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刺繡是新疆哈薩克族傳統手工制品之一,多種多樣的圖案紋樣,顏色鮮艷豐富,技術精湛的刺繡藝術品充分展現傳統民族藝術特點。通過概括分析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說明在手工藝品與民俗中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的應用,總結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的文化價值,以期推動傳統民族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新疆哈薩克族;民間刺繡;文化價值
刺繡作為富有新意創作過程的工藝美術品之一,在刺繡時,針尖就好比一名探尋者,而絲線就像一名記錄者,使自身的身體將針的足跡一一記錄,形成多種多樣的圖文。這是由一針一線完成的特殊創作品,在我國發展歷史悠久,并形成了各個派系,為推動民間刺繡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哈薩克族在新疆天時地利的地質環境熏染下,形成新疆哈薩克族民間刺繡,有著細膩、觀賞性的特征,充分展現出新疆哈薩克民間刺繡的傳統文化符號。
一、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的概括分析
(一)傳統圖騰崇拜,影響哈薩克民族刺繡圖案樣式
在數以千年的民族發展進程中,從最為古老的民族起源,所有民族都有用獨特的標記圖騰崇拜傳統。現階段,考古學家在西北地區的天山與阿爾泰山的山脈兩端[1],發現巖石上有眾多與牲畜或者動物相關的簡化圖形,被考古學家稱之為巖石壁畫。由此可見,西北地區傳統民族對于動物十分崇拜,壁畫中記錄著當時游牧民族實際生活。
新疆哈薩克民族由于生長于高寒氣候當中,作為游牧民族人們往往都從事于畜牧業,無論在任何年代,游民民族人們都和牛、羊、馴鹿等動物產生濃厚的情感,游牧民族的人們也喜歡將羊角、鹿角、牛角等作為圖騰進行尊崇[2],使其富有生命力頑強的寓意。所以,在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紋樣繡花當中,時常可以看到形象夸張的羊角、牛角、鹿角圖案,這是由于哈薩克民族先祖將這些動物角當中成神靈的結果,象征著生命自強不息。
由于新疆哈薩克民族喜歡狩獵,所以也習慣將捕獵金雕聯系起來。無論是眼神鋒利的狩獵者金雕樣式,還是天空中翱翔的勇士,都被新疆哈薩克民族人們融入到民族圖文樣式當中,寓意著勇猛、剛強,也是草原保護神的標志。然而,其它民間刺繡紋樣也源自于大自然,不但有生機勃勃的各種各樣花卉圖案、果實圖案,還有色彩艷麗的幾何樣式,譬如較為多見的如意紋樣、祥云紋樣、萬字紋樣等。在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圖案中,多不勝數,除去富有動物、植物、幾何紋樣,還有十分形象的禽獸昆蟲,但是無論是抽象紋樣,還是形象化紋樣,都是吉祥、好運的象征,也是人們對圖騰的一種崇拜精神體現。
(二)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的色彩應用
在當前出土的與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有關的文物,可以從中發現因當時人民習慣運用天然植物染料、礦物燃料,所以在現代依舊不會褪色。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用色種類繁瑣,如紅色、橙色、黃色等都是常用顏色,而將各個色彩艷麗的顏色組成起來,本以為會俗不可耐,卻沒想到在能工巧匠的手中,成為美輪美奐的藝術品。在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藝品中,可以發現人們習慣應用顏色對比強烈的方式,但是為了避免不同純度較高的顏色組成起來不那么刺眼[3],能工巧匠又運用獨特方式,通過選取在中間色底步上繡花,使其紋樣更加和諧。由此可見,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紋樣多種多樣,可以把不同顏色形成一個整體,組合成完美的工藝品、裝飾品,不但使民族標志性增強,也對改善民族生活文化有著重要作用。
二、在手工藝品與民俗中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的應用
(一)在手工藝品中的運用
新疆哈薩克民族擁有眾多能工巧匠,通過精湛的工藝技術,創造出許多展現本民族特色的刺繡工藝品,并涉及生活中的各個層面。例如,在服裝方面,服飾上的對襟、下部刺繡一般以二方續紋樣為主,在衣服下對角位置,刺上一組對稱的單獨紋樣,色彩素雅。然而,在女士或男士的夏衫胸口處、脖袖邊等位置刺繡適當紋樣,使其衣物展現出獨有的民族特色。服飾刺繡方法一般以辮針刺繡、平針刺繡、十字刺繡為主,有的坎肩利用盤錦銀刺繡方法,并添加串珠等裝飾物,使其裝飾風格更加獨特。眾所周知,創作靈感源自于實際生活,然而創造出的藝術作品也服務于實際生活,民間刺繡作為依附于民族的工藝制品,涉及范圍廣,譬如常見的服飾、帽冠、枕頭、手絹等諸多品類。
(二)在民俗中的運用
新疆哈薩克民俗習慣當中[4],女孩子要求從小就要掌握刺繡、挑織、織毯等技術。所以,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一般出自于家庭婦女的手中,這也是家庭婦女的職責。如若前往當地牧區,可以看到哈薩克民族婦女在毛氈房前,領著女兒繃框刺繡的場景。
三、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的文化價值
現如今,刺繡沒有由于現代工業機械化生產的衣物服裝刺繡充塞市場,而出現生命力弱化的現象。在新疆還有許多地方,民間刺繡不斷發展,并將其作為傳統民族文化與旅游工藝制品,對在對外文化交流互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當前,已經有數名新疆哈薩克民族刺繡女趕赴日本、英國等國家,現場展現手工刺繡的表演,引來許多西方人們的關注與重視。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展現出獨有的民俗習慣與文化內涵,如若將其用藝術標準去評估、衡量,可以發現此種具有獨特民間藝術的工藝品,即使進入國際市場,也毫不遜色。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有著獨有的藝術特征,是中華傳統民族的民間瑰寶,不管時代怎樣發展,新疆哈薩克民族民間刺繡文化藝術勢必會綻放光彩,在民族藝術花園中,還會對其刺繡樣式、刺繡藝術展開進一步研究,使民間藝術更加豐富,促進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進華,孟瑤.哈薩克族繡品藝術在文創設計中的傳承與重構[J].天工,2020,003(004):28-31.
[2] 李欽曾.民間美術欣賞系列之四十五新疆民間美術欣賞——哈薩克族氈繡和布繡[J].中國美術教育,2020,001(001):93-96.
[3] 楊紫微.新疆民間刺繡產品的敘事分析——以新疆大學非遺刺繡傳承人群培訓成果為例[J].新疆藝術(漢文),2019,151(06):126-130.
[4] 恩卡爾·托力肯,王亞轉,王敏指導.從文化建構視角看新疆民間刺繡的發展[J].新疆藝術:漢文,2020,001(002):128-132.
作者簡介:殷越(1981.10—),女,漢族,吉林輝南,伊犁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設計藝術學。
基金項目: 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新疆哈薩克族圖形符號隱喻的美學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 16XZX015)
(伊犁師范大學 ?新疆 ?伊犁 ?83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