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忠,張萌,季方
(1.棗莊市腫瘤醫院微創病房,山東 棗莊 277500;2.棗莊市中醫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山東 棗莊 277000;3.棗莊市腫瘤醫院重癥醫學科,山東 棗莊 277500)
肺癌在目前所有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和致死率較高,且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病的成因與患者的生活習慣有關,如過量吸煙、飲酒,因此,該病在男性中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1]。肺癌早期往往癥狀不明顯,一旦出現明顯癥狀,病情通常已進入中晚期,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臨床治療延緩疾病進展,提高治療方案的安全性、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及改善生命質量是目前肺癌臨床治療關注的重點[2-3]。肺癌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化療及放療幾類,本研究旨在探究新輔助化療聯合經皮微波消融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棗莊市腫瘤醫院收治的35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隨機分組方法分為兩組,各175例。聯合組男93例,女82;年齡28~68歲,平均年齡(45.32±3.21)歲;TNM分期:Ⅲ期98例,Ⅳ期77例。對照組男98例,女77例;年齡27~69歲,平均年齡(48.87±3.95)歲;TNM分期:Ⅲ期87例,Ⅳ期88例。
納入標準:均經病理學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TNM分期:分期均為Ⅲ~Ⅳ期;年齡20~70歲;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評分在0~2期間;體力狀況評分≤2分;原發灶未進行手術治療;符合抗腫瘤治療指征,且預計一線治療≥4個周期;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既往合并惡性腫瘤疾病史;合并心臟、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疾病;對治療方案存在禁忌證;伴有嚴重感染性疾病;顱腦損傷;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病灶組織同側中-大量胸腔積液未得到良好控制;患者主動退出;未按照既定計劃進行臨床評估或治療;接受既定治療外的抗腫瘤方案。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一線抗腫瘤化療方案治療?;熅捎靡糟K類藥物為基礎的兩種標準方案,以21 d為1個周期,持續治療4~6個周期。具體治療方案如下:長春瑞濱(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78),第1、8天,每平方米25 mg;多西他賽(湘北威爾曼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967),第1天,每平方米75 mg;吉西他濱(哈爾濱譽衡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675),第1、8天,每平方米1 000~1 250 mg(主要用于鱗癌);培美曲塞(國藥一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169),第1天,每平方米500 mg(僅用于非鱗癌)。聯合順鉑(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0524),第1天,每平方米75 mg;卡鉑(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008),第1天,AUC(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5~6。
聯合組患者接受新輔助化療聯合經皮微波消融治療的聯合方案治療。
治療設備及參數設置如下:①消融設備。選擇ECO-100A1型微波消融儀,頻率(2 450±50)MHz,連續輸出功率范圍0~100 W,水冷循環微波消融天線與微波同軸線纜;②影像設備。選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64排螺旋CT,工作站及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進行圖像處理及分析;③監護與搶救設備。便攜式心臟除顫器、直視插管喉鏡、多功能心電監護儀、不間斷供養設備、負壓吸引設備、搶救車及藥品等。
具體治療措施如下:術前準備。全面了解患者病史、身體檢查結果、影像檢查結果及病理檢查結果,根據患者以上基本情況,為其制定微波消融方案,并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此方案的具體實施過程及治療目標。向患者示范正確呼吸方式,并指導患者進行訓練;術前4 h禁食禁水,術前30 min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同時應用鎮痛、鎮靜、止血、止咳和抗感染類藥物,預估手術操作時間,如時間較長需為患者進行導尿。
治療過程。操作團隊人員組成為2名腫瘤介入科醫師、1名影像科醫師及1名護士,在CT引導下完成肺穿刺活檢術。①確定操作位置。幫助患者采取正確體位后進行CT掃描,通過CT確認腫瘤的形狀、大小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確定后選擇微波天線,并根據具體情況詳細制定消融方案,確定穿刺路徑并記錄參數;②穿刺前麻醉。根據手術操作時長和方式選擇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適用于腫瘤位置貼近壁層胸膜(會造成劇烈疼痛)或手術操作時間較長的患者,局部麻醉則適用于其他常規情況患者;③穿刺。根據此前制定的穿刺路徑進行逐層穿刺,采用CT進行輔助,觀察微波天線的尖端是否到達腫瘤底部位置,位置確定后進行消融;④消融治療。根據之前制定的消融方案,對患者進行消融操作。整個操作過程均采用CT引導,根據CT圖像的變化情況,調整微波天線深度和位置。治療區域完全被覆蓋并圍繞>5 mm寬的環形邊緣,或達到預先設定的影像學終點停止。操作過程中實時監測患者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并保持吸氧,保障呼吸通暢。一旦監測過程中出現異常,及時處理;⑤消融后處理。囑患者采取平臥體位,并保持2~4 h,過程中監測生命體征并保持吸氧。給予患者適當藥物預防出血及感染。監測患者尿液性質與尿量,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及時補液。消融后24~48 h對患者進行CT復查,觀察并發癥發生情況。
1.3 觀察指標 ①腫瘤組織中抗凋亡因子和促凋亡因子水平[4]??沟蛲鲆蜃樱篶-myc、Sur-vivin,促凋亡因子:Caspase-8、Fas、FasL。治療后檢測兩組腫瘤組織中以上因子的mRNA含量;②安全性。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便秘、食欲不振、血細胞減少和白細胞減少;③生存率。統計兩組1、2、3年內生存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腫瘤組織中抗/促凋亡因子水平比較 聯合組抗凋亡因子c-myc、Sur-vivin的mRNA含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促凋亡因子Caspase-8、Fas及FasL的mRNA含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腫瘤組織中抗/促凋亡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anti-/pro-apoptotic factors in the two groups of tumor tissues(±s)

表1 兩組腫瘤組織中抗/促凋亡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anti-/pro-apoptotic factors in the two groups of tumor tissues(±s)
注:c-myc、Sur-vivin,抗凋亡因子;Caspase-8、Fas及FasL,促凋亡因子
?
2.2 兩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治療后,聯合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兩組生存率比較 聯合組治療后第1年死亡15例,第2年死亡24例,第3年死亡35例,未死亡101例;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第1年死亡25例,第2年死亡30例,第3年內死亡68例,未死亡52例。聯合組生存率(57.71%)明顯高于對照組(29.71%)(χ2=7.432,P<0.05)。
肺癌根據病理組織學特征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其中肺小細胞癌占所有肺癌約80%。非小細胞癌患者一旦確診通常已處于中晚期或診斷時轉移性疾病,因此,生存率較低。中晚期肺癌臨床治療難度較高,如何在確保治療方案安全性的同時提高治療效果,延長患者壽命,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是肺癌臨床治療中的重點與難點。
新輔助化療指惡性腫瘤在局部治療(手術或放療)前給予全身化療[5]。微波消融治療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治療方案,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多種良性、惡性腫瘤治療中。該治療方法采用微創方式,通過在腫瘤組織中產生局部高溫使腫瘤組織變形壞死,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6]。由于其具有微創、局部性的特點,因此,患者肺功能影響較小,患者耐受性較高[7]。該治療方式的熱效應還可消滅腫瘤細胞并釋放裂解物,該物質可誘導機體自身免疫反應對腫瘤細胞進行再次殺傷[8]。不僅如此,微波消融技術還可有效提高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攝取效率,從而實現與化療的配合目的,大幅度提高化療藥物的殺傷效果及效率[9]。該技術可同時降低血清管內皮生長因子與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10]。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抗凋亡因子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促凋亡因子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存活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微波消融治療技術的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微波消融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病情進展,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