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1—9月銷售215.7萬輛,同比增長1.9倍,市場滲透率提升至11.6%。然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難找、不敢跑遠路的問題仍一直困擾著車主們。為解決補能難題,日前工信部決定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北京等11個城市納入此次試點范圍。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我國已建成各類充電樁194.7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92.3萬個、私人充電樁102.4萬個,換電站716座,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充電設施網絡。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保障,充電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支撐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不斷壯大。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能方式主要有2種——“充電”和“換電”。充電樁充電模式是目前比較普遍的補能方式,使用充電樁為汽車提供能源;換電模式則是通過為新能源汽車更換動力電池的方式,達到補充能源的目的。
雖然充電和換電都是電動汽車的能源補充方式,但換電模式在降低購車成本、消除里程焦慮、提升安全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尤其是換電不需要等待數h甚至10幾h 的充電時間,而可以在短短幾min內就能完成全部換電過程。
據悉,2021年10月1日,國內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充電量達到142.92萬kWh,接近平時日充電量的4倍,創歷史新高。10月1—3日,國家電網充換電服務網絡總充電量同比增長59%,其中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充電量同比增長56.52%,城鎮充電設施日充電量同比增長75.23%。
在增加充電樁的同時,換電站也在抓緊建設中。2021年10月28日,工信微報消息稱,日前工信部辦公廳《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納入此次試點范圍的城市共有11個,其中綜合應用類城市8個(北京、南京、武漢、三亞、重慶、長春、合肥、濟南),重卡特色類3個(宜賓、唐山、包頭)。試點工作的預期總體目標是推廣換電車輛10萬輛以上,建立換電站1 000座以上;節能減排效果分別達到年節省燃油70萬t以上,年碳減排達到200萬t以上。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企業發力換電模式,包括國家電網、北汽新能源和漢馬科技;但行業換電標準尚未統一、初期投資較大等因素,仍制約著換電模式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