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摘要:從現實的角度分析,現階段學前教育正在朝著小學化的方向發展,這一發展趨勢從表層看可以加快教育進度,提升幼兒綜合能力,但是從深層來看屬于揠苗助長的行為,對于幼兒的身心發育必然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而造成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就是小學教育與學前教育的銜接工作出現了問題。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原因;對策
1學前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過度重視文化知識
雖然幼兒在幼兒階段需要廣泛了解不同的知識內容,但如果教師過度重視知識的掌握程度,勢必會削減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仄學的傾向。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他們的接受能力較低,強制要求幼兒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只會取得“堰苗助長”的教學效果,不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則。并且很多幼兒都具有貪玩且好玩的特點,他們并不能安靜地端坐在教室里聆聽教師授課,在講授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很多幼兒都不會投入相應的專注力,即便教師反復講解這些內容,也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是,對于大多數幼兒而言,基礎文化知識較為枯燥且煩難,如果在幼兒時期要求他們投入過多的時間學習這些知識,很多幼兒都會由此產生懼怕學習的心理,從而影響其今后的學習態度。
1.2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傳統
很多教師都會運用講授法開展教學工作,無論教學何種內容,教師都會主宰整個教學過程,并強制要求幼兒服從教師的安排。雖然這樣的教學模式的確能約束幼兒參與相應的教學活動,但長久下去,很多幼兒都會養成依賴教師的壞習慣,即幼兒并不能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很多幼兒都會接受教師對知識的灌輸,這并不利于幼兒的長遠學習和長遠發展。并且傳統的教學法勢必會使幼兒陷入煩難的學習中,這樣并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潛能,從而影響幼兒其他能力的提高,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漸漸摒棄傳統的教學法。
2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
學前教育“小學化”,即指在未遵循學前兒童客觀發展及學習規律的前提下,將小學時段應實現的教學目標及教育內容提前準入至學前教育內施行,該預先化形式極大影響了幼兒們的常規學習及生活等,致使學前兒童的自然身體發育無從保障。隨著我國小學教師對于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經過一段時間深入的實踐調查研究發現,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為,加劇幼兒的厭學心理,幼兒的接收能力有限,如果教師強行地增加幼兒的學習負擔,幼兒將很難感知到學習的趣味性,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其二為,對幼兒身心發育造成不利影響,幼兒并不具備接收系統教育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幼兒在學前教育期間接收到小學化的教育,那么幼兒天性將無法得到滿足,從而導致幼兒產生畸形心理,對于其身心發展將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學前教育小學化發展的危害極為顯著,對于教育事業以及幼兒都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但是目前,我國這一現象相對較為明顯,從而導致現階段厭學的幼兒數量逐漸增多,因此,學前教育小學化發展問題的解決已經迫在眉睫。針對這一情況,小學教師在實踐工作期間必須要重視對于學前教育小學化危害及解決策略的研究,明確具體的危害以及問題成因,解決具體的問題進行解決策略的質量。
3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轉變策略
3.1堅持科學的教育原則,積極轉變教育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前教育機構應該深入貫徹新課標的要求,從適應和服務幼兒未來發展與終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兼顧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堅持科學的教育教學原則,積極轉變教育理念,走出學前教育小學化的陰影。學前教育機構要積極扭轉辦學方向,堅持原則,不要因為招生需要就曲意迎合家長的不合理的教育要求,而要重視幼兒階段的教育需求,辦先進的教育。幼兒教師更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認真研究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深入學習針對幼兒的教育教學方法,做合格的幼兒教師。學前教育也要做好幼兒的幼小銜接準備工作,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3.2發揮教育行政部門監督與指導作用,培養合格的幼兒教師
學前教育的過度社會化與市場化造成當前學前教育的教育質量參差不齊、兩極分化,這也是學前教育“小學化”根深蒂固的原因之一。對此,教育行政部門應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教育行政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學前教育教學的監管與指導,構建科學、合理、有序的學前教育辦學體系監管評價體制。同時,正視幼小銜接階段,確保幼小銜接在時間上的精準性。其二,培養合格、專業的學前教育教師是根除學前教育“小學化”的重要保障。學前教育要完善與監管幼兒教師準入標準,確保每一位幼兒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合格化、專業化。合格化表現在具備幼兒教師資格證、具有身體健康證、具備普通話合格證等;專業化表現為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具有科學的教育理念與職業道德素養,能深入了解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學習方式等。其三,教育行政部門應保障幼兒教師的福利待遇,積極為幼兒教師宣傳,改善社會對幼兒教師認同度低的現狀。
3.3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
家庭教育對于小孩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說優秀的孩子后面必然有著優秀的父母,原生家庭對孩子有著巨大的影響,正因為家長的教育理念出現偏差,導致幼兒教學小學化嚴重,為了實現幼兒教育去小學化,需要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一方面政府可以設立家庭培訓學校,通過開展各種不同的活動以及知識講座的方式給家長灌輸正確的教育觀。另外學前教育可以舉辦豐富有趣的親子活動吸引家長積極參與活動,讓家長親身體驗到幼兒教育的細節,真正了解幼兒教育的目的以及預期效果。通過對家長的觀念進行引導,學前教育也可以不再被家長的一些盲目要求所困擾,從而實現幼兒教育的去小學化。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學前教育贏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學前教育要積極更新教育觀念,創新管理模式。幼兒教師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升個人的教學素養。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大對學前教育的監管力度和扶持力度,鼓勵學前教育科學辦學和創新辦學,從而贏得學前教育發展的新氣象。
參考文獻
[1]崔守信.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成因及解決策略探討[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01):194.
[2]周燕勤,黃美娟.學前教育小學化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知識經濟,2017(17):119+121.
[3]王旭.淺談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0):174.
(肥城市實驗幼兒園 ?山東 ?泰安 ?2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