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宏

今年1月27日,2021第七屆“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年度盛典在新浪大連、目睹直播、大連出版社抖音、快手等平臺同步直播。盛典儀式上,第七屆“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優秀作品征集活動獲獎名單揭曉。大同市作家協會會員、“90后”作家田勝勝的《追夢的泥人》從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749位作者的1036部作品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大白鯨”兒童文學“金鯨”作品。這是繼大同作家石囡作品《大耳博士的房間》摘得2017“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銀鯨”獎后,大同又一作家獲此殊榮。
由平城區和大同市作家協會共同策劃的《北魏歷史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匯聚大同作家智慧,挖掘北魏平城新的時代精神內核,為講好北魏故事打出響亮的文化名片。由大同市作協主席任勇主編的《老味兒大同》尋找大同“老味兒”,探訪大同美食民俗故事,成為深受各地游客青睞的文化“伴手禮”。
大同作家侯建臣、侯建忠和李中美于2020年被中國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成為我市新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人數最多的一次。目前全市共有20余人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作家石囡成為第七屆山西省中青年簽約作家。近年來,他的作品入選“《收獲》科幻故事空間站叢書”、“2019年兒童文學選萃”,長篇歷史紀實文學《拓跋,上馬》成為山西省作協重點扶持作品。
大同是文學的沃土,大同是作家的搖籃,大同作家群已成為當下中國文壇的一支勁旅。目前活躍在文壇的大同作家群以“60后”為主,包括“70后”“80后”“90后”在內的本土作家。他們的作品有對特殊年代農村生活的反思,有對偏遠鄉村現狀的反映,有對溫暖親情的回味,有對純樸鄉俗的追憶,有對多重人性的刻畫,以及對現實生活中怪誕現象的揭露,更有對新時代主旋律的深情表達。大同作家群,有的已經在全國有了很大的影響力,有的也具有很好的文學發展潛力。他們生于大同,對推動大同文學發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
王祥夫、曹乃謙的作品享譽全國乃至世界。山西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市作家協會主席任勇出版散文集《未必出行》、隨筆集《一葉菩提》和《家長里短》,長篇傳記文學《馮太后傳》,小說《黃花女人》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系列歷史散文《北魏那些事兒》成為深受讀者追捧的暢銷書,書店銷售幾近脫銷。侯建忠、袁秀蘭、侯建臣一家同時成為全國較有名氣的作家,其文學成就可圈可點。我國當代先鋒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左云籍作家呂新是山西文壇一位極具個性的作家,其獨特的藝術感覺、獨特的敘述方式、獨特的語言風格、獨特的想象回憶,完全有別于山西傳統的文學創作套路。在我市一些書店的書架上,讀者喜歡品讀已故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王保忠的作品,他那融趙樹理、沈從文、魯迅的思想和寫法為一體的風格,給讀者很深的啟示。段增發近年來主要以創作微電影劇本為主,其創作的劇本多次在省內外微電影大賽中獲獎,被譽為“大同微電影獲獎專業戶”。曾強主攻書畫評論,他撰寫的百余篇有關國內知名書畫家和大同本地書畫家的評論作品正在匯編成書,為大同書畫評論再添亮點。以左世海、李進為代表的閃小說作家群目前已成為中國閃小說的優秀代表。以王占斌為代表的派度詩人群匯聚大同詩人,詩作入選《2020中國跨年詩選》《詩刊》《星星》等書刊。于立強近年在《山西文學》《黃河》《中國詩歌》《佛山文藝》等刊物發表小說、詩歌多篇,參加魯迅文學院山西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習,其創作影響力受到省內作家的好評。“地質詩人”張二棍行走在曠野中創作詩歌,近年,通過在魯迅文學院學習,他的詩情迅速閃亮在全國詩壇。陳年發掘煤礦工人和妻子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隱秘,創作了眾多別具一格的精品力作。閻桂花的溫情散文在細膩描寫中感動了無數讀者。
“80后”和“90后”作家異軍突起。去年加入大同市作家協會的“90后”女作家張婧檉,曾在加拿大多倫多旅居五年。其新書《流徙客》記敘了加拿大多倫多的新移民故事,探討人性、流亡文化和淘金時代之間的矛盾與交融。在一次創作分享會上,張婧檉以“留學真的像表面那么光鮮亮麗嗎?”為切入點,與讀者分享了自己讀書、生活、工作中的小故事,并講述了創作過程中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事情與經歷。《流徙客》引發作者、讀者對生活的種種感悟。市作協青年文學社“90后”作家薄濤、董曉瓊,“80后”作家龐曉昆、顧寒君、許瑋筆耕不輟,出版多部力作。女作家賈鍵自創作小說《三只人》,受到作家梁曉聲等著名作家一致稱贊之后,依然在努力尋求新的突破。
大同作家群既是承傳、發展的一代,又是個性、創新的一代。如果說大同前代作家有較統一的思想理念或思想資源,鐘情于農村生活題材,追求的是一種經典現實主義和現代派創作模式,如大敘事、大主題、民族性、地域性、現代性等。那么,現在的大同作家群信奉的是獨特的人生體驗與領悟,追尋的是自己感興趣的思想觀念,在創作思想上呈現出一種多樣化狀態。農村生活、城市生活、城鄉交融生活乃至歷史題材、科幻題材、職場題材、婚戀題材等都可以為我所用。
由大連出版社攜手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市分行、大白鯨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第七屆“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年度盛典,開創了“大白鯨”產業鏈“文化+金融”的融合發展新生態。為此,有關人士認為,古都大同是文學創作的土壤,建議在推薦學習、申報項目、協助出版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同時要多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學創作講座、新書發布會、改稿會、研討會,為大同作家搭建平臺,讓大同作家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標桿,從而繁榮大同文學創作,共同營造大同文學百花盛開的繁榮局面。
選自《大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