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岳林煒 劉軍國 ●本報記者 張倍鑫 ●林澤宇 王偉 任重
日本政府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13日正式敲定,但這份年度防衛報告從外到內都給人以“挑釁”印象。封面是一名騎馬武士,連日本網民都稱“戰意很濃”。從內容看,白皮書不僅像以往那樣鼓噪所謂“中國威脅”,談及中國軍力、航母、釣魚島等,還首次明確寫入“臺灣局勢穩定”的重要性。過去幾個月,從搞外交串聯到高級官員“失言”,日本方面在臺灣問題上動作頻頻。有分析稱,日本認識到本地區力量平衡正在向有利于中國的方向轉變,這樣做的目的是故意顯示出配合美國牽制中國的戰略意圖。但這樣做也是危險的。1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方決不允許任何國家以任何方式插手臺灣問題”。
“戰意很濃”的封面
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的封面是一幅水墨畫,畫著一名騎馬武士,為日本藝術家西元祐貴的作品。據日本《朝日新聞》13日報道,日本防衛省發言人解釋說:“這是一名展現自衛隊力量和我國堅強防衛意志的具有動感與厚重感的騎馬武士。”不過,防衛省也有人認為“揮刀有違專守防衛”,所以采用武士緊握韁繩的形象。
報道稱,起用在年輕一代中很有人氣的西元祐貴,是為吸引各個年齡層關注。往年的白皮書封面多為艦機武器與自衛隊員照片、地球插圖等,這次的設計旨在向海外展示日本特色和《防衛白皮書》特有的“威嚴”。
日本網友中,部分人認為封面“很酷”,也有不少人認為它“戰意很濃”“是在開歷史倒車”。還有人對比日本南北朝時期名將楠木正成的雕像,發現二者十分相似。楠木被譽為“軍事天才”,但最終戰敗自殺。
13日,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日本防務政策專家羅伯特·沃德在推特上發文稱,與去年相比,今年日本《防衛白皮書》的封面設計“在‘精神上出現了有意思的改變”。2020年日本《防衛白皮書》封面設計觀感柔和,紫紅色封面印上了櫻花和富士山。
日本新版白皮書共681頁。據共同社報道,白皮書首次寫進臺灣局勢的穩定“對日本的安全和國際社會的穩定而言很重要”,還首次將臺灣從中國的章節抽離,放入新增的“美中關系”章節中介紹。
“中國軍的部署與戰力”使用的地圖,白皮書也有“動作”:過去,臺灣與大陸同為彩色,其余國家一律為淺灰色,這次則將臺灣和大陸以外的國家都涂為淺灰色。有臺灣媒體稱,這是在日“臺僑”努力的結果,而種種涉臺編排調整,“可以再度感受到防衛相岸信夫對臺灣的友善與尊重”。
除了臺灣,白皮書還提到包括航母在內的中國軍艦去年通過巴士海峽,宣稱中國在釣魚島附近“單方面試圖通過高壓手段改變現狀”,首次“譴責”中國海警船駛入釣魚島周邊“違反國際法”,對所謂中國政治軍事領域不透明及軍費增長表示憂慮等。
與美國進行戰略捆綁
白皮書新設的美中關系章節引起不少關注。據美聯社報道,日本認為,由于美國加強對臺灣的支持,中國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活動,需要日本以一種“危機感”來關注。報道稱,隨著日美等國與臺灣強化關系,臺灣已成為該地區沖突爆發的導火索。
《日本經濟新聞》分析說,白皮書把重點放在美中對立對日本安保的影響上,這與往年以客觀說明地區形勢為中心的白皮書不同。路透社13日稱,日本在白皮書中表示,地區力量平衡在向北京傾斜。這份報告認為,中國是日本的主要國家安全關切。
在美國彭博社看來,這份年度報告無疑會加劇中日摩擦。日本曾盡力避免冒犯身為其最大貿易伙伴國的中國,但日本首相菅義偉和美國總統拜登在4月份會晤后,發表了52年來首次提及“臺灣”的聯合聲明。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上個月也表示,臺灣安全“直接關乎”日本安全。
過去一段時間,日本高官頻頻“失言”。6月9日,菅義偉在國會將臺灣稱為“國家”。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公然質疑一中政策,宣稱“必須保衛民主臺灣”。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稱,遇到緊急情況時,日美可能必須共同“保衛臺灣”。
有分析稱,這些跡象顯示出日本政府內部的挺臺立場以及某種“戰略清晰”。臺灣“中央社”13日援引一名臺戰略學者的話表達了相似觀點。該學者稱日本現今的國家安全與美國的印太戰略綁在一起,以前日本為應對蘇聯,重兵均部署在北海道,現在重心回到臺海和日本西南諸島。
不過,4月日美首腦會晤后,菅義偉在日本眾議院遭朝野議員輪番質詢,然后表示l聯合聲明“并未對臺海軍事問題作出預判”,維持了官方“戰略模糊”立場。麻生在涉臺言論受關注后改口說,有關臺灣的任何突發事件都應通過對話解決。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則頻頻為相關官員的“失言”做解釋,比如稱日本對臺定位仍是地區等等。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綜合戰略研究室副主任盧昊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隨著中日權力轉移加速及中美戰略競爭強化,日本對華戰略認知持續傾向復雜化與負面化,菅義偉政權有意與美國積極進行戰略捆綁。盧昊說,日本不斷觸及“紅線”,顯然將對中日關系造成嚴重沖擊。從日本視角看,它產生了依托日美同盟從中謀利的“優勢心理”與投機心態。
“今天的日本可以更大膽”?
“在關系高度緊張的美中之間的夾縫中,日本面臨著艱難的掌舵。”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根據岸信夫的意向,白皮書重點加入了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內容。這是安倍晉三提出的構想,已有日美澳印四國框架,岸信夫正躍躍欲試,希望接替安倍,引入更多國家開展合作。
美國《外交政策》稱,撇開文字游戲不談,日本正緩慢但持續升級強大的武器庫,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之一。今天的日本可以更大膽,因為它鞏固了與“志同道合”國家的關系。2012年,當中日因釣魚島近乎爆發沖突時,日本官員不得不跑到華盛頓,看看美日同盟能提供什么支持。
但香港《南華早報》13日提醒說,日本應該把重點放在交朋友和掙錢上,而非干涉臺灣事務。如果大陸對臺動武,日本提出幫助美國防衛臺灣,這對日本來說將是適得其反的政策。亞洲需要一個更友好、外向的日本,引領一個漸進的地緣經濟演變,而不是進一步重新軍事化。“只有傻瓜才會低估日本,但招惹北京是傻瓜的差事。”文章寫道。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中特別談及韓國的國防開支,稱按當前趨勢,到2025年韓國國防預算將是日本的1.5倍,而且文在寅政府正要求從美國手中收回戰時指揮權。白皮書還重申日本擁有“竹島”(韓國稱“獨島”)主權——這引發韓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官員分別召見日本駐韓大使和武官表示抗議。
韓聯社稱,日方明知這將引發韓方強烈抗議,卻仍在文在寅可能出席東京奧運會開幕式十天前挑釁。此外,日方在白皮書中反復聲稱巡邏機遭韓國艦艇火控雷達照射,向韓方轉嫁海上自衛隊艦艇缺席2018年韓國海軍國際觀艦式的責任等,韓方深表遺憾,強烈要求日方立即糾正錯誤內容。▲
環球時報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