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富
(中國海警局第三局,廣東 廣州 510220)
本文在模型的建立和特性分析時,都是用COMSOL Multiphysics這款軟件來實現的;這是一款由瑞典的COMSOL公司開發的高級大型數值仿真軟件,在聲學、化學反應、生物科學、流體動力學、電磁學、燃料電池、地球科學、熱傳導、結構力學、傳動現象、波的傳播微系統、多孔介質、微波工程、光學、光子學、量子力學、射頻、半導體等數值仿真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本文主要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在化學反應、流體動力學、傳熱學等方面的功能。通過化學方程式、物理公式和流體場的建立,在確定一些邊界條件下,設定一些參數來建立模型,并進行計算分析。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的模擬計算功能,在已建好的三維模型基礎上,取氨氮比為1.3,進口溫度為523K,出口溫度為350K,流速為0.3m/s,NO摩爾濃度為0.0411mol/m3、NH3摩爾濃度為0.05343mol/m3時,可以計算得到反應器模型內溫度分布情況,接下來將對溫度分布情況進行分析。
如圖1,是在以上參數下,通過軟件計算繪制出來的模型內溫度分布的等高圖,從整個圖來看溫度在SCR反應器通道內分布呈內凹型,接近中心處溫度較高,在反應器出口處溫度較低,整個溫度降低大約在49K左右。
圖1 溫度分布等高圖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溫度分布情況,截取反應器縱截面上的溫度分布情況如圖2,從圖上可以看出,在反應器入口處的溫度并不是最高的,在反應器內部存在一個高溫區,在最高溫度區域后,直到出口溫度都成下降趨勢,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出現,是因為在反應器內部氣體反應是放熱反應,同時氣體在流道內也對外傳熱,剛開始反應劇烈,產生反應熱大于對外傳熱,溫度就不斷上升,反應熱與傳遞熱相等時溫度達到最高,形成高溫區域。隨著反應速率減慢,產生反應熱減少,小于對外傳熱時,溫度就不斷降低。
圖2 反應器縱截面溫度分布圖
圖3是在相同條件下截取的模型橫截面上的溫度分布情況圖。從不同截面上看,分析得到的結論和上面所述相同,都是溫度先升高然后降低。對同一個橫截面來說,中心溫度較高,邊緣溫度較低;造成這種現象是因為邊緣散熱多,溫度下降快。當然溫度分布也受到化學反應速率大小的影響。
圖3 反應器橫截面溫度分布圖
在對以上反應器內溫度分布情況分析以后,接下來將對反應器內氨氣反應速率情況進行分析,如圖4是在以上參數下得到的SCR反應器流道內氨氣轉換率的等高圖,圖5流道內氨氣轉換率的截面圖,從圖4可以看出,氨轉換率從反應器的入口到出口逐漸增加,而等高面在入口處幾乎接近平面,從入口端開始越接近出口端的轉換率越高,并且每一個等高面成內凹型。再從圖5轉換率截面圖來看,也可以得到同樣結論,中心處轉換率遠高于邊緣部分。
圖4 NH3轉換率等高圖
圖5 NH3轉換率截面圖
為了更好地反映氨轉換率的分布情況,截取反應器縱截面上氨的轉換率分布圖和出口轉換率分布圖,如圖6和圖7,從圖6不難看出,在反應器入口處氨轉換率非常低而在出口時幾乎反應完全,沒有泄漏。再看圖7,在反應器出口,即使在反應器邊緣部分氨基本全部反應完全,可見氨的轉換率都是1,可以推斷出副反應中氨氣基本已經反應完,氧氣在出口有剩余,隨尾氣排出。故可以說明氨氮比選擇適中。
圖6 縱截面NH3轉換率分布圖
圖7 出口氨氣轉換率截面圖
在已有的模型和參數下,利用軟件對反應器脫硝效果進行分析,如圖8和圖9分別是SCR反應器內NO轉換率的等高圖和橫截面圖,由圖可以看出在整個反應器中一氧化氮的轉換率等高面和氨的相似,仍然成內凹型,同一截面上NO轉換率中間較高,靠近邊緣部分逐漸降低。當然從圖8可以看出,在出口轉換率最高,均在90%及以上。
圖8 NO轉換率等高圖
圖9 NO轉換率橫截面分布圖
如圖10是同一縱截面上NO轉換情況,從圖上可以看出NO轉換率從入口開始逐漸增大,到達出口已經達到最大;從圖11的出口截面上一氧化氮轉換率分布圖來看,中間部分轉換率最高,邊緣部分轉換率雖然比較低,但是通過軟件查看邊緣最低處轉換率已經達到88.42%,中心處到達99.12%,顯然一氧化氮轉換率已經達到要求。
圖10 NO轉換率縱截面分布圖
圖11 NO轉換率出口分布圖
在已有的模型和參數下,利用軟件對反應器脫硝效果進行分析,如圖8和圖9分別是SCR反應器內NO轉換率的等高圖和橫截面圖,由圖可以看出在整個反應器中一氧化氮的轉換率等高面和氨的相似,仍然成內凹型,同一截面上NO轉換率中間較高,靠近邊緣部分逐漸降低。當然從圖12可以看出在出口轉換率最高,均在90%及以上。
圖12 NO轉換率等高圖
如圖13是同一縱截面上NO轉換情況,從圖上可以看出NO轉換率從入口開始逐漸增大,到達出口已經達到最大;從圖14的出口截面上一氧化氮轉換率分布圖來看,中間部分轉換率最高,邊緣部分轉換率雖然比較低,但是通過軟件查看邊緣最低處轉換率已經達到88.42%,中心處到達99.12%,顯然一氧化氮轉換率已經達到要求。
圖13 NO轉換率橫截面分布圖
圖14 NO轉換率縱截面分布圖
圖15 NO轉換率出口分布圖
本文在環境污染逐漸嚴重的背景下,以如何減少柴油機廢氣排放為主線,綜合分析并闡述柴油機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究現狀;并且探討分析SCR技術的應用背景、基本原理、技術特點、應用范圍以及運用于柴油機尾氣凈化時的效果和影響因素。然后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對SCR反應器建模與仿真,并在一定參數下,對SCR反應器模型內溫度場、氨氣和氮氧化物轉換率、主副反應速率和選擇性變化情況分析。