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
(上饒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江西 上饒 334000)
沙眼衣原體(CT)和淋球菌(NG)被認為是全球引起性傳播疾病(STD)的首位和第二位的病原體,男女均可感染[1-2]。CT、NG具有無癥狀感染的特點,若未經治療,女性感染后會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感染率>50%,還可能誘發不孕、異位妊娠、慢性疼痛等并發癥[3-4]。早期準確篩查CT/NG并盡早治療,可治愈CT/NG感染。培養法、如膠體金法等傳統的檢測方法存在操作較繁瑣、敏感性較低、易被雜菌污染、耗時長等缺點。體外核酸擴增技術(NAATs)-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法檢測CT/NG感染內質控、雙區域擴增、優運算能準確解讀檢測結果,以準確篩查和臨床確診有癥狀或無癥狀的CT/NG感染患者。本研究旨在分析NAATs檢測不同標本中CT和NG效能,為臨床干預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就診的3 926例疑似STD女性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15~79歲,平均年齡(34.26±3.21)歲。納入標準:存在異味、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且少數患者伴有下腹痛、尿頻等;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入組前接受抗生素治療者;處于月經期、妊娠期或無性行為者。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無菌操作采集標本。采集入組患者清晨首次尿液1.5 mL,將其與CobasPCR尿液樣本收集于盒中貯存,液體混合,在2~30℃環境下保存待測。窺器暴露宮頸后,拭去宮頸表面黏液,在宮頸內插入無菌棉拭子,深度約為2 cm,捻動拭子,旋轉1周,約停留30 s,采集宮頸分泌物。將獲取的標本迅速置入CobasPCR尿液樣本收集盒中,在2~30℃環境下保存待測。
1.2.2 標本處理 在含有無菌0.9%氯化鈉溶液1 mL的一次性試管中加入棉拭子,充分洗脫后貼管壁擠出水分。全部液體吸取至1.5 mL的EP管中,12 000 rmp離心5 min,去除上清液,將DNA提取液50μL加入沉淀,充分振蕩混勻,行10 min左右100℃恒溫處理,12 000 rmp離心5 min,備用。取2μL上清液加入PCR反應液中,設置空白對照和陰陽性對照。以NAATs測定CT、NG,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操作。儀器為美國ABI公司7500熒光定量PCR儀,試劑盒為羅氏診斷Cobas4800CT/NG檢測試劑盒。
1.3 觀察指標 ①分析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NG感染率差異。②分析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NG感染率一致性。③分析CT、NG感染年齡分布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感染率一致性使用Kappa檢驗,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良好,0.4~0.74表示一致性尚可,<0.4表示一致性不佳,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NG感染率比較 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NG感染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NG感染率比較[n(%)]
2.2 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NG感染率一致性分析Kappa檢驗顯示,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NG感染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14、0.856,P=0.000、0.000),見表2~3。

表2 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感染情況

表3 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NG感染情況
2.3 CT、NG感染年齡分布情況 CT感染多見于31~40歲人群,其次為41~50歲人群;NG感染多見于>50歲人群,其次41~50歲人群,見表4。

表4 CT、NG感染年齡分布情況分析[n(%)]
STD是一組以性行為為主要傳播途徑的疾病,包括非淋菌性尿道炎、艾滋病、梅毒、淋病等20多種疾病[5]。隨著不潔性行為所致的泌尿生殖道疾病快速蔓延,加上人們自我保護意識薄弱,STD感染率逐漸升高。CT、NG是誘發STD的常見病原體,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在人體泌尿生殖道寄生,可誘發盆腔炎、尿道炎、輸卵管炎等,病情嚴重時可導致患者出現不孕、自然流產等[6-7]。故早期準確篩查CT、NG,實施相應的防治措施至關重要。
NAATs-實時定量PCR法是一種實時熒光檢測技術與核酸恒溫擴增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檢測方式,具有低污染、高特異性、高敏感性、反應穩定、操作方便、可定量、檢測周期短等優點,能很大程度上克服培養法、涂片法、免疫法等傳染檢測方式的可靠性低、敏感性差、檢測周期長等不足,便于臨床及時判斷病情[8-10]。本研究中,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NG感染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Kappa檢驗顯示,尿液和宮頸拭子標本中CT、NG感染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14、0.856,P=0.000、0.000),提示NAATs-實時定量PCR法能準確、客觀的檢測CT、NG感染情況,不同標本中CT、NG感染率基本一致,可將尿液替代宮頸拭子實施CT、NG檢查。尿液標本取材方便、快捷、簡單,獲取方式為非侵入性,能有避免宮頸拭子標本采集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損傷,減輕患者取樣時的痛苦,患者更易于接受。本研究結果表明,CT感染多發生于31~40歲人群,其次為41~50歲人群;NG感染多發生于>50歲人群,其次為41~50歲人群,分析原因為,可能與該年齡段受檢人群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對不足、自我保護意識淡薄、缺乏性衛生知識等因素有關。NAATs-實時定量PCR法檢測時,1份標本能同時檢測多種病原體,無需采集多份標本,以免因標本間差異影響診斷結果,診斷更為客觀準確。社區應加強、重視性衛生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實施相關知識健康宣教,提高認知度;臨床鑒別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時,需加強篩查CT、NG病原體無癥狀攜帶者,早發現、早治療,提高CT、NG感染治愈率。
綜上所述,NAATs-實時定量PCR法能準確、客觀的檢測CT、NG感染情況,指導臨床制定防治措施,避免STD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