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宣傳貫徹暨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立法調研座談會在南京召開。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國強出席會議并講話。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的鄉村振興促進法,于6月1日起正式實施。作為國家三農領域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鄉村振興促進法在鄉村振興制度體系和政策框架中將發揮重要的引領性作用。召開這次座談會,旨在推動這部法律在江蘇省全面貫徹實施,同時啟動全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立法工作。
魏國強在講話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提高站位,充分認識到鄉村振興促進法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保障和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重要舉措;是解決新發展階段瓶頸制約,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力支撐;是總結我國三農實踐經驗,完善和發展鄉村振興法律制度體系的重大成果。要準確把握法律的主要內容和核心要義,堅持新時代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加強學習宣傳,嚴格履行職責,發揮人大職能,推動鄉村振興促進法的全面貫徹實施。
魏國強強調,要強化責任擔當,高質量開展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立法工作,促進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一是明確立法目標要求。要充分體現貫徹落實上位法的要求,充分體現省委省政府關于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決策部署,充分體現本省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經驗做法,充分體現基層對鄉村振興的期盼,把地方創造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可復制可推廣的做法和經驗上升為法律規范,突出地方立法的具體化、特色化、剛性化和有效化。二是把握立法基本原則。要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保持政策穩定和強化政策集成,在加強規劃引領、推動產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重點進行規范,突出立法的針對性,增強內容的可操作性,強化法規的引領性。三是形成立法整體合力。人大要發揮主導作用,相關部門要發揮主體作用,專家學者要發揮智囊作用,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任務,組織專門力量研究起草法規草案,廣泛凝聚各方力量,確保高質量完成立法任務。
省人大常委會農委主任劉大旺主持會議。省農業農村廳、省司法廳等部門負責同志圍繞推動鄉村振興促進法的貫徹實施和本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的制定進行交流發言,有關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代表、專家,南京、泰州、宿遷市人大農委負責同志分別結合實踐經驗,從不同方面為本省鄉村振興立法建言獻策,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朱有華,委員姜東、顧正中,省人大代表吳沛良、魏紅軍,省人大機關有關負責同志陳志紅、姜葵、張忠文,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季輝、劉文俊、翟潔君參加會議。□
江蘇在立法制規過程中注重將黨中央、省委關于鄉村振興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制度規范,使行之有效的鄉村振興政策法定化,推動全省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2019年以來,已制定相關地方性法規34 件、省政府規章17 件,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
其中,為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選舉權利,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對《江蘇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進行修訂。將重要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支撐、服務、保障三農抓手,審查修改《江蘇省農村公路條例》《江蘇省農村水利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修訂《江蘇省種子條例》《江蘇省糧食流通條例》《江蘇省地方政府儲備糧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為全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糧食安全等提供重要法律制度保障。
今后,江蘇將進一步加大立法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力度,按照省政府立法計劃,認真做好《江蘇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調研論證工作,推動土壤資源永續利用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鄉村振興過程中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推動《江蘇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相關工作有序開展,積極回應廣大農民群眾殷切期盼,為鄉村振興提供高質量法治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