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生
有位患者沒有受過外傷,卻發現自己的腳踝腫大。后來腳踝腫脹延續到膝關節,痛到無法行走,腿部皮膚也變成了深紫色。
從關節X線片中能夠看到一側髖關節出現了明顯的粘連,形態也變得不規則,周圍還出現了很多積液。
這種骨頭被“吃掉”的現象,醫學上稱之為骨侵蝕。骨頭是支撐人體非常重要的結構,它一旦被侵蝕,就可能讓人無法站立、行走,生活質量直線下降。
已經被“吃掉”的骨頭往往不能逆轉,這時候就需要接受手術。但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得到有效的治療,就可以避免手術,既省錢又少遭罪。
侵蝕骨關節的是關節腔積液,如果骨骼長期浸泡在這些積液中,就會慢慢地變酥、變軟、變脆。
這種無菌性炎癥有時候會在皮膚上發出一些預警信號,如果沒能注意到,往往容易延誤病情。大家可能很難想象,骨頭的問題怎么跟皮膚關聯在一起呢?但是它們之間確實密切相關。
如果身上出現了一種皮疹,而且久治不愈,需要警惕它有可能和免疫系統紊亂、代謝功能異常,以及骨關節積液有關,嚴重者甚至提示有心肌損傷。除此之外,個別患者還會增加患腫瘤的風險。
這種皮疹就是牛皮癬,它常出現在全身很多部位上,如頭部、腋窩、手、腳等。一般患者是先發皮疹,過不了幾年,開始出現關節炎的癥狀。
因此,如果指甲上有凹陷的小坑,或者身上有點狀或片狀的牛皮癬,須警惕免疫系統紊亂。可以通過B超來觀察關節,有助于提早發現無菌性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