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中意



摘要:從用人單位角度展現和歸納當前我國工業設計人才需求的特點及趨勢,構建工業設計崗位體系和知識技能需求體系,進而對相關院校提出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建議。以定量研究法統計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三大招聘網站工業設計人才需求數據。工業設計人才可分為三大類型:創意技術型、創意技能型和創意綜合型;人才培養與能力素養水平可分為三個層次:專業基礎能力、專業進階能力和職業綜合素養。差異化分層次培養和跨學科適應性培養有助于提升學生設計能力的崗位契合度。
關鍵詞:工業設計招聘信息人才需求人才培養專業能力
中國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1) 07-0107-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industrial design talent demand in the domestic employment market, so as toconstruct both of industrial design post system and knowledge&skill demand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enterprise, thus to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 ofindustrial design education. Based on industrial design talent demand data Of threemajor recruitment websites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quantitativeresearch method was conducted.lndustrial design tal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types: creative technology, creative skills and creative integration; The level of talentcultivation and compet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basic professionalcompetence, advance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accomplishmentl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design ability from twoaspects: difference classification and level training, interdisciplinary adaptabilitytraining
Keywords: Industrial design Recruitment information Talent demand Talenttrain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引言
隨著我國由制造經濟向創造經濟轉變,工業設計專業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也迎來了更高的市場需求。立足國情,探索更符合行業要求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當前各院校工業設計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挖掘市場需求、明晰人才培養目標、構建職業能力框架,是對當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的向導,也是提出解決對策并進行實踐的依據?,F有對于工業設計人才職業能力結構與培養目標研究中,周霞[1]等依托問卷調查,運用因素分析法,建立創新人才勝任力模型;顧亦鳴[2]等基于訪談與問卷提出包括專業知識、工作能力、人格特征、職業品德四個維度在內的工業設計人才職業結構;鄧碧波[3]等基于當前人才培養中的單一化和程式化傾向問題,提出適應性、差異化和競爭力三個培養角度;孟勇[4]等借鑒英國經驗,提出設計人才資質框架七要素;湯志堅[5]等從教學經驗和對行業發展的認知出發,提出創新性、應用型、復合型的多元化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目標;林炎[6]等通過問卷調研,提出設計綜合實踐能力培養重點目標;縱觀既有研究成果發現,當前關于該主題的調查研究多是從高校角度思考培養目標,或是以問卷調查數據和訪談內容為主要依據對人才培養提出建議,缺乏對市場需求信息的宏觀分析及比較。本文擬通過對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工業設計人才招聘信息的收集、比較和分析,從用人單位角度展現和歸納當前我國工業設計人才需求的特點及趨勢,進而對相關院校提出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建議,以期促進我國創新事業的發展。
一、研究內容與方法
本文以定量研究法分析國內企業的工業設計人才需求,研究流程主要為①招聘信息文本搜集,②信息文本去重去空,③文本分類;④信息分析;⑤構建崗位體系;⑥構建知識技能需求體系;⑦提出人才培養建議,具體流程如圖l。以八爪魚爬蟲軟件對2019年1月l號至2019年12月31號期間的三個求職網站(應屆生求職網、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網)的工業設計相關崗位信息進行抓取,搜索關鍵詞為“招聘”and(“工業設計”or“產品設計”)。與現場招聘方式相比,網絡招聘可以簡化招聘流程,減少成本、減少時間投入,具有快捷、靈活和更有針對性等優點,已成為企業招聘的主流方式,其崗位信息包含對目標人群的基礎及核心技能要求,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行業的整體水平和區域特點[7],雖然無法完全涵蓋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的全部要求,但對在校生職業教育及專業建設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當前國內無專門的設計類招聘網站和平臺,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求職時,大多是查看高校就業指導部門發布的招聘信息或自行查詢招聘網站信息,本文所調研的三個網站具有優秀的行業影響力,其中應屆生求職網主要面向應屆生,另外兩個面向全體求職者,雖不能囊括全部招聘信息,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數據有較好的分析價值[8]。除招聘網站外,為便于橫向比較,對國內500強企業(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為準[9])涉及工業設計人才的招聘信息進行人工搜索。
本文共搜集招聘信息8734條(每條招聘信息包含崗位數量≥l,為便于分類統計,本文以信息數為分類依據),由于三個網站之間有部分信息重復,對全部招聘信息進行去重去空并復核,余有效信息6122條,其中包括5976條全職崗位招聘信息、146條實習崗位招聘信息,全職崗位招聘信息中包含中國500強企業招聘信息472條、普通企業信息5504條。
二、人才需求特征與要求分析
(一)崗位類型與地域特征:使用SPSS 23.0對5976條全職崗位招聘信息進行以所包含關鍵詞為依據的崗位分類,得到全職崗位基本數據如表l,從中可見,市場對工業設計專業交叉性特色的認可度較高,就業多元化特征較強,但是術業有專攻,雖然同屬創意崗位,本專業從事產品設計類崗位薪酬高于旁系設計崗位。對146條實習崗位招聘信息進行以所包含關鍵詞為依據的分類,得到實習崗位基本數據如表2,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從事平面設計類與UI設計類實習崗位難度較低,企業認可度較高,其崗位薪水略高于產品設計類??v橫向對比實習崗位與全職崗位均薪可見,工業設計畢業生從事產品設計類崗位的薪水提升速度快于旁系崗位。
對全職崗位招聘信息進行地域分類,如圖2所示,西北、東北和西南地區的設計崗位信息數量占比較少,華東、華南兩區域崗位信息數共占全國總數的56.06%;華北地區中的北京是設計重鎮,其影響力遠高于該地區其余省份;如圖3所示,崗位信息數量排在前5位的省市分別是廣東、北京、上海、福建、浙江,占全國總數的55.59%,工業設計畢業生就職于這些省市,發展機會更多。
(二)學歷與經驗要求:各全職崗位中明確提出學歷最低要求的共5334條,占89.26%,具體要求如表3,最低學歷要求為大專和本科的分別占49.68%和37.43%,為崗位主流學歷要求;從薪酬來看,最低學歷要求為職高、大專、本科和碩士及以上的平均月薪分別為5881元、6841元、8738元和14290元。比較可見設計類崗位對學歷最低要求不高,但在待遇方面差距明顯。
各全職崗位中明確提出經驗要求的共3884條,占比64.gg%,平均月薪為8021元,不要求實踐經驗的崗位平均月薪為5979元。實踐經驗對工業設計職業能力認可度的影響較大,以產品設計類崗位為例,如表4所示,3-5年是主流經驗年限要求。最短經驗要求分別是1年、2年、3年、5年、8年及10年的崗位月薪分別為7061元、8315元、9055元、11756元、21286元、21458元。實踐時長與薪酬變化正相關,其薪酬上漲幅度成前期較緩、中期較陡、后期趨平穩的變化趨勢。
(三)專業基礎技能要求
1.軟件技能:軟件技能是工業設計學生從事本專業的必備條件,全部招聘信息中對軟件技能有明確要求的為4508條,占比73.64%。本調研搜集到設計軟件31種,分別是Photoshop、Auto-CAD、lllustrator. Rhino、CoreIDraw、3D-Max、Pro-E、Sketchup、Solidworks、Keyshot、Office、UG、Axure、Visio、Sketch、三維家、CATIA、酷家樂、C4D、ALIAS、Vray.Mindmanager. Xmind、墨刀、project、Zbrush、Inventor. Keynotes、mindnotes、Mudbox、AE。其中產品設計類崗位適用的14種,平面設計類適用的5種,環境設計類崗位適用的5種,UI設計類崗位適用的15種(統計未排除跨專業通用型軟件),如表5所示,使用量排在前十位的軟件分別是Photoshop、Auto-CAD.lllustrator. Rhino、CoreIDraw、3D-Max、Pro-E、Sketchup、Solidworks、Keyshot,其中Photoshop、lllustrator.CoreIDraw為產品、平面、UI三類崗位均需掌握的軟件,3DMax、Auto-CAD、Sketchup為產品、環境兩類崗位均需掌握的軟件,其余為產品類崗位需掌握的軟件。從統計可見,產品設計類崗位涉及到的軟件包含大部分旁系設計崗位所使用軟件,這也從另一側面驗證了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多樣和交叉的合理性。
2.手繪技能:手繪是創新思路快速表現的手段之一,是各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的重點基礎之一。本次調研的招聘信息中明確要求手繪能力的為1943條,占比為31.74%,平均月薪為7266元,未明確要求該技能的崗位平均月薪為7248元。如表6所示,工業設計畢業生從事產品設計類、平面設計類(崗位分類關鍵詞見表1)崗位,對手繪技能要求較高;手繪技能對提升薪資有所助益,但除從事設計教師、專利員、設計策劃等工作的其余類型崗位外,其他類型崗位薪資受到手繪技能助益不大。當前的智能技術下,繪畫基礎薄弱的理工科工業設計畢業生從事設計工作,可以借用操作日益簡便的繪圖軟件適當彌補手繪短板,但鑒于設計行業的特殊性,優秀的手繪能力仍是一種有競爭力的專業技能。
(四)專業綜合技能與職業素養要求
對全部招聘信息進行專業綜合技能與職業素養要求詞匯聚類統計,排在前五位的專業綜合技能要求是:熟悉工藝、熟悉結構、審美、了解材料、思維能力,如表7所示;排在前五位的職業素養要求是:創新精神、溝通能力、團隊合作、開拓精神、管理能力,如表8所示。專業綜合技能中,掌握工藝、結構、材料知識更能受到企業的青睞;職業素養中,管理能力常意味著應聘人具有較好的專業技能、擁有較長時間的實踐經驗及項目主持經驗,因而薪資最高。
橫向對比看,普通企業對人才要求更強調應用知識型的專業綜合技能,主要集中于熟悉結構、材料、工藝,同時兼顧溝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等(3494條,占普通企業招聘信息比例為53.67%);500強企業則更重視成長精神型的職業素養,如強調創新精神、溝通能力、開拓精神、團隊合作與審美等(299條,占500強企業招聘信息比例為63.35%)。這一趨勢在面向應屆畢業生的校園招聘信息中表現比較突出,如同樣招聘工業設計師,500強企業中某公司要求“具有……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具備……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普通企業中某公司則要求“能夠使用平面繪圖軟件及會使用一種3D設計軟件;熟悉鈑金、機加工;熟悉產品結構與零件分析”。
三、工業設計人才培養與發展的三個能力階段
依據前文對專業基礎技能、專業綜合技能及職業素養要求的分析結果,建立工業設計人才培養與發展的三個能力階段,如圖4所示。專業基礎能力指向工具技能與專業基礎知識,工具技能以前述主流設計軟件為主,手繪能力為輔;專業基礎知識包括審美基礎及工學知識基礎,審美基礎指向設計的美感,工學基礎指向設計的可行性。專業進階能力包括溝通能力與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指向內在思考判斷;溝通能力指向對外交流。職業高階素養包括執行力、團隊合作能力、管理能力、開拓精神。執行力要求優秀的責任心與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團隊合作能力要求對團隊工作的熱情度、團隊內的維護能力和誠實正直的品質;管理能力包含承壓能力、沖突解決能力和大局掌握能力;開拓精神則需要較好的行業視野和商業靈敏,同時具備果敢的決斷力。從高校人才培養來說,專業基礎能力與專業進階能力是培養的核心目標,在專業訓練中提升學生的執行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并適當鍛煉其管理能力和開拓精神是培養的輔助目標。
四、工業設計人才培養對策
(一)以差異化為戰略,分層次培養學生
差異化發展戰略由邁克爾·波特提出,指在產品及其服務領域,通過形成與競爭者之間的差異獲取或擴大市場份額[10]。其思想應用于工業設計人才培養中,即為根據院校教學資源現狀,面向市場需求,提供差異化教育,形成獨有競爭優勢。工業設計專業就業交叉性強,市場人才需求分布層次多樣.總體來看,可分為創意技術型、創意技能型和創意綜合型三個大類,其就職崗位與能力要求各有不同:創意綜合型為團隊的核心工作崗位,以帶領團隊完成項目、開拓市場、獲取企業利潤為目標,要求從業者有優秀的溝通能力、管理能力、開拓精神和專業眼界,一般從創意技術型人才提升而來;創意技術型為團隊的關鍵工作崗位,依托專業進階能力和職業素養,綜合應用專業基礎技能與理論知識,以完成團隊工作中的創意工作為目標,要求從業者有一定的專業眼界、執行力和將專業基礎知識融匯運用的能力;創意技能型為團隊的輔助性技術崗位,配合前述兩類崗位工作,以完成團隊工作中的技能性工作為目標,要求從業者有優秀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軟件技能。
崗位類型的多樣性意味著人才需求的差異化[3],為避免培養的同質化問題造成企業需求與工業設計畢業生能力的錯位,應立足于市場需求、社會經濟結構變化、科技水平等外部條件和師資隊伍、實驗條件、圖書資源等內部條件,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使所培養的學生在適應行業普遍基礎要求的前提下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特色。
(二)以崗位適應性為目標,建立跨學科課程體系
從專業綜合技能要求統計情況看,加工工藝、產品結構、材料知識水平對工業設計人才核心能力影響較大,而當前我國工業設計教育中工程技術和科學技術知識教育被忽視[11],或開設了工學基礎課程,藝術與技術教學之間的壁壘還未打破,兩者分段式教學[12],導致學生在人文與技術知識的融合上存在缺陷,出現關注美感而無法解決生產可行性的問題,也導致了諸多企業在招聘信息中特別提出對工程技術能力的要求。
工業設計是從用戶需求出發、以工程技術為基礎、兼顧市場要素的創新工作,以具備工程技術可行性的產品競爭力為工作目標[13]。在培養方案制定和教學安排上,應從“職業”和“崗位”要求出發,建立跨學科課程體系及多方向師資結構,在師資結構上,應重視雙師型教師的引進和培養,重視師資隊伍來源單一問題;在課程體系上,可圍繞專業特色方向建設項目,將不同學科的基礎課程聯系起來,采取崗位導向性教學,扭轉當前基礎訓練與企業要求脫節、技術和藝術脫節的情況。
結論與結語
工業設計人才的就業多元性特征鮮明,不同方向下的職業技能要求各有特點,其中軟件技能是從事各類設計工作的必備基礎,手繪技能在產品設計類和平面設計類崗位中相對重要,此外,企業重視工學知識與實操技能為典型代表的應用知識型專業綜合技能,強調對工藝、結構、材料的了解,重視創新、溝通、團隊合作、開拓精神和管理能力。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加速,市場對設計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加大,工業設計三大人才類型和人才培養與發展的三個層次分析、差異化分層次培養和跨學科適應性培養思路,有助于為高校立足企業需求、挖掘教學改革切入點、制定更具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參考。
基金項目: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課題“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問題及對策探索”(2018-JYJG-0231)。
參考文獻
[1]周霞,景保峰,歐凌峰創新人才勝任力模型實證研究[J].管理學報,2012,9 (07):1065-1070
[2]顧亦鳴,曹玉華華基于勝任特征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的教學設——以華南地區為例[J].教育學術月刊.2009(08):95-97
[3]鄧碧波,范圣璽設汁設汁師: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3(01):156-159
[4]孟勇,吳剛,戴麗蘭創新創意人才國家資質認證體系建構及培養模式研究——以英國資質認證體系為借鑒[J]遠程教育雜志,2017,35 (05):64-74
[5]湯志堅,吳愛菊工業設計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 (11):127-128
[6]林炎志,徐旭雁,李仙,里晴虹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以廣東順德工業設計研究院模式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 (03):31-36
[7]劉文華應用技術本科教育課崔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
[8]廖紈億,秦小瑤企業招聘網站特征、企業吸引力與應聘者求職意向的關系研究[J]現代商業,2019 (30):69-71
[9]財富中文網2019年中國500強排行榜[EB/OL] (2019-07-10) [2020-01-13] http://wwwfortunechinacom,fortune500/c/2019-07//10/content一337536htm
[IO]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Il]胡康,艾險峰,涂偉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工業設汁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20):98-99
[12]許江產品設計專業“遞進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研究[D]江南大學,2017
[13]陳朝杰設計創新驅動國家發展[D].廣東工業大學,2018
[14]柳林,林亮亮藝術設計學科自主創業型人才培養探討[J]設計,2016,29 (6):126-127
[15]張怡獨立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設計.2016,29(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