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敏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木材的需求越來越大。林業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植樹造林,增加樹木的種植面積,以滿足人們對木材的需要。在造林種植工作中,對種植的技術要求非常高,種植步驟也是非常繁雜的。首先,種植前要預先做好準備工作,為造林提供充足的前提條件,然后根據不同區域地質的差異性,選擇合適的種植技術,從而提升造林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林業造林;種植技術;措施
植樹造林被普遍用于治理沙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恢復生態環境和培育林業資源,是實現改善生態、減少環境災害、積累林業資源等各項目標的根本支撐。在新的時代,植樹造林工作應根據技術應用和養護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促進探索植樹造林在行業和時代發展的新路徑。下文根據我國林業資源現狀,針對植樹造林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植樹造林養護工作的方法,以提高植樹造林的成效。
一、造林前的準備工作
(一)造林地的清理
在開始植樹造林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清除影響植樹造林的物質,在自然環境中實施植樹造林工作,會有很多雜草、灌木等,會有很多植物品種,地面上也會存在很多的巖石和樹枝等,所以在開始植樹造林之前,首先需要清除雜物,以便植樹造林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清理工作中,應根據不同的區域選擇不同的清理方法。清理再造林環境可以有效的改善林業自身的條件,對土壤滲透性也能起到保障作用,更能為幼苗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種植地需要進行相關的整地
在種植地進行整地時,應根據不同的種植區域選擇適當的整地方法。土地整理包括全面整理和局部整理兩個方面。全面整地就是對需要種植的土壤進行徹底的復墾,需要整體整地的區域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區,山區要根據地形地貌有選擇的進行整地,種植地有選擇性的實施復墾就是我們所說的局部整地,根據地區的形態和地理環境又能分為塊狀和條狀整地。
二、現代林業造林方法
(一)播種造林法
隨著林業部門對植樹造林的高度關注,林業工程建設也在大力的開展。在國家政策、財政支持和種植技術不斷完善的有利條件下,現代造林手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有必要根據具體的狀況選擇種植方法,播種造林是一種被普遍應用的方法,它利用播種苗木種子的方法實施種植工作,簡單來說就是把樹木的種子直接種在需要造林的地區,讓其在自然環境中慢慢生長。與其它造林方法相比,這種方法具有進行簡單和便于實際操作的特征,非常適用于大規模的造林。然而,這樣的方法對造林地區的地質環境條件要求極高,要求土壤必須有充足的肥和水份,幼林應在播種后期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在播種過程中,由于樹木種類繁多,首先應該選取樹種大、發芽率高以及種源充足的品種,種植地通常會選在人員居住稀少的區域。
(二)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的方法和播種造林方法從本質上是大同小異的,都是促進造林工作有效進行的重要手段,并且具有明顯的優點,主要是因為分殖造林是利用根、莖、枝等樹木的部位作為造林的直接資源。不難發現,這種方法不需要培植幼苗,造作方法非常簡便,造林工作人員在實際管理種應該強化細節管理,以確保幼苗的成活率。另外,通過分殖造林法幼苗可以繼承母系的優良基因,在初期的成長速度很快。這樣的種植方法對造林地區有一定的要求,主要適合松樹、柳樹和竹類等營養繁殖的樹種。
(三)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是把培植好的苗木作為造林資源,才能實現苗木的茁壯成長。這種造林方法在現實的造林工作種應用最為普遍。在造林階段,造林工作人員需要在地上挖坑,然后適當的種植苗木。在種植初期,必須加強保護力度,保證充足的水份和養分,從而實現根系對養分良好的吸收。植苗造林法對土壤條件和種植要求不是很高,具體操作方法是用少量種子培植育苗,當生長的一定程度后進行移栽。與播種造林相比,植苗造林法稱呼來更高,能夠實現苗木快速生長的要求,一般都會用于小范圍的種植造林。但是。這個種植方法也存在明顯的缺點,主要表現在操作步驟繁瑣、需要過多的資金以及消耗的時間會很長。
(四)營造混交林
單一品種的樹木種植在改善土壤條件方面不如混交林有效,與此同時營造混交林還能夠提高林業的經濟價值。現階段,在許多林區已經進行了杉木類、闊葉類、松柏類多種樹木的造林模式。例如把馬尾松和杉樹混交,可以利用松樹的抗旱和根系發達的特性改善地表條件,有助于杉樹的正常生長。同時,這種種植方式能夠提升樹木的環境適應性、抗病性以及抗旱性。選擇楊梅作為山下的防火帶,可以控制山火擴張,這是因為楊梅這類植物水份充足。因此,營造混交林不但可以提高土壤活性,而且可以豐富樹木的多樣性。
三、林業造林方法在實際造林營林工作種的應用
(一)做好樹種選擇
不管選擇哪個方法造林,樹種的選擇都應與實際需求相結合。在實際開展造林工作時,有必要通過觀察和了解造林地區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來確定合適的樹種。在面積較大的情況下,應進行樹種搭配,因地制宜的選取樹種,才可以實現優質植樹,促進林業產量的穩步提高。比如,高原大陸性氣候地區,降雨量很少但是很集中,適合松柏類的樹種,因為它們具有適應能力強、耐干旱、耐貧瘠等特點。從林業發展的視角來說,還需要種植闊葉類樹木,由于闊葉類樹木可以起到保水和改善種植地區土壤環境的作用,樹木本來就具有相對的抗病性,可以起到塑造景觀的作用,落葉還可以作為養分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樹木的健康生長。
(二)養護管理
林業養護工作對林業實踐而言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有效的林業管理和經營有利于優化林業結構,提高生態效益。首先,提高林業的生態效益。林業經營的經濟效益作為營林工作的一個基本目標,可以促進林業產業的有效發展,林業生態效益作為一種勞動在生產的能力,可以為林業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驅動力。其次,林業結構的優化和改善。在傳統的營林工作中,由于對林業結構單一性認識不夠,造成林業發展缺少凈能力和可持續性。為了提高林業發展水平,需要不斷引入新品樹種以及先進的栽種技術,達到樹種優選育種目標,并且有效的運用嫁接技術和栽植技術,促進種植造林的良性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造林種植結束應該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選取科學合理的種植技術,以提高造林質量。
參考文獻
[1]陳云波. 林業造林種植技術的相關問題探討[J]. 花卉,2019,(02):201-202.
[2]呂宗義. 林業造林種植技術相關應用的探索[J]. 種子科技,2018,36(06):69.
[3]蔡啟山. 林業造林種植技術相關問題的探索[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08):190.
(河北省文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河北 ?文安 ?0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