人或企業負責人可不由執業(中)藥師擔任,允許由1名具有3年以上藥品經營質量管理工作經歷、具有藥學中專以上的人員承擔執業藥師職責,這對于一類店尤其是農村鄉鎮以下地區藥店的開辦更為合理。(2)對于市場上僅經營中藥飲片的藥店而言,現有三類店的“1+3(1名執業藥師+2名藥師+1名中藥師)”或“2+2(執業藥師或執業中藥師共2名+2名藥師)”的藥學技術人員配備模式過于苛刻,建議重新明確這類藥店的規范經營:對于僅經營中成藥/中藥飲片的零售藥店,可配備1名執業中藥師和1名中藥師或以上職稱的藥學技術人員負責質量管理、處方審核及藥學服務等業務。(3)細化和完善風險等級劃分依據。對于零售藥店的經營風險等級評定也應將日常的監督檢查、投訴舉報、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作為藥品安全信用考察項,增加對有違規記錄的零售藥店的監管頻次。監管部門可根據藥品經營企業的風險等級,調節工作重心,對風險等級較高的藥品經營企業,增加監管頻次并加強監管力度。

2.4.2 探索差異化配備政策,設置延緩過渡期 目前藥店的執業藥師數量仍未能滿足藥店需求,偏遠及經濟落后的鄉鎮地區人口少,工作環境較差、待遇較低,藥店難以留住執業藥師在當地執業。鑒于此,建議針對當前部分地區執業藥師不夠用、配備難的實際情況,在不降低現有執業藥師整體配備比例的前提下,探索制定并實施差異化配備執業藥師的政策,并設置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對于執業藥師存在明顯缺口的地區,允許藥品零售企業配備使用其他藥學技術人員承擔執業藥師職責,過渡期不超過2025年[13];同時,鼓勵大型零售連鎖藥店在執業藥師配備條件較好的前提下,通過遠程藥學服務等方式支援鄉鎮藥店,保證公眾用藥安全、便利[14]。

2.4.3 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提升監管效能 監管人員不足、專業水平不高是目前藥品監管部門較為突出的問題。在目前的監管體制下,要對人力資源進行科學整合,根據監管任務和監管力量,合理設置機構及崗位,確保基層有責任、有崗位、有人員,能有效開展工作。建議逐步完善廣東省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隊伍建設,由省級藥品監管部門組織建立職業化檢查員隊伍,承擔相應的檢查任務,并明確專門機構負責職業化檢查員隊伍的建設管理、統籌調配和集約利用[15]。此外,對零售藥店進行科學評估后確定分類分級,從而制定不同的監管策略和監管重點,合理分配監管資源。對低級別的零售藥店,以重點加強經營行為規范性監管為主;對高級別的零售藥店,則應在監管行為規范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其藥學服務能力、經營管理能力、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2.4.4 加強政策宣傳和效果公示 重視政策宣傳作用,營造適宜的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的社會環境,形成由監管部門主導、社會共治的分級分類管理風尚。針對已進行風險等級評定和藥店類別核定的,建議將藥店分級分類結果相關信息張貼在藥店內醒目位置,這不僅有利于社會公眾監督,形成社會共治良好氛圍,而且還有利于形成市場競爭淘汰機制,促使一類、二類店加強相關設施建設,提高其分類級別。開展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標識懸掛及宣傳工作,大力宣傳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辦法,便于行政監管和公眾識別,形成社會共治格局。

2.4.5 強化藥學技術人員在職在崗管理 在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檢查中,對查實的“掛證”執業藥師要錄入全國執業藥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撤銷其注冊證書并堅決予以曝光;還要將“掛證”執業藥師納入信用管理“黑名單”,實施多部門聯合懲戒。同時,應加強各地基層監管部門與省執業藥師注冊中心的信息互通,當連鎖藥店藥學技術人員內部調動或自行離職、相關注冊備案信息發生變化時,執業藥師注冊中心應定期將執業藥師等藥學技術人員變更的名單進行傳閱或告知,或直接推送至該藥學技術人員原執業單位所在的基層藥監管理部門,以實行實時精準監管。

2.4.6 政府引導企業轉型升級,提高藥店整體質量 對于原本經營狀況良好的藥店,政府部門應持續、積極引導其選擇加盟連鎖企業,通過增加信息化裝備、增加技術人員、實行連鎖企業的管理制度來提高藥店等級水平;此外,政府也應適當引導連鎖企業將范圍擴充到偏遠地區,并給予相應支持,如降低偏遠地區人員配備要求、適當放寬經營面積要求、鼓勵企業開辦中藥行/中藥堂專營店等。此舉一方面可確保滿足當地公眾用藥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促進行業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

2.4.7 積極探索“互聯網+”技術,用新技術賦能零售藥店 遠程審方是零售藥店應對執業藥師配備不足、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藥等問題的過渡手段,不可否認的是,遠程審方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執業藥師數量不足、掛靠、不在崗等問題,還幫助藥店降低了經營成本。然而,不解決處方來源問題,遠程審方僅是擺設[16]。因此,政府需積極規范引導零售新業態的發展,一方面,積極探索“互聯網+醫療”模式,慢性病、常見病患者可選擇與醫療機構簽約的零售藥店,通過遠程問診來獲取處方,以滿足其用藥需求;另一方面,建立省級醫療機構處方流轉平臺,推動電子處方外流,一端對接醫療機構,一端對接社會零售藥店,實現醫療信息共享,切實發揮執業藥師的專業作用。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遠程診療、遠程審方等新醫療模式,將有助于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

3 結語

我國關于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相關制度的探索始于 2007 年,但十多年來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有關部門總結其原因為“管理標準不統一、工作推進不平衡、協調聯動不到位、結果應用不充分”[4]。本研究針對政策實施現狀、存在問題的分析僅是結合專家訪談結果對廣東省內現階段實際情況進行的理論性探討。由于現在分級分類管理政策還處于試驗和摸索階段,不斷有新的問題需要研究解決,只有建立強有力的監管機制推進政策落實,針對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調整方式方法,鼓勵、引導藥店升級轉型,不斷提升藥店的專業度和服務能力,才能有助于發揮零售藥店服務于民的社會作用。

參考文獻

[ 1 ] 米攀義.新醫改背景下我國零售藥店經營與藥學服務現狀及其發展策略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9.

[ 2 ]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13號[EB/OL].(2017-02-09)[2020-08-31]. http://www.gov.cn/zheng-? ? ? ? ? ?ce/content/2017-02/09/content_5166743.htm.

[ 3 ] 吳錦.我國零售藥店分級管理實施狀況、困境及對策研究[J].中國藥房,2017,28(1):141-144.

[ 4 ]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藥品零售企業分級分類的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粵食藥監局藥通〔2018〕23號[EB/OL].(2018-03-15)[2020-08-31]. http://mpa.gd.gov.cn/zwgk/gzwj/content/post_1841441.html.

[ 5 ]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食品藥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EB/OL].(2017-01-11)? ? ? ? ? [2020-08-31]. http://mpa.gd.gov.cn/gkmlpt/content/2/2109/ post_2109451.html#1889.

[ 6 ] 張北川.綜合模型視角下政策執行問題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5.

[ 7 ] 袁曉龍.我國零售藥店藥品GSP實施現狀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5.

[ 8 ] 廖星,劉建平,ROBISNON N,等.定性研究方法之框架分析法[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34(5):622-626.

[ 9 ] 汪濤,陳靜,胡代玉,等.運用主題框架法進行定性資料分析[J].中國衛生資源,2006,9(2):86-88.

[10] 徐建平,張厚粲.質性研究中編碼者信度的多種方法考察[J].心理科學,2005(6):152-154.

[11]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全國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EB/OL].(2018-11-23)[2020-08-31]. http://file.mofcom.gov.cn/article/gkml/201811/20181102-? ? ? ? ? ?809771.shtml.

[12]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2020年第1季度統計報告[EB/OL].(2020-06-12)[2020-08-31]. http://mpa.gd.gov.cn/attachment/0/394/394574/3015519.pdf.

[13] 21世紀藥店.事關52萬藥店:這份關于執業藥師配備的《意見稿》信息量極大[EB/OL] .(2020-08-17)[2020-08-31].?? ? ? ? ? ?https://mp.weixin.qq.com/s/rwVyDm0yWolcHYSAAB-? ? ? ? ? ?gEzQ.

[14] 李朝輝,周玥,謝國亮,等.青、滇、蜀、粵四省零售藥店執業藥師配備使用情況調研[J].中國藥師,2019,22(7):1320-1322,1343.

[15] 房軍,陳慧,元延芳,等.關于加強藥品檢查員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國藥學雜志,2019,54(4):338-342.

[16] 姜志敏.遠程審方能走多遠[J].中國藥店,2019(6):38-41.

(收稿日期:2020-12-21 修回日期:2021-05-31)

(編輯:孫 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综合五月天网|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国产欧美在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日韩欧美网址| 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亚洲精品图区| 无码国产伊人|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久草中文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青青久视频| 亚洲大尺度在线|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四虎综合网|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日韩第九页|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啪啪一区|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2020极品精品国产| 欧美在线黄|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国产欧美高清|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91美女在线| 欧美成人一级|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国产精品视频3p| 在线看AV天堂|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欧美97色| 欧美色丁香|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婷婷五月在线| 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一线在线|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亚洲天堂网视频| 一区二区自拍| 欧美午夜一区| 91精品国产丝袜| 国产av色站网站|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