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景艷龍,石文天,任 杰
(北京工商大學 機械工程系,北京 100048)
光電經緯儀作為一種高精度的光電測量手段,其在諸多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逐漸朝著大口徑、高分辨率和高精度跟蹤指向的方向發展[1-2]。近年來,為改善經緯儀測量精度,學者對提升光電經緯儀精度做了大量研究[3-11]。
經緯儀常用于戶外等較為惡劣的工作環境,工作環境的復雜性必然會影響經緯儀的工作狀態。經緯儀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大多數的研究針對經緯儀自身進行精度上的提升,很少研究外部環境因素中溫度和光照對其測量精度產生的影響[12-14]。本研究以陽光輻照和環境溫度作為經緯儀實際測量的影響因素,通過應用有限元分析法對DJ2型經緯儀的主要結構部件及整體進行仿真建模,在此基礎上進行熱-結構耦合分析。該研究為經緯儀的結構動力特性分析、結構優化設計、整體結構尺寸的改進提供了參考依據。
本研究對象為DJ2型經緯儀,選用SolidWorks對其進行實體建模。本實驗中模型將采用與實際工況基本相似條件下(三腳架伸長量和張開角度)的模型,其中默認三腳架的支架長度為1 300 mm,每條三腳架腿部與地面所成夾角為70°。通過實測DJ2經緯儀的尺寸作為建模的尺寸依據,進行1:1等比例建模。DJ2經緯儀的幾何模型和數字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DJ2經緯儀模型
考慮有限元分析結果精度與網格質量的關系,對經緯儀模型結構進行適當的簡化。經緯儀簡化后的三維模型、鏡筒支架及組合體細節如圖2所示。

圖2 DJ2經緯儀(含三腳架)模型
根據網格質量要求,綜合考慮網格劃分環境、網格類型、網格密度等因素進行合理的網格劃分。DJ2經緯儀采用結構分析,按照網格控制理論對其網格進行劃分。劃分后的網格及質量評價結果如圖3和圖4所示,其中網格節點數為861 071個、網格平均質量為0.716 16,滿足網格精度要求。

圖4 網格質量評價圖
考慮到經緯儀使用區域的氣候條件,以北京地區夏日和冬日環境下溫度場作為熱-結構耦合條件[15]。以無風條件作為所處環境,且對流換熱系數設為20 W/m2·℃。根據相關文獻,選定環境數據如表1所示,分析在夏日/冬日兩種環境下太陽輻照角度為45°,假定經緯儀表面熱輻照吸收率為15%??紤]到DJ2經緯儀中主要工作部件材質的差異性,如表2所示。其在不同光照環境下,材質差異導致

表1 環境溫度數據表

表2 經緯儀材料熱分析屬性配置表
對輻照的吸收及熱膨脹系數不同而產生的熱應變,從而影響其測角精度。本研究中采用順序耦合作為熱-結構耦合的分析方法,即通過Workbench中熱穩態分析模塊(Steady-State-Thermal)和熱瞬態分析模塊(Transient Thermal)進行DJ2經緯儀的熱分析,然后將其分析結果作為條件輸入到結構分析模塊(Static-Structural)之中,最終得到因熱載荷而產生變形的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熱-結構耦合順序數據流
本研究中DJ2經緯儀邊界條件設置為與三腳架支撐面的固定支撐,將DJ2經緯儀整體與三腳架接觸部分設置為自由度為0的固定約束,且DJ2經緯儀整體的各個零部件之間的接觸條件設置為綁定約束(bond)。在對鏡筒支架進行熱-結構耦合分析時,根據鏡筒支架的工作形式,為研究其變形狀況、簡化約束類型,將支架的豎軸進行固定約束,如圖6所示,圖中藍色區域為固定約束區域。

圖6 鏡筒支架的約束形式(mm)
2.1.1 熱穩態分析結果
利用有限元法對DJ2經緯儀整體結構進行兩種季節環境下的溫度仿真,由圖7溫度分布圖可見,DJ2經緯儀在兩種不同環境下,經太陽輻照作用,溫度分布情況大致相似。其中夏日環境下,光照輻照直接作用的經緯儀腿部升溫劇烈,最高溫度達到了35.75 ℃,冬日環境下則達到了7.812 5 ℃,且冬日環境下溫度溫升百分比達到了56.25%。由溫度分布云圖可知,對于太陽直接輻照的經緯儀組合體部分,則相對溫升較小,經緯儀的殼部最高溫度僅為29.75 ℃(夏日)和5.312 5 ℃(冬日)。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經緯儀組合體部分和三腳架部分材料的比熱、熱導率差異較大,因此達到熱穩態時,主要升溫部分為三腳架(木材)部分。

圖7 45°偏照溫度分布圖
2.1.2 光照熱-結構分析結果
在熱穩態仿真的基礎之上,根據圖5所示的熱-結構耦合順序,對DJ2經緯儀整體在太陽輻照的作用下進行熱應變分析。熱-應變耦合分析的結果如圖8所示。由耦合分析結果可知,兩種不同環境下的結構變形量不同(圖8中為了表示經緯儀的變形趨勢,放大了熱應變變形顯示比例),兩種不同環境下總變形的積累都反映在經緯儀部分,即總變形圖中的紅色區域,兩者的總變形量分別為3.446 9×10-4m和4.802 1×10-4m,其中冬日環境下的熱變形量要大于夏日環境下的熱變形量,這是材料、載荷、接觸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圖8 45°偏照經緯儀總變形圖
在對DJ2經緯儀整體結構的穩態熱分析的過程中,DJ2經緯儀組合體部分的溫度相比于三腳架部分并無明顯變化,為研究光照對經緯儀鏡筒支架部分的影響程度,對DJ2經緯儀鏡筒支架部分進行瞬態熱-結構分析,在建立如圖9所示坐標系內,研究其在太陽光照條件下x,y,z方向的熱變形,進而根據轉角特點,分析出其在相應方向上的偏轉角度θx,θy,θz。

圖9 熱結構變形對望遠鏡測量誤差的影響
2.2.1 瞬態熱分析結果
DJ2經緯儀在受到不同光照環境下輻照時,在系統趨于穩定之前,熱源、經緯儀鏡筒支架及外部環境之間時刻都處于熱交換的過程之中。為了較為準確的了解光照條件對DJ2經緯儀造成的影響,本研究通過提前對其進行預計算,計算其達到基本穩定狀態時所需要的時間,對DJ2經緯儀鏡筒支架從受到太陽輻照開始,至到達穩定狀態后的時間段,對結構的熱分布進行分析。圖10和圖11為兩種環境下,DJ2經緯儀鏡筒支架在受到光照后120 s、510 s、1 020 s及2 400 s的溫度云圖。

圖10 夏日環境下不同時刻鏡筒支架溫度場分布云圖

圖11 冬日環境下不同時刻鏡筒支架溫度場分布云圖
夏日和冬日環境下鏡筒支架的溫變特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圖12為兩種不同環境下鏡筒支架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溫變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環境下溫變曲線均是迅速升溫,之后趨于穩定。夏日環境下,當t=2 790 s時熱交換系統達到穩定狀態,穩定狀態下經緯儀鏡筒支架的最高節點溫度為29.749 ℃,最低節點溫度為29.481 ℃;冬日環境下,當t=2 670 s時熱交換系統達到穩定狀態,穩定狀態下經緯儀望遠鏡鏡筒支架的最高節點溫度為5.311 9 ℃,最低節點溫度為5.200 5 ℃。鏡筒支架整體的溫度場分布呈光照條件的45°分布。

圖12 兩種環境下鏡筒支架溫變曲線
從圖12中可以看出,兩種環境中鏡筒支架的最高溫度從t=0 s時刻開始便呈無拐點的形式單調增長,而結構的最低溫度則在t=300 s前存在拐點,即原曲線函數的凹凸性有所變化。對4條曲線進行一階求導以確定其增長率的變化情況,求導后的4條曲線如圖13所示。

圖13 溫變增長率圖
由圖13可知,夏日環境下鏡筒支架的升溫速率要高于冬日環境下的升溫速率。相同環境下,鏡筒支架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增長率差異較大。相同環境下鏡筒支架最低溫度的增長率呈先升高后降低,最后為0的趨勢。兩種環境下鏡筒支架最高溫度的增長率均呈持續降低趨勢,最后同樣趨近0。分析認為在熱輻照初期,相比于系統內熱傳導和熱交換,熱輻照的作用起主導作用,因此經緯儀的最高溫度開始呈以高增長率的特點升溫。隨著熱輻照的持續進行,鏡筒支架的整體溫度開始上升,鏡筒支架和周圍環境之間產生較大的溫度差,且內部存在熱傳導作用,因此造成了鏡筒支架的最高溫度增長速率明顯下降的現象。由于熱傳導的作用,鏡筒支架最低溫度點和最高溫度點的升溫特性呈一定的滯后性,鏡筒支架的最低溫度增長速率在t=150 s之前呈增長趨勢,此時系統內最低溫度點及其附近區域為熱輻照和熱傳導呈主導作用,而在t=150 s之后,鏡筒支架和環境溫度之間的溫差逐漸變大,此時系統為熱輻照、熱傳導、熱交換三者共同起作用,直到溫度系統呈動態循環達到穩定狀態。
2.2.2 瞬態熱應變分析結果
兩種環境下DJ2經緯儀鏡筒支架達到穩態時的光照熱-結構應變如圖14和圖15所示。夏日和冬日環境下3個方向最大變形和結構總變形匯總見表3。由圖表可見,該結構在夏日和冬日兩種環境下的熱-結構變形差異較大,其中冬日環境下熱應變較大,為54.2520e-3mm,夏日環境下總形變量為24.475 0e-3mm。在相同輻照角度、不同光照條件下,X,Y,Z3個方向上的形變量表現出一定的分布差異,其中夏日環境下,Y方向(豎直方向)為最大形變方向,形變量為23.026 0e-3mm;冬日環境下則為Z方向(水平方向)為最大形變方向,形變量為27.309 0e-3mm。

圖14 夏日環境鏡筒支架結構應變圖

圖15 冬日環境鏡筒支架結構應變圖

表3 熱-結構耦合結果數據對比表 mm
為研究陽光輻照和環境溫度對經緯儀的影響,針對DJ2經緯儀進行有限元模型的構建。使用workbench軟件對DJ2經緯儀整體和鏡筒支架分別進行夏日和冬日兩種環境溫度,陽光輻照下的穩態與瞬態熱-結構耦合的數值計算,在此基礎上對兩者進行結構應變分析。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1)DJ2經緯儀整體熱穩態仿真表明,冬日環境在陽光輻照下的溫升百分比較大,達到了56.25%,且主要升溫部分為三腳架部;冬日環境下的熱變形量要大于夏日環境下的熱變形量,分析認為這是材料、載荷、接觸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2)經緯儀鏡筒支架熱瞬態仿真表明,夏日環境下鏡筒支架的升溫速率要高于冬日環境下的升溫速率,鏡筒支架整體的溫度場分布呈光照條件的45°分布;冬日環境下的熱-結構總變形明顯大于夏日環境,分別達到54.2520e-3mm和24.4750e-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