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娟,王云凱,齊向華
(1.魯山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 魯山 467300;2.河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3;3.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婦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子宮腺肌病是育齡期女性常見且難治性疾病,據調查顯示[1-2],本病發病率可達5%~70%,其所致的進行性痛經、月經量增多等癥狀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量。現代醫學多以激素治療為基本方案,以通過抑制雌激素合成,使子宮內膜病灶萎縮,同時調控月經出血周期以達到止痛目的。但因本病引起的痛經病情復雜,反復難愈,致使單用西藥治療部分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不理想[3-4]。中醫認為該疾病因“淤積”所致,經期胞脈空虛,寒邪侵入下焦,致氣血不通,引發疼痛。故應以活血化淤、散寒止痛為主要治則。自擬溫陽暖胞湯是以桂枝、皂角刺、醋莪術等散寒溫經止痛的中藥組成,其用于子宮腺肌病痛經患者中值得研究。本研究將分析自擬溫陽暖胞湯對子宮腺肌病痛經患者臨床證候及性激素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子宮腺肌病痛經患者8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3例,年齡25~40歲,平均(35.2±3.9)歲;病程1~3年,平均(2.01±0.23)年;子宮腺肌瘤直徑2~4 cm,平均(3.26±0.52)cm。觀察組43例,年齡26~42歲,平均(36.3±3.1)歲;病程1~3年,平均(2.05±0.19)年;子宮腺肌瘤直徑2~4 cm,平均(3.27±0.50)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關于子宮腺肌病痛經診斷標準且B超檢查子宮腺肌瘤直徑在5 cm以內。②血清 CAl25在35 U/ml以上。③近期未接受過相關治療。
排除標準:①合并盆腔感染。②合并生殖系統腫瘤。③妊娠或哺乳期。④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⑤因其他疾病引起的痛經。
1.3.1 西醫診斷標準 符合《婦產科學》[5]中關于子宮腺肌病痛經診斷標準,以月經周期延長、經量增多,繼發性痛經等為主要表現,且婦科查體示子宮體均勻性增大。
1.3.2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婦科學》[6]中寒凝血淤證,以行經時腹痛、月經紫暗等為主癥,面色青白,四肢冷等為次癥。舌苔紫暗,脈弦澀。
兩組均予以合理飲食、規律作息、適當運動等常規指導,同時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教,告知注意經期衛生等的重要性。
對照組采用米非司酮(上海新華聯制藥,國藥準字:H10950202,規格:25 mg/片)治療,口服,10 mg/次,1次/ d,連續服用5個月后停藥,于第6個月開始口服地屈孕酮片(Abbott Biologicals B.V,國藥準字:H20170221,規格:10 mg/片)治療,10 mg/次,2次/d,連續服用1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自擬溫陽暖胞湯治療。組方:雞內金20 g,丹參20 g,桂枝15 g,醋莪術15 g,白芍15 g,皂角刺15 g,肛門墜脹者加羌活15 g,經量增多者加三七粉15 g,上述中藥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溫服,1劑/d。6個月為1個療程,兩組共治療1個療程。
觀察兩組中醫證候積分、痛經程度評分及性激素水平。①中醫證候積分[7]:從經期、腹痛、血塊、經量評價,每項總分3分,分高癥狀重。②痛經程度評分: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總分10分)評分法評價痛經程度,分高痛經程度重。③性激素水平:治療前后抽取靜脈血2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儀(型號:邁瑞2800)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
治療后,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經期、腹痛、血塊、經量)較對照組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治療后,兩組痛經程度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痛經程度評分比較分)
治療后,觀察組E2、LH、FSH水平均較對照組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性激素水平比較
子宮腺肌病痛經患者以月經增多、子宮體積增大、痛經等為主要表現,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痛經對患者造成嚴重影響,早期予以合理治療減緩疼痛程度至關重要[8-10]。米非司酮、地屈孕酮片治療以抑制子宮內膜的生長和減少月經期出血量為主,從而緩解痛經癥狀,但上述藥物長期治療容易產生依賴性,致使單純西藥治療難以有效緩解臨床癥狀。祖國醫學尚未記載子宮腺肌病的疾病名,根據臨床癥狀將其歸屬為月經不調、痛經等范疇[11],其所致的痛經隸屬于中醫經行腹痛的范圍,寒邪侵入機體,致氣血不通,淤血阻滯沖任及胞宮而誘導本病發生,故應以化淤止痛、溫經散寒為治療原則。
自擬溫陽暖胞湯中桂枝散寒溫經止痛;醋莪術破血散淤,行氣止痛,既入血分又入氣分;雞內金消積健脾;皂角刺銳利開結、辛散溫通。上述相配可軟堅散結使淤血之積松動,配以醋莪術可強化化淤止痛之功,使銳利直達病所。白芍可收肝氣逆疼,調養心肝脾經血;丹參破宿血, 補新血。諸藥合用,共奏活血止痛、溫經散寒之效。
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經期、腹痛、血塊、經量)較對照組低(P<0.05),提示自擬溫陽暖胞湯可改善子宮腺肌病痛經患者臨床癥狀。因寒凝血淤為本病根本病機,自擬溫陽暖胞湯用桂枝溫通血脈、化氣消寒、暖宮止痛,醋莪術活血化瘀止痛。且現代藥理學證實[12],桂枝有效成分可抑制子宮內膜增生,引起鈣連蛋白-連環素-肌動蛋白復合物的丟失,從而改善臨床癥狀。醋莪術可通過內源性凝血途徑,抑制血小板細胞內Ca2+的釋放和細胞外Ca2+內流,進而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血液流變學[13],調節月經周期和經量,進一步改善臨床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痛經程度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說明自擬溫陽暖胞湯可有效緩解子宮腺肌病痛經患者痛經程度。因自擬溫陽暖胞湯中白芍主要成分對組織具有明顯的解痙作用。有動物實驗證實[14]其能通過抑制大鼠子宮平滑肌收縮,減輕平滑肌痙攣,拮抗催產素引起的子宮收縮,且其根部提取的苷類化合物可通過抑制中樞、脊髓性反射弧興奮以產生強效鎮痛作用。丹參提取物可通過抑制孕酮水平的過度分泌,降低血液中前列腺素F2a含量,抑制子宮平滑肌強烈收縮,以減輕機體疼痛程度[15]。
子宮腺肌病痛經患者常伴有激素水平紊亂,部分性激素可通過自分泌、旁分泌等形式參與子宮平滑肌收縮調節機制而引發痛經現象,故調節性激素水平是控制疾病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16-18]。E2為維持女性正常生理功能的激素,該水平可反映月經有無異常情況;LH、FSH則是評估卵巢功能的重要激素,分別由腦垂體分泌和垂體前葉嗜堿性細胞分泌,在子宮腺肌病痛經中占據重要地位[1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E2、LH、FSH水平較對照組低(P<0.05),提示自擬溫陽暖胞湯可調節子宮腺肌病痛經患者性激素水平。因自擬溫陽暖胞湯中丹參提取物丹參酮具有雌激素樣生物活性,能有效阻止血清中催乳素的過度分泌,抑制異常激素對子宮平滑肌造成的不良刺激,進而調節體內激素代謝紊亂,還可通過調節雌激素受體,誘導細胞凋亡,以調控性激素合成分泌[20]。
綜上所述,自擬溫陽暖胞湯可通過調節子宮腺肌病痛經患者性激素水平,緩解痛經程度,改善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