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永輝 張麗莉 王俊鶴



【摘 要】 目的:觀察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采用西藥聯合溫腎扶脾方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129例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4例和觀察組65例,對照組接受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溫腎扶脾方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甲狀腺功能及中醫證候積分。結果:治療后,觀察組FT3、FT4均高于對照組,TSH、TG-Ab及TPO-Ab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MPO、MCP-1、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西藥聯合溫腎扶脾方治療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效果較好,其能顯著調節患者免疫功能,減輕甲狀腺炎對甲狀腺損傷,改善甲狀腺分泌功能,提高甲狀腺激素水平,緩解甲減癥狀。
【關鍵詞】 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溫腎扶脾方;左甲狀腺素鈉片;甲狀腺功能
【中圖分類號】R58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1)10-0105-04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合成不足或缺少,所致的以甲狀腺功能減退為重要特征的疾病,臨床一般表現為易疲勞、怕冷、體重增加、反應遲鈍等,嚴重者可引起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經、肌肉骨骼等多個系統功能異常,甚至會出現粘液性水腫昏迷,對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造成嚴重影響[1]。甲狀腺素替代治療是臨床治療甲減首選方案,它在外周組織內脫碘,產生足量T3以滿足生理需要,其治療效果已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有研究[2]表明,外源性甲狀腺素并不能完全適應人體需要,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后部分患者會因不適應外源性甲狀腺素而產生神經認知障礙。鑒于此,本研究在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基礎上加用溫腎扶脾方治療,中醫治療甲減并非是直接補充甲狀腺激素,而是從調節全身陰陽、調補先后天之本、調理免疫功能入手,以恢復患者甲狀腺分泌功能,從而提高甲狀腺激素水平,改善臨床癥狀[3]。本研究旨在分析其效果及對患者甲狀腺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間我院住院治療的129例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作為本研究觀察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64例,男女比例30:34;年齡30~51歲,平均(40.38±3.06)歲;病程5~26個月,平均(15.71±0.94)個月;觀察組65例,男女比例33∶32;年齡32~48歲,平均(40.19±3.24)歲;病程7~25個月,平均(15.83±0.80)個月。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兩組經血清學檢查顯示促甲狀腺激素(TSH)升高>4.5mIU/L,T3攝取試驗降低,符合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診斷標準[4],中醫診斷參見《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脾腎陽虛證:畏寒肢冷、乏力易疲、腰膝酸軟、水腫、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脈沉無力。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原發性甲減診斷標準及辨證標準,年齡范圍18~70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核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甲狀腺癌,排除近期采取相關藥物治療者,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排除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者者等。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左甲狀腺素鈉片(MerckKGaADarmstadt,國藥準字H20140052,規格:50 μg/片)治療,起始劑量25 μg/次,每天1次,2~4周后逐漸增加劑量至50 μg/次,每天1次。觀察組接受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的同時,加用溫腎扶脾方治療,組方:附子9 g,干姜10 g,白術15 g,補骨脂12 g,菟絲子10 g,丹參10 g,陳皮12 g,茯苓10 g,生甘草10 g。水煎服,約取藥汁300 mL,分早晚兩次溫服,兩組均以15 d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4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 ①兩組均于治療前后采用全自動免疫發光分析儀檢測患者血清中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TSH、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及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TPO-Ab)水平;②兩組均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狀態下靜脈血,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中髓過氧化物酶(MPO)及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③依據脾腎陽虛證之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神疲乏力、水腫等證候無、輕、中、重計0、2、4、6分,得分越高提示證候越嚴重。
1.6 療效判定 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結合中醫證候積分評價患者治療效果。治愈:臨床癥狀消失,中醫證候積分為0分或降低程度≥90%;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中醫證候積分降低程度≥70%而<89%;有效:臨床癥狀減輕,中醫證候積分降低程度≥40%而<69%;無效:臨床癥狀未見改善,中醫證候積分降低程度<39%。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分析文中所得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及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甲狀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FT3、FT4等甲狀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T3、FT4高于對照組,TSH、TG-Ab及TPO-Ab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MPO、MCP-1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MPO、MCP-1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MPO、MCP-1及中醫證候積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臨床療效 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76.56%,觀察組總有效率95.38%,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低甲狀腺激素血癥或甲狀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謝綜合征,其病理特征是粘多糖在組織和皮膚內堆積,表現為粘液性水腫和全身性代謝降低[7]。甲狀腺功能減退可根據病變部位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三發性,即由于甲狀腺本身病變引起的甲減稱為原發性甲減,由于垂體疾病引起的TSH分泌減少稱為繼發性甲減,由于下丘腦疾病引起的TRH分泌減少稱為三發性甲減[8]。其中原發性甲減在臨床較為多見,約占成人甲減的90%以上,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是引起原發性甲減的主要原因,包括橋本甲狀腺炎、萎縮性甲狀腺炎、產后甲狀腺炎等,由于甲狀腺自身炎癥及免疫性損傷,造成甲狀腺萎縮或腫大,導致甲狀腺濾泡、膠質部分減少或消失,嚴重影響甲狀腺功能,使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減少,從而導致甲減的發生[9]。在臨床治療上,甲狀腺素替代治療是首選方案,左甲狀腺素鈉片是人工合成的四碘甲狀腺原氨酸鈉,它可在體內迅速轉變成三碘甲狀腺原氨酸,補充體內甲狀腺素,促進機體代謝,提高交感-腎上腺系統感受性,從而維持人體生理功能。有研究[10]顯示,外源性甲狀腺素并不能完全適應機體需求,部分患者可產生神經認知障礙。
在中醫典籍文獻中,尚無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相對應的病名記載,依據其乏力易疲、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軟、水腫等證候特征,將其歸屬于中醫學之“虛勞”范疇,所謂凡慢性虛弱性疾病或功能減退性疾病皆歸于虛勞。中醫學認為該病由先天稟賦不足、后天飲食損傷、外邪侵入、藥物中毒等多種原因導致,在這些因素作用下,損傷了機體陽氣,造成臟腑陰陽失調,發為本病。其中陽虛貫穿該病的發生始末,病變主要涉及脾腎二臟,脾為后天之本,其賴以命火之溫煦,腎為先天之本,須依靠脾土之滋養,二者互相資生,互相轉化。若腎陽虛衰則命火衰微難以溫煦脾陽,而致腎病及脾;若脾陽先虛,則氣血生化無源,無以滋養腎精,而致脾病及腎,故無論脾陽先虛或腎陽先衰,則最終可發展至脾腎陽虛之證,癥見疲倦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軟、面色蒼白。該病以陽虛為本,以痰濁、瘀血為發病為標,脾虛則運化失職,而致水濕停聚,聚而成痰,腎虛則無以溫煦血液運行,而致血行不暢、瘀血內阻,故而治療應以溫陽益腎、健脾益氣為主,以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扶正固本為輔。溫腎扶脾方中附子為辛熱純陽之品,歸心、脾、腎經,其能上助心陽、中補脾陽、下壯腎陽,為補火助陽之要藥干姜辛熱溫散,歸脾、心、胃、肺經,善助養脾胃之陽氣,二者合為君藥,以補脾腎陽虛;白術歸脾、胃經,善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補骨脂、菟絲子均歸脾、腎經,善補脾益腎,三者合為臣藥,以補益脾腎、益氣扶正;佐以丹參、陳皮、茯苓,用以祛瘀、化痰、行水,以解標實之證;生甘草為使,補中益氣、調和諸藥;全方配伍,共奏溫補脾腎、益氣化痰、祛瘀扶正之功效。
TG-Ab是甲狀腺組織主要的自身抗體,它與甲狀腺組織的損傷密切相關,從而造成各種甲狀腺疾病,引發甲減[11]。TPO-Ab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重要的診斷指標,它可以通過細胞介導和抗體依賴的細胞毒作用使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從而造成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引發甲減[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FT3、FT4均高于對照組,TSH、TG-Ab及TPO-Ab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MPO、MCP-1及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西藥聯合溫腎扶脾方能明顯減輕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帶來的損傷,顯著改善甲狀腺分泌功能,提高甲狀腺激素水平。這可能與溫腎扶脾方之補腎益精、健脾益氣之功效有關,現代藥理學研究[13-14]表明,菟絲子、白術具有補精益腎、補脾益氣等功效,其能夠調節脾腎之陽氣,調理機體免疫功能,調節下丘腦-垂體-靶腺軸(腎上腺、甲狀腺、性腺)功能,改善甲狀腺分泌功能,提高甲狀腺激素水平。補骨脂具有溫陽益腎之功效,其能夠顯著改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小鼠模型的甲狀腺功能,降低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減輕甲狀腺炎對甲狀腺的傷害,從而改善甲狀腺分泌功能[15]。
綜上所述,西藥聯合溫腎扶脾方能有效調節機體免疫功能,顯著減輕甲狀腺炎對甲狀腺本身的損害,從而改善甲狀腺分泌功能,提高甲狀腺激素水平,緩解甲減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中華全科醫師雜志》編輯委員會,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9,18(11):1029-1033.
[2]喬擴軍.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應用左甲狀腺素鈉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8,25(6):629-631.
[3]吳劍純,林宗粵,吳漪彤,等.真武湯對脾腎陽虛型TPOAb陽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療效及對細胞因子、血脂水平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15(3):478-484.
[4]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9,18(11):1022-1028.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29.
[6]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22-123.
[7]李云,趙沅杰,林燕杰,等.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致垂體增生的MRI表現[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14):2641-2643.
[8]劉芳.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導致繼發性垂體增生40例臨床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6):1110-1111.
[9]陳揚,蘇同生.針灸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研究進展[J].中醫藥學報,2020,48(4):63-67.
[10]陳章祥,吳波,朱敏,等.左甲狀腺素鈉聯合多奈哌齊治療對成年甲減大鼠后扣帶回SNAP-25表達的影響[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8,53(4):537-541.
[11]滕濤.參芪膏對氣虛質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臨床療效初步評價[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6,23(7):26-29.
[12]代先瓊,齊小雪,聶敦利,等.妊娠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血清TSH、 FT4、TPO-Ab與母胎并發癥的關系[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20,27(2):305-309.
[13]郭澄,王雅君,張劍萍.菟絲子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5,16(10):1035-1036.
[14]岳美穎,潘媛,敖慧.白術化學、藥理與臨床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5):66-68.
[15]張瑩,呂惠子.補骨脂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0):195.
(收稿日期:2020-10-16 編輯:陶希睿)
作者簡介:靳永輝(1980-)女,漢族,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內科甲狀腺方面。E-mail:j1513926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