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亦漪 張祿



摘要:為了助力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同時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以湖州師范學院師生團隊在蘭溪市王家村“白露有禮”商業空間的設計實踐為例,結合當前國內對于設計賦能鄉村的理論研究成果,鄉村旅游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以及設計手法進行分析。探索和分析得出了一套鄉村商業空間設計的方法與原則。通過設計賦能挖掘鄉村的文化內涵,因地制宜地賦予鄉村科學發展的新業態,進而推動鄉村旅游業的進步,推動鄉村的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旅游地域文化文化消費
中圖分類號:TU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1) 07-0068-04
Abstract: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rural revitalizationTake the design practice of the “Bai|u Courteous” commercialspace in Wangjia Village of Lanxi City by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team of HuzhouTeachers College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omestic theoreticalresearch results on the design and empowerment of rural area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rural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sign techniques foranalysisThe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ed m a set of methods and principlesfor rural commercial space design.l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ig out the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village through design empowerment, and to give thevillage a new form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hereby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rural tourism and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village
Keywords: Design Empowerm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Tourism RegionalCulture Cultural Consumption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與進步,城市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加速,人們的生活和思想都在發生轉變,由此也衍生了一系列的問題,鄉村人口流失,大部分鄉村無論是文化或是生產都在逐漸衰落,導致鄉村與城市發展之間的不平衡與鄉村發展不充分,因而推進鄉村振興成了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年的重要任務。
鄉村旅游業具有廣空的前景,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可以有效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提高收入水平。旅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是購物,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鄉村商業空間,對于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尤為重要。但在鄉村建設的進程中涌現了諸多問題,例如人口大幅減少的村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衰敗,在這些地方的部分建筑被遺棄,可能會造成高度的環境污染;位于較富裕地區的鄉村,試圖通過引入城市發展的模式來實現現代化,盲目照搬照抄,導致自身特點和個體獨特文化內涵的喪失。故運用設計的手段對鄉村商業空間進行賦能,促進鄉村旅游等一系列業態的發展,成為了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
一、設計賦能鄉村旅游商業空間的重大意義
(一)解決當前鄉村商業空間出現的問題
目前鄉村的商業空間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較為突出的問題是缺少對鄉村特色文化的重視,忽視對于地域文化的挖掘與發揚。有的鄉村商業空間建設盲目照搬,批量化的復制城鎮現代設計模式;還有的地區甚至將原有的文化特色破壞,改建為“小賣部”的形式。其次商業空間的功能分區和人流動線缺乏合理的規劃;盲目地發展功能形式單一的鄉村商業空間,不利于長期發展。商業空間內的產品未經過設計開發,營銷策略與商品的特色的欠缺使鄉村商業空間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商業競爭力,不適應當代消費者的體驗需求。
(二)活化鄉村老舊閑置空間
在鄉村的發展進程中,城鎮化的加速引起的人口流失等種種原因出現一些建筑出現“被遺棄”、“被閑置”的現象,對于鄉村老舊或閑置的空間進行設計賦能活化為商業空間,可以賦予閑置空間或老舊的空間新的生命力。體現踐行環保的發展原則,有效整合利用土地資源,緩解人地矛盾和各類社會問題等,實現巨大的社會效益。
(三)促進鄉村旅游業發展,轉變產業結構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高,鄉村旅游業的熱度不斷增加,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節假日去往鄉村度假休閑。根據網絡發布的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如表l,2012年-2019年鄉村旅游收入持續走高;如表2,2020年我國制定了五項鄉村旅游發展目標,預示著未來鄉村旅游具有廣闊的前景。為鄉村的商業空間進行賦能,可以將鄉村商業空間進行合理規劃,給游客留下美好的游玩體驗,從而促進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由于旅游業發展的需要,相應的娛樂以及餐飲等第三產業也會在鄉村逐步發展,轉變了以往單一的農村產業結構;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也會隨之發生改變,諸如為滿足游客的體驗需求擴大農作物的種植規模,或是將原本以生產為主要目的的農場轉變為休閑農場,由此農村傳統的農業生產與鄉村旅游產業形成有機結合。
(四)拓寬就業,帶動各產業發展
對鄉村商業空間的設計賦能,與鄉村旅游業聯動發展,這給農村人口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緩解農村在長期不平等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人口流失的問題。游客在鄉間感受寧靜的田園生活的同時也會被各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藝術所吸引,農民轉型成為民間工藝匠人,將刺繡、扎染等工藝作為當地特色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也可以有效保護一些瀕危的民間工藝,發展當地特色的文化。
二、設計賦能鄉村商業空間的主要原則和設計方法
(一)主要原則
1.保護生態
鄉村相較于城市蘊含著更復雜的生態系統,鄉村的景觀是自然風光與生產生活相交織的復雜整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動形象地揭示了鄉村發展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兼顧好鄉村的生態環境,鄉村的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鄉村旅游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對鄉村商業空間的設計賦能需要因地制宜地制訂設計方案。將鄉村商業空間的設計與當地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進行有機結合,形成獨特的自然生態景觀推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反哺鄉村自然環境的發展模式。
2.保留文化
在高速推進的鄉村發展浪潮中,一些鄉村的建設直接照搬城鎮化的發展模式,導致“千村一面”的情況出現,喪失了各個鄉村自身的獨特文化內涵。隨著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許多游客紛紛在節假日選擇到鄉村游玩,體驗鄉村的美景和寧靜美好的鄉村生活;鄉村成為了現代城市居民心中的“桃花源”。因此為鄉村進行設計賦能需要凸顯地方特色,保留當地文化,使其成為地方居民的文化歸屬、心靈家園;保留住幾代村民的共同記憶。
3.可持續設計
鄉村的生態環境及地理環境的復雜程度一般來說都要高于城鎮,所以在進行設計時需要首先將鄉村的地理區位因素運用科學的手段進行評估,以此來制訂合理的設計方案和業態形式。鄉村商業空間的設計規劃需要與當地特色產業相呼應;隨著鄉村旅游業蓬勃發展,當地的產業鏈被帶入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此外,還需要在符合鄉村發展道路的基礎上增添時代特色,體現地方特色,打造田園牧歌與當前的時代精神相融合協調的新型鄉村空間。
(二)設計方法
1.解構與重組
在設計賦能的過程中可以將當地特色文化提取元素,或者將當地特色材料運用到設計中,打造一個田園風光、人文景觀和現代文明于一體的新型農村空間。一方面是符合游客的體驗需求,同時也能重塑、發揚地方文化;另一方面,在鄉村的空間內運用藝術的元素進行設計,藝術文化潛移默化地進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村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2.科技手段的運用
優秀的設計實踐離不開前沿技術的參與,在對鄉村商業空間設計建造文化展示空間,將互聯網和VR、AR等技術融入鄉村旅游,生動形象地展示鄉村歷史人文風貌與特色地域文化,帶給游客沉浸式地體驗。與此同時,將技術與人文相融合,可以將現其他現代元素與鄉村傳統文化進行碰撞,創新出新的內涵。
3.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區與動線
在進行設計賦能時,需要充分考慮規劃鄉村商業空間的功能,使其與周邊空間的功能相融合,形成一個有機的商業空間體系。人群動線在商業空間中起到重要的影響,關乎到消費者的體驗;合理的動線設置能起到導向的作用,有利于鄉村旅游的發展。
三、設計賦能鄉村商業空間的案例分析——以蘭溪王家村“白露有禮”空間為例
王家村位于蘭溪市黃店鎮,王家村依托風景秀麗的白露山和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開發出特色的康養文化旅游,當前著力開發鏡潭養生休閑基地、船山理學文化基地、盧氏文化基地等多個鄉村旅游項目;建設“花海白露,康養王家”的特色康養旅游度假村。蘭溪王家村是我國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建設的第一個重點村,項目總投資600萬元將全村28個景觀節點進行設計,將美麗環境轉化成美麗經濟。
湖州師范學院一支師生團隊為浙江省蘭溪市黃店鎮王家村白露山腳的游客中心進行設計賦能,打造“白露有禮”蘭溪特產交易空間;將原本閑置的空間進行活化設計,完善了游客中心的功能。該學生團隊通過以下途徑對王家村游客中心內的商業空間進行設計賦能:
(一)現狀分析與總結
1.王家村商業空間的設計訴求
王家村是金華市的農家樂特色村,村民在村政府的帶領下當起了民宿老板。“農醫同源”是王家村的顯著特色,寓“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游農家景、享農家樂”為一體,給游客帶來回歸自然的感受。隨著王家村的旅游項目開發的腳步不斷向前推進,鄉村商業空間的建設問題亟待解決。該商業空間的設計結合當王家村的發展規劃,深入發掘王家村的地域特色和養生休閑文化,以“花海白露”與“康養王家”為主題,打造一個功能完備,動線流暢,空間布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養生旅游產品交易空間。
2.王家村商業空間的現狀
該商業空間位于王家村白露山山腳的游客中心的兩間小木屋,原為售賣旅游紀念品的“白露山小賣部”,也是王家村民宿管理中心的所在地;是進入景區的必經之地,有理想的客流量。目前已有硬裝,面積25.3方米,整體情況良好。
3.王家村商業空間存在的問題
該空間裝修過于簡單,空間利用率不高,缺乏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售賣的產品很多都是村民自產自銷的農副產品,產品的包裝與商店的運營存在缺陷。此外,在實地調研中發現商業空間旁的民宿管理中心在日常運營的過程中存在缺少游客接待的區域,動線布置不合理等問題。解決以上問題是王家村商業空間設計的重點。
(二)設計構思
1.設計活化空間,規劃合理動線
湖州師范學院師生團隊針對實地調研的過程中發現該游客中心存在功能不完善的問題,缺少了游客接待區。如遇旅行團或節假日游客數量增加的情況,正在排隊辦理入住手續的游客只能全部在走道等待,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游客的體驗感受。將王家村游客中心及商業空間進行合理的規劃,是項目設計改造的重點之一。
2.挖掘特色文化,運用于空間布置
在設計中要對現有的鄉村面貌進行合理的規劃整治,發掘鄉村特色文化并結合其中。在發展旅游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將鄉村地域文化傳播出去,走一條鄉村文化和經濟發展并舉的道路。在對王家村的該商業空間進行設計之前,充分將王家村及白露山的人文與自然景觀進行調研;再采用一定的藝術設計的手段,挖掘提煉康養文化以及白露山的特色元素。改變該空間裝修過于簡單,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的現狀。
3.文創設計與特色產品開發,雙管齊下助力鄉村發展
設計賦能與鄉村特色文化與物產結合的最優解便是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同時,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是目前來說是一種對于弘揚和保護鄉村歷史文化的有效手段。通過深入挖掘王家村的地域文化與特色,了解到歷史上的王家村以醫學著稱于世,歷代名人有御醫王鏡潭、王開、王之英;目前村委會利用御醫生文化開設了杭白菊、黃菊、枇杷等種植基地。結合王家村未來的發展計劃,將該商業空間定位為康養主題的特色產品交易中心。御醫康養文化與王家村種植產業鏈相結合開發文創產品,助力王家村經濟發展。
(三)設計方案
針對上述調研考查王家村所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設計構想,根據王家村的白露山景區以及該商業空間的地理位置和旅游特色產品銷售的業態形式,將此商業空間取名為“白露有禮”。湖州師范學院師生團隊對于王家村“白露有禮”做出了以下的設計實踐:
1.“白露有禮”的平面布局與動線設計
在“白露有禮”室內空間的平面布局中(如圖1),將原本小木屋兩側墻面設置成展示區域用于展示特色商品,增加了展示空間;整齊統一的展柜能充分吸引游客的眼球,配合燈光起到很好的展示效果。摒棄了原本木板窗戶的形式將其改為玻璃櫥窗,玻璃材質為空間增加現代感,打破木材料為主的單調形式;同時玻璃材質保證商業空間的采光,且與外圍的空間相呼應。原結構為兩間小木屋,在設計實踐中將原本的兩間小木屋連通,并運用博古架進行視覺上的隔斷。根據游客的參觀游覽路線與店員工作的動線規劃出收銀臺的位置,使整個商業空間內的動線流暢,功能布局合理。為了解決王家村游客中心缺少接待區域的問題,在設計中根據游客的行動路線,將游客中心閑置的小木屋設計規劃為游客接待區域,活化了王家村的閑置空間。形成商業空間與周圍的游客中心有機聯動的發展模式,提高游客進店消費的幾率。
2.“白露有禮”文化元素在鄉村商業空間中的應用
室內裝飾風格采用中式裝飾風格,與白露山景區的古樸韻味相稱。部分裝飾品由王家村村民家中的老物件改造而成,例如采用當地竹編工藝制作的燈,充分體現王家村的特色文化氛圍;將枯木枝干改造制成掛鉤展示商品,富有田園生活趣味。空間的設計既要在古樸中突出溫馨感,又要傳統中體現時尚。色調采用暖色,讓消費者有一個舒適放松的環境(如圖2~5)。在設計中采用解構與重組的手法,提煉“鶴”、“山”與“祥云”的設計元素,在空間外墻用發光材質制作成燈箱,為空間整體古樸的裝飾氛圍添加現代感,創造出新的視覺體驗。這些代表“傳統”與“吉祥”“長壽”寓意的元素運用到空間的設計中,體現出王家村與白露山的特色康養文化與獨特自然風光。
3.“白露有禮”文創產品及特色商品的設計開發
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在旅游當中,購物是不可缺少的環節。想要提高鄉村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就勢必要在旅游購物上做出特色,設計開發出獨具地方特色的產品,讓游客在購買旅游紀念品后,有一個良好的消費體驗,更加充分地體驗當地的文化,并對鄉村旅游產生無限的回味;同時也能起到推廣的作用,吸引更多游客來到鄉村旅游。鄉村具有豐富的農牧資源,將農副產品進行篩選并給予精美的包裝,能促進產業的革新與聯動發展。湖州師范學院師生團隊為浙江省蘭溪市黃店鎮王家村“白露有禮”土特產銷售的商業空間設計農產品包裝、購物手袋(如圖6~8)。同時根據王家村鮮花種植業的發展開發出特色養生花茶產品,并對花茶的包裝進行設計,形成自產自銷的完整產業鏈。當地村民自制的特色食品如小酥餅、桔紅糕、豇豆糖等,經過包裝即可作為伴手禮在“白露有禮”內進行銷售。產品包裝也運用“山”、“鶴”、“祥云”的元素,與空間中的元素相呼應,充分體現出王家村的御醫康養文化。此外還運用抽象解構的平面設計手法對購物手袋和文創產品帆布袋進行設計,具有趣味性,吸引眾多年輕的消費群體。設計開發的文創產品有保溫杯、香囊、書簽、中草藥內芯的抱枕等;主打健康、長壽、生態、環保等主題,充實村莊康養業態,在挖掘村莊醫藥文化底蘊的同時,夯實王家村的文化內涵與特色;有效解決了“白露有禮”商業空間中商品缺少地方特色的問題。
另一方面,還可以結合民風民俗以及農事節慶活動;將文創產品與季節和節日聯系起來,舉辦各種特色文化活動的同時推出限定文創產品。湖州師范學院師生團隊在王家村參與開展了各項活動,舉辦夏日集市活動售賣展示農產品,參與舉辦鄉村消暑演唱會等,可以有效吸引游客游玩以及消費,創造經濟效益。“白露有禮”店內開設養生小課堂,運用王家村歷史名人王鏡潭的御醫養生文化內涵打造IP發展研學考察旅游項目,舉辦茶飲體驗的活動,將康養文化與產品緊密結合,增加消費者的體驗。
結語
設計對鄉村進行賦能,不僅可以改善鄉村的環境,而且可以推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帶動農牧產品的生產加工進步,重塑鄉村特色文化,有助于加快鄉村振興的腳步。設計賦能鄉村需要農民以及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進來,群策群力;需要尊重村民意愿,積極引導村民參與并投入鄉村的建設,保障村民相應的權益。充分了解民意民愿,根據相關文獻資料以及鄉村的自然風貌進行合理的設計賦能。例如近年來開展的如火如茶的高校設計賦能鄉村的競賽與實踐,讓新一代的青年感受鄉村的魅力,為鄉村振興事業添磚加瓦;再例如利用互聯網推廣鄉村旅游或電商直播售賣鄉村特色產品等。設計賦能鄉村需要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實施;設計賦能引領產業發展,發展特色鄉村地域文化,使人文景觀與鄉村的自然景觀有機結合;賦予鄉村合理的業態形式,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構建新型和諧的幸福鄉村。
參考文獻
[1]李永昌環境藝術介入農村空問[A].國際設計科學學會(籌)、東南大學、東華火學、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屆東方設計論壇暨2016東方文化與設訓哲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國際設計科學學會(籌)、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中心,2016:7
[2]張羽清,周武中論鄉村景觀對鄉村振興的促進作用[J]裝飾2019 (4): 33-37
[3]余宏以“藝術賦能”引領鄉村文化振興——以銅陵田原藝術季為例[J]坷壩師范學院報2020(1):74-79
[4]皮水生,樊亞嶠,張田田設計為鄉村文化資源賦能[J].美術觀察2019 (9):76-77
[5]梁啟靈發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以日照查旅游為例[J].中國商論2020 (16):78-80
[6]潘青鄉村旅游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促進作用[J]農業經濟2020(2):58-59
[7]陳立民,周友鄉村振興背景下文創設計研究——以新晃侗族文創產品設計為例[J].設計2020.33 (11):23-25
[8]張偉,蘇奇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特色田園鄉村景觀構建——以張家港鳳凰鎮雙塘村肖家巷為例[J]設訓,202033(16):148-151.
[9]]張涵秋,李鋒設計驅動下的非遺傳承發展與鄉村振興 以龍泉青瓷為例[J]設計:2020.33 (01):107-109
[10]王偉礎,金晶鄉村振興的文化賦能——以富陽洞橋為例[J]杭州(周刊)2019(15):5-10
[11]李宣,王小德農林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助力鄉村振興創意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9 (90):31-33
[12]戴振基于文化消費的袁家村旅游商業空間生艮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13]龍彬,宋止江,石愷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閑置空問活化利用研究——以重慶萬盛農村閑置中小學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9,37(08):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